第七百三十七章 「希望」行動(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650 字 2022-07-15

可是現在看來,西北早有眼光,今年通行到德國的貨運總量可能會達到240萬噸,可是通行到奧匈帝國和土耳其的,就有差不多30萬噸和120萬噸,更別說還有少部分進入到了巴爾干半島,僅僅是這些,巴士拉港轉運能力就達到了400萬噸左右,這還沒算通過巴格達港,向西北運輸的貨物300萬噸,這樣算下來,年吞吐量幾乎達到了700萬噸,快要達到餓了千萬這個數字,這一點這個在遠東邊陲,看起來根本就不起眼的這個小港口,居然是世界上排號的龐大港口,這是西北創造的又一個奇跡。

正是這個看起來完全沒有聯系東西,讓提爾皮茨想到了辦法,巴格達鐵路和日益興盛西北航運,讓提爾皮茨感覺到眼前一亮,中國目前擁有超過的300萬噸的海上運輸能力,其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超過200艘船,活躍在從中國到巴士拉之間的航運線上,德國從中國進口的資源和各種的工業產品都是通過這里運輸的,當然了,還有一部分,通過土耳其進入到地中海,銷往英法等國。

1.33萬人,如果分成200艘船的話,可能一艘船上,最多就是一兩百人,至於巴格達鐵路,更是運力充沛,目前雙線已經完工了的90%左右,在西北的機車和指揮之下,整個鐵路的運輸量,完爆之前東方快線。

這運輸的是軍人,又不是什么富商或者是普通的平民,他們在紀律上面,非常的出色,在列車的選擇上面,完全可以不考慮客車,乘坐著貨運的直達列車,在各地的轉運車站上車,直接進入到車廂之中,一直要到巴士拉才下車,而且不是在商港下車,而是在軍港下車,這樣保密性就相當的高了。仔細的考慮,並且在海軍部參謀們細細的研究,發現可行性非常的高,比之前草草的定下來的幾個預案,都強的多,也不容易被發現。

提爾皮茨是一個有決斷的人,既然發現了方案,就緊急的聯絡西北,在專門架設電報網絡之中,直接聯絡到了包頭,接到了提爾皮茨的電報,楊元釗是又驚又喜,早就清楚德國同意了西北在開戰之前收回膠州灣,這里會成為西北真正邁向海洋的第一步,當西北提前一步占據了膠州灣的前提之下,沒有任何人能夠奪走它,密集的陸基大炮構築的青島要塞,又加上了訓練有素的西北陸軍,幾乎不存在任何被攻陷的可能性,除非陸軍如同俄羅斯在日俄戰爭之中那樣,陸軍大敗退守要塞的情況下。

西北國防軍,是楊元釗來到了包頭之後,最大的收獲之一,它成立的時間不長,卻軍功卓著的,不但瓦解了外蒙古獨立的突發情況,也抵擋住了俄羅斯百萬大軍的入侵,讓西北成為了讓世界側目勢力。

作為西北唯一可以依靠,實打實的通過戰爭崛起的力量,楊元釗從最開始對於西北陸軍的投入都沒有減少,無論是人員,還是裝備,都盡可能的滿足,現在陸軍已經發展成為了,擁有125萬軍隊,2000架飛機,其中還有西北二號這種劃時代的轟炸機,超過7萬門大小口徑的大炮的一支陸軍,最關鍵的是,他受到的是現代化的訓練,平均服役時間超過了3年,是一個可以依靠的力量。

德國派出了規模龐大的海試軍隊,這讓楊元釗看到了另外一個重要的軍中,海軍崛起的希望,德國一共會派來超過1.9萬人,並且允許不超過1.4萬名的中國海軍人員上艦,其中6000人還是真正的海軍崗位,雖然只是低級崗位,卻對西北幫助很大,西北通過海軍學校,從北洋挖人,從馬尾曾經的畢業生和參加過北洋水師的人之中找到人員,可是西北海軍的盤子依然不大,加在一起,不超過1.5萬人,這些人,真正能夠成為戰列艦水兵的寥寥無幾,更別說艦長,總艦長,分艦隊長這些專業性強的崗位,一只艦隊,從下水到成功入役,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哪怕西北節約了火炮方面的海試項目,用計算機尋找出最佳的火炮安裝方法,可是其他的項目,最少也要6到8個月,在德國海軍的幫助下,全方位的參與到德國海軍的海試之中,這對於中國海軍的成長至關重要,在楊元釗看來,甚至未來戰爭爆發了,他也願意有選擇的進入到德國艦隊之中,去繼續加強實習,這一批的軍艦下水之後,下一級別和批次的軍艦生產,會在三到五個月之後開啟,以9個月的周期來說,海軍最少有一年的時間,可以提前的海試和熟悉,這對於中國海軍形成戰斗力,非常關鍵。

楊元釗的親自關心之下,參謀人員跟德國進行聯系,進行了時間上面的對比和駁接,盡可能滿足德國方面的需要,甚至為此不惜的延緩了一些船的船期,這讓提爾皮茨非常滿意,而整個運輸和方案,也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順利的完成了,最終這個運輸和海試的方案被定位為代號希望行動,沒錯,這既是德國公海艦隊的希望,也是中國海軍初生的希望。(未完待續)r466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