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農產品武器(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576 字 2022-07-15

因為是楊元釗,很清楚這一點,不但把農業方面交給楊悅,還提供了豐富的資金,科學而有效的監控方法之下,多個體系,多種選擇的情況之下,西北農業已經走向了一條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良種率大幅度提升,產量也跟著提升,優良的種子,從根本上改變了產量,以前三五石已經算高的產量,現在翻了好幾倍。

楊悅這個名字,在後世根本就沒有,不是後世知名的人物,來到這個時代幾年之後,楊元釗接觸到的,非後世知名天才的還少。清末整個中國就開始亂了起來,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其說是革命的成功,倒不如說是清政府的倒行逆施,已經引起了整個社會所有階層的反感,可惜接下來,並沒有如同革命者料想的那樣,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接下來,是持續的幾十年的戰亂。

戰亂的中國,二三十年時間之中,毀掉了多少人,哪怕你學富五車,天才橫溢,說不定,一個悶棍,一個子彈,一次屠殺,就讓你永遠的失掉生命,人口基數永遠代表著天才的幾率,只不過,中國錯過了這個重要的時間段。

楊悅作為耶魯大學的留學生,又是學習農業,他的基礎非常扎實,加上他的同學和西北不斷的培養和聘請的,西北的農業研究所已經非常龐大了,擁有專家以上級別的研究院超過300個以上,西北的專家可是獨立進行課題研究,助手和輔助科研人員超過25000名,各種類型種植園,試驗田超過10萬公頃,每年都有大量的成果面世,然後被迅速的推廣到了整個西北控制的土地上面,短短的幾年時間之中,中國居然從一個農產品的進口大國,逐步成為了農產品的出口國,在不少的領域拿到了定價的權利。

棉花危機和橡膠危機,讓楊元釗看到了在某些情況之下,操縱世界大宗商品價格之中的利潤的,有些產品,恐怕一分錢,半分錢的增長,都會獲得大量的利益,後世信息時代,依然可以在大宗商品上面操縱,更何況這個時代,謹慎的幾次出手,變動價格,居然讓西北獲得了不小的收益,為此,西北專門成立了大宗商品投資基金,轉么派人進行相應的操縱。相對於比較敏感的軍火,重工業來說,農業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多少人重視,可是偏偏人們都離開不了,西北的小動作,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們只是以為是正常的波動。

世界人口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糧食的壓力還不是特別的大,哪怕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整個歐洲打成一團的情況之下,美國,南美洲,甚至廣闊的殖民地,有大量的農田,生產了無數的糧食,這些糧食,供給著的整個世界的需要,不均衡的情況時有的,可是大部分都不缺少糧食,在戰前,哪怕是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准備戰爭的時候,糧食的價格也沒有很快的增長。

從後世走來,特別是後世中國13億人口,以7%左右的耕地養活了整個世界22%的人口,這樣的創舉,也就只有中國能夠做到,千年耕種形成種植傳統,以土地為本的基礎,這無不是巨大的基礎,這個根基被農業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無數倍的被放大了,進而影響到了整個中國,土地和農業成為了西北的根基。

現在的中國,因為楊元釗這個穿越者的出現,或許在某些情況之上,比歷史上的中國要好一點,蒙古因為西北的出現沒有被獨立出去,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很龐大,可是蒙古比較差自然條件,它的荒漠化是巨大,只能夠增加兩千多萬畝的土地,或許只是國內的百分之一,可是未來的發展幅度巨大,只要西北的環境問題得到控制,防護林和草場建設步入到正規洲,蒙古會提供源源不斷新增土地,因為龐大的土地和荒漠是它的劣勢,也是優勢,在江南和成熟地帶,土地已經開發到了極致,甚至為了環境,不得不退耕還林的情況之下,北方的土地資源暫時是無限的。

不過,西北之所以對於糧食方面有信心,並不在回歸的蒙古,東南亞才是新增土地最好的地方,後世東南亞在保證了足夠森林種植率的前提之下,只留出了7.5%左右永久耕地,就是因為物產豐富,這么多的土地,就足以養活足夠的人了。婆羅洲相對於蒙古,那里是最肥沃,適合農業生產的土地,只要西北牢牢的控制住它,糧食問題,可能再也無法影響到西北。

這些是遠景,任何時候,農業都是關鍵的,哪怕中國擁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哪怕中國擁有更大的騰挪余地,中國人的個性,就會讓人口爆炸性的增長,那個時候,糧食,依然是一個非常重要,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這是一切的根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