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戰略轟炸機(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606 字 2022-07-15

不是沒人想過,把機槍裝到機頭上面,不停旋轉的螺旋槳,斷絕了子彈穿透的可能,至於機翼,這個時代飛機的翅膀,無法承受住機槍震動,裝上去一旦開火,就會機翼斷裂,機毀人亡,一直到機槍協調裝置的飛機,可以保證機槍子彈從螺旋槳的縫隙之中發射出來,由此開啟了飛機空戰的時代。

西北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從最開始的機頭螺旋槳飛機,很快就進步到了經典的兩側螺旋槳飛機時代,西北的機體結構,從最開始,就是采用了硬質鋁合金的骨架,足以承擔螺旋槳的重量和震動,而機頭位置,則可以裝載武器,基本上沒有走德國的機槍協調裝置,畢竟,再可靠的協調裝置,總會出現問題,高速運轉螺旋槳和子彈之間,或者產生反彈,或者降低效率,這都不是西北想要選擇的,而,雙發飛機的可靠性,還是大於機頭單發。

越來越先進的飛機,越來越強大的作用,讓空軍雖然沒有單獨出來,單列一軍,卻已經越來越的重要的融入到了西北的軍事體系之中個,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現在,在軍隊之中,對於單獨分列和單獨管理的呼聲相當高。

楊元釗是知道後世的歷史的,西北的空軍,除了配屬於集團軍的近距離支持飛機之外,剩下的,都是類似於海軍的垂直管理,之所以沒有真正的單列出來,還是因為避免打草驚蛇,一旦戰爭爆發,必然是獨立成軍。

跟陸軍相比,空中飛的,真的是一個無底洞,就拿飛艇為例,小型飛艇都要幾十萬,大型的更是超過百萬,飛機也同樣,小型的可能幾萬塊錢,類似商用飛機和戰略轟炸機這樣的,最起碼,絕對不會比大型飛艇差多少,甚至更貴,即便是強如西北這樣,在和平年代,充其量建造500架,真正要建設,還需要等到戰爭爆發的時候才可以。

飛機可能大規模裝備,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軍用戰略轟炸機,這樣的飛機的造價太貴了,維護和訓練消耗也比較高,這跟海軍的主力艦比較的相像,這種情況之下,在戰爭還沒有徹底的,西北還沒有參與到這么一個世界級的戰爭之中的時候,不適合大規模的生產,最少現在不適合,只有在戰爭已經爆發的情況之下,在考慮到戰爭威力和能效性上面,才會考慮大規模的生產大型戰略轟炸機。

情報部門給出的調查結果,美國最多還有一年,才能夠完成准備,派出大兵前往歐洲,已經好幾十年沒有經歷過戰火的美國陸軍,要想適應戰場的情況,在正面戰場上面打贏德國人,這需要時間,或許是1年,或許是2年,這就有很多緩沖的時間,這中間真的要是花大力氣,放在戰略轟炸機上面,投入龐大不說,很可能拖累到整個軍隊的投入和五年計劃的發展。

商用飛機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進入到了楊元釗的眼簾的,這是在軍隊的序列之外,另一個大規模的培養飛行員的項目,還是重載大型飛機的飛行員。在之前的計算之中,考慮到種種情況,比如說費用,時間,人力成本之類,目前整個西北,商用機可能的規模會達到800架以上,如果載貨量和載人量繼續提升的話,會達到1500-1700架,跟普通的軍機不同的是,商機會有3個班組,每個班組最少3個飛行員,這樣會形成3-4套的班子,未來可以無縫的進入到戰略轟炸部隊,這樣下來,超過6000組飛行班子,足以駕馭3000架戰略轟炸機。

每一架25噸載彈能力的戰略轟炸機,1000架已經算的上是遮雲蔽日了,3000架,足以應對任何復雜的情況。西北從武裝之初,就非常的重視飛機,從西北一型到二型開始,陸續裝備了超過5000架的飛機,這些飛機,有的甚至還沒有走上戰場,就不得不退役了,技術的日新月異,也讓眾多的軍方高層注意到了這一點,目前大部分的型號,只是裝備了一兩百架,真正要定型,還要等到戰爭來臨,真正走上戰場的飛機再說,現在研究一批,裝配一批,訓練一批,走這樣小步快跑的道路,既保證了戰斗力,也不必大量的投入。

飛機可以等,以西北強大的生產能力,一些輕型的,使用大部分是非金屬材料的飛機,可能一兩個月之內,都可以生產出上千架,甚至是更多,即便是戰略轟炸機,生產同樣的數量也就是多兩個月,生產線也已經在研究和布置,甚至小規模的生產用來磨合整個生產線,以應對大規模的需要,這種情況之下,軍隊最缺乏的是飛行員,從戰斗機,偵察機,轟炸機,甚至是現在更新的名錄的戰略轟炸機,機組人員高達14個人,其中飛行員就有3人,這個缺口必須提前彌補,這就需要提前一兩年進行布局。(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