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讓步的袁世凱(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637 字 2022-07-15

這或許是袁世凱自己推測之後,做出來的最可能的判斷了,在包頭民團成立之初,西北所擁有的,只是當年馮玉祥在東北培養的一兩千人,雖然馮玉祥不錯,可是當時,他只是一個北洋軍的營正,他的實力又有多少,一個標就高看他一眼了。平心而論,如果還是不知道西北的未來,只是在當時的話,袁世凱根本就不會看山西一眼。

山西是個什么地方,走西口,走東口,人口多的就要出外闖盪,甚至跟大自然掙命,才能夠活下來的地方,編一個以新軍為名義的地方民團,這簡直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簡直是在開玩笑,也就那些土老帽有錢些,可是那些土老帽,心中的想法只是掙錢,根本不會去管山西的事情天遂人意全文閱讀。事實上,在稍晚一些時候,後世的西北王閻錫山在西北崛起的時候,同樣是新編新軍,當時只有兩個營,後面才成立了混編協。山西尚且如此,何況是口外的包頭,那是一個窮山惡水,有人辦出來新軍么。

袁世凱當時正全部心思放在跟軍機處斗法,滿清朝廷看解決不了北洋,如同大掃把一樣的散出了一大片的新軍,別說是省,府,甚至是縣,只要是有申請,總能夠得到回復,但是大部分都悄無聲息了。

就這樣,在原有北洋六鎮,7萬多人的規模之下,瘋狂的出現了10幾萬的新軍,這些新軍,就如同曾經的綠營一樣,看起來很美而已,有的是騙取支持和軍餉工具,有的則淪為了革命黨的工具,南方革命黨之所以能夠起義成功,新軍之中的進步青年和革命志士,是第一主力,甚至遠在所謂的革命前輩之上。

在無數泥沙俱下之下,卻冒出來了西北這么一個真正的猛虎,接下來,楊元釗的發展卻跟所有人預料的完全不一樣,居然接著的清朝中樞打擊北洋的功夫嶄露頭角,成立了54混編協。

在清廷中樞的眼里,這算什么,不就是一個只有兩個標的普通協么,北洋在中樞的大力推動之下,花費了十多年的時間,也不過是7萬多人,各地都在編練新軍,可是除了北洋之外,其他的,實力都非常一般,更何況一個位於中樞千里之外,貧窮落後的西北。

在大部分的地方,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這么一個協的成立,有的甚至要成立鎮,可是真正到位的有多少,在中樞加大檢查力度,收緊撥款之後,很快就銷聲匿跡了,本以為這是山西總督的套路,象征性的打開方便之門之後,就不在管它了。

接下來的變化,讓所有人都美哦與想到,西北不但沒有吃空餉,以包頭這么一個小小的底盤,反而把的54混編協給建設了起來,不但擁有完全的人員配置和武器,甚至在著之上,悄無聲息的擴張成了一協三標,每標都超員,幾乎相當於一個鎮的協。

這種跟其他的人不一樣的做法,讓西北在初期,比較弱小的情況下,成功的保護了自己,在1908年和1909年前後,如果北洋真的全力以赴的情況之下,西北也好,54混編協也好,根本就抵擋不住,可惜了,前面的機會一旦錯過,後面再追趕和挽回就晚了,他們是去了最後的機會。

袁世凱看著前方,年輕的有些的清秀,總是有千萬的話語想要說,卻也一個字都沒有說出來,雙方見面,相互自我介紹,其實,作為北方近鄰,又是相互重視的的對象,雙方對於對方的熟悉程度很高,幾乎都第一眼就認出了對方。

北洋三傑,吳佩孚,孫傳芳,曹錕,這些現在和後世,大名鼎鼎的北洋骨干,都在袁世凱的隊伍之中,楊元釗忍不住微微感慨,袁世凱就是袁世凱,哪怕處於現在,如此不利的程度,也依然有這么大一幫人來追隨,同樣作為管理者,楊元釗很清楚,在這個時候,依然不離不棄的,肯定是他手下的鐵桿,現在看來,袁世凱的威信很高的。

史實上,袁世凱之所以鬧得眾叛親離的下場,就是因為他後來的稱帝,畢竟剛開始,大家為了一個目標,為了一個目的,都已經取得相當的效果了,大家都在期盼著更好的未來,爭取更多的利益的時候,你拋開大家,自己一個人去玩了,要是沒有民國也倒罷了,大家奉你為主,你做皇帝可以,有了民國,大總統沒有了終身制,是有任期的,大總統的位置誰都想要坐坐,眼看有機會了,你做皇帝了,把位置傳給你們袁家,袁世凱的兒子又不爭氣,頓時傷了一直都跟隨著他的那些追隨者,所以才落到個眾叛親離,現在,有了西北的出現,袁世凱的個人權利欲還沒有膨脹到後世的那種程度,這也是他來到西北的原因,否則,即便把中國的北方給打爛了,也不心疼,更別說舉手投降了。

兩個人相對而戰了很久,誰也沒有說一句話,視線和時間仿佛一瞬間,在兩個人之中凝固了,身後跟隨者們誰都沒有說一句話,就這么涇渭分明的站在一起,最終,還是袁世凱想通了,首先向楊元釗邁出了一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