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奪島作戰(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573 字 2022-07-15

目前德國絕對是多線作戰的關系,德國連加入到協約國陣營,在海戰之中坑了他一下的丹麥都可以放在一邊,北歐三國的其他兩國,站在量大集團之間搖擺不定都可以接受,畢竟,北歐三國也不是軟柿子,他們都擁有相當的戰斗力,不然的話,在則個時代,連波蘭都被三家瓜分了,能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還在歐洲存在的國家,都不是簡單的國家,特別是北歐這樣,非常靠近歐洲核心的地方,他們幾乎是以自己的地理位置和戰斗力,保證了自己的存在,這一點相當的不容易。

德國哪怕在目前的戰斗之中的,占據了足夠的上風,海上和陸上都占據了上風的前提下的,也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他們沒有盲目的擴大,即便想要擴張領土,也會找俄羅斯要,畢竟,順著巴庫和白俄羅斯這邊,靠近里海沿岸和黑海沿岸的,是比較肥沃的土地,對於德國來說,這些地方比北歐或者是俄羅斯太過靠近高緯度的地方,要好很多,到手的難度也容易了很多。

如果沒有中國偷襲美國,沒有在加勒比海殲滅了協約國12艘戰列艦的偉業,說不定1916年德國戰略,將會從跟協約國作戰,轉為攻擊實地,在去年的基礎上面,占領更多的領土,以獲得更大的戰爭底蘊,之前跟中國的交流極為到位,把占據土地上面的人口,賣到中國當勞力,就能夠掙到比他們在原地更多的錢,在把土地交給中國,無論是原有的工廠,還是農田,都可以獲得相當的產出,這對於德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之前占據的波蘭,白俄羅斯和巴庫附近的領土,巴庫的石油和其他的農業產出,在1916年6月已經展現了能力,德國終於在糧食上,可以不依托中國的幫助了,甚至跟中國之間也有了的貿易交流,用石油換取巨額的資金,雖然每噸石油的價格,不超過40,可是上億噸的產出,還是可以為德國帶來40億美元以上的財富,加上勞動力輸出和其他零散的,德國居然可以在戰爭越演越烈的情況下收支平衡,這對於德國而言,簡直是從來都沒有想到的好處。

伴隨著戰爭的進程,德國在各方面的數據,都有了一定的提升,1916年將會是鞏固和繼續的過程,不過這一切,在中國加入之後,發生了變化的,德國第一次在海陸兩個方面占據了優勢,在美國幾乎必然被中國牽制,未來必須要應對中國的進攻的前提下,把這個優勢鞏固起來,化優勢為勝勢才是他們應該做到的。

攻擊英國北部的島嶼,在北海的沿線上,實質上的包圍英國,設置了飛艇航線,這些都是輕松的,不耗費太多的選擇,最多是讓幾艘主力艦出馬而已,可是取得的效果卻巨大,只要鞏固了這里,將會讓德國在未來的海戰之中占據相當的優勢。可順著攻擊海島更進一步,攻擊英國本土,不但需要足夠多的戰艦,還需要最大數量的登陸陸軍,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到苦戰之中,如果英國方面沒有防備,他們不介意登陸奮戰,進一步的打擊英國,可如果英國有了防備,與其這樣強行攻擊,倒不如選擇別的方法。

在英國在北部海岸布雷之後,德國實質性的,已經放棄了在英國北部海岸繼續動手的打算,飛艇基地還在興建,會調集300艘飛艇,以游擊的方法,攻擊英國北部目標,300艘飛艇在基地的支持下,可以靈活多變在整個英國北部活動,而所有的高射機槍都會集中到這里,為飛艇部隊提供一個足夠的保障,300艘的飛艇可以持續的對英國進行打擊,不停的削弱他們,德國也發現,兩個同樣現代化的國家,要想在短時間之中,取得勝利是多么的不容易,必須打持久戰,至於登陸,不是他們的選擇,繞了一圈之後,德國的目光又放在了如何發揮出海軍的實力,給協約國部隊以重創,哪怕不能夠占據土地,也可以大規模的傷害協約國部隊,如果傷害持續到一定的程度,協約國補充不上來的話,德國就自然而然的獲得戰爭的勝利了。

派遣主力艦隊,在茫茫大海之上,搜索協約國商船,這不是靠譜的選擇,如果有確定的信號,公海艦隊會客串一下,但是實際上,海軍主力艦是為了取得制海權的,而不是浪費在對付商船上面的,這樣交換並不劃算,只要一次出海沒有收獲,浪費了人力物力,甚至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即便有,效果也不怎么好。

這種情況之下,很自然的,目標就落到了陸地之上,在海上動手,攻擊英國的島嶼圈子,取得在態勢上面的優勢之外,德國還有功夫抽調部隊,准備了一次大的行動,一場針對協約國要害部位的行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