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重大突破(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2072 字 2022-07-15

「很好?」楊元釗點點頭,接下來說道:「結構分析的如何了,有沒有可能降低性能減重!」

「這!」劉志的臉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畢竟這一個核心機,都是幸運弄出來的,如果再重復這個過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是降低性能減重,這就有些困難了,這里面的東西沒有吃透!

看到了劉志的表情,楊元釗就知道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從事科研工作的他,也很清楚這個難度很大,真的要從某種意義上面說,5.4噸的重量,已經差不多可以了,不能說最為合適,卻也可以應用到飛機上面,對於重型轟炸機來說,這完全沒有問題,即便是中型轟炸機,考慮到其他的而一些結構,減輕400公斤的重量,也不是不能完成的。

可是抱著萬一的希望,楊元釗還是把手按在了核心機上面,他動用了一體機的掃描功能,認真的分析哪兩種材料的情況,最終,整個雷達的性能一目了然,果然,這個雷達並沒有達到性能的極限,如果保證核心電壓,把其中的兩個模塊進行簡單的調整,這個雷達的性能還會更上一層樓,會達到180公里左右,比最初的,足足提升了100公里,可是要想減重,幾乎不可能。

在一體機之中,也講明了這個雷達之所以性能這么出色的,就是因為12個核心元件,特別是哪兩種新的材料,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一旦少了這12個核心的任何一個部分,雷達的性能都會大大的減少,連之前的都不如。

整個核心機,一共擁有16個核心部分,其中的4個,已經是大量使用了新材料,減重的可能是有,這4個部件,加起來也不過是600公斤,全部減去才能夠合乎需要,這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幾乎是不可能,能夠減掉三分之一,已經是天幸了。

也就是說,性能無法減弱,重量也很難降低下來,這樣的結果,並沒有讓楊元釗失望,原因很簡單,雷達是要靠性能說話,在重量提高10%的前提下,性能提升一倍,即便是在後世,把飛機上面的每一個地方都精確到克的時候,也足以選擇更重,雖然後世是因為雷達就是眼睛,雷達的測量范圍,直接決定了導彈的射程,否則的話,空有300公里射程的導彈,沒有雷達的精確導引,再性能出眾的導彈,也只是一個擺設的。

既然重量上面,很難的減少,還不盡如人意,多了400公斤,可是性能上的提升,可以讓雷達的可用性提高了不少,不是每一款雷達,都擁有如此出色的性能的,即便為來建中成功,再加上重量,也未必能夠達到到這個效果。

明白了這一切之後,楊元釗沒有多說什么,一體機的效果,只能夠深埋於心中,解決了這個雷達原型機的問題,中國的海軍的強大,已經是指日可待了,雷達方面,到時別那么的著急了,哪怕劉志他們,繼續在這個雷達的基礎上研究,也未嘗不可,楊元釗看來,這種可能性太小太小了,可是科技不就是一次次的失敗之後,這才獲得的成功。

楊元釗到來了之後,劉志主動把這個雷達定型的權利交給了楊元釗,楊元釗來判斷的根本原因在於,這件事情,除了楊元釗很難有其他人決定,因為整體的指標,全部都是楊元釗一個人來確定的,說實話,這件事情,楊元釗也沒有想到,不過楊元釗並沒有遲疑,果斷的通過了這個計劃,雖然說,後續,會繼續研究,減輕重量變成次要的,如何在同等質量,或者說,相同的情況之下,增加性能才是最重要,甚至把軟件和數據總線也整合進去,可是第一批最少100架安裝了這個雷達的飛機,就會開始興建了,其中中型的70架,重型的只有30架。

由此可見,楊元釗對於雷達的重視,中型的飛機,全部都是海基型,未來會最終達到300架,只有滿足了海基的需求之後,才會逐步的面向陸基,在此之前,重型轟炸機改造過來的偵察機,成為了陸基雷達的主要力量。

一旦每一艘艦隊航母,都擁有了8架安裝了雷達中型飛機,整個艦隊的偵查力量肯定能夠上幾個台階,到時候,就是如何用軟件更好的計算,更快的把敵人顯現出來,中國的導彈,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可是的標准化的火箭彈已經出現,用雷達和瞄准系統結合,可以有效的節約駕駛員的精力,為戰斗機增加能力,雖然戰斗機還沒有辦法裝上雷達,卻可以用中型或者重型來做測試,為未來雷達裝上戰斗機積累經驗。

這一點,可以為未來的噴氣式的前置的雷達,雖然說噴氣式還還在研制之中,對於一些理論上面的東西,已經有所了解了,實際上制作難度非常的大,當然了的,如果楊元釗全程的監控這個制作的話,還是有可能制作成功的,畢竟一體機之中的材料,遠勝於現在的材料,解決掉噴氣式飛機的問題應該不難。

本身,因為材料的關系,中國越過了活塞式發動機,直接走渦輪螺旋槳,哪怕看起來一樣,可是性能上幾乎是雲泥之別,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在各方面,都比活塞式發動機更強,就省油一項上面,就足以出色了。大部分的活塞式發動機都是短腿的,除了少部分,剩下的,航程都不高,無法起到戰略轟炸機的作用,可是渦輪螺旋槳有這天然的優勢,單發的航程已經足夠的遠了,更別說後續的多發的,中國在4發戰略轟炸機上面,不但全面超越了美國的b17,而且在1915年前後,已經基本上達到了b29的程度,這可是極為驚人。在別人的飛機,還沒有出現的前提下,已經是出色的了,沒有必要追求噴氣式。這也是中國的目的,如何在渦輪螺旋槳的基礎上面,邁進到更深刻的程度,才是中國的正確道路,至於其他,那都是拔苗助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