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新型穿甲彈(1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2083 字 2022-07-15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鋼鐵時代最新章節!

過去幾天,美軍的坦克,已經展現出了他的威力,日本前線的士兵,也很清楚,這些坦克的威力,面對著的這些坦克的攻擊,他們幾乎沒有什么可以應對的方法,之前的拼命,已經無法對付這些坦克,現在只能夠隨機應變。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後方陣地之上,有高射機槍,正在對准著這些坦克,相對於火箭筒,這些更是坦克的可行。

美軍絲毫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在步兵的簇擁下,向著日本陣地沖去,目前已經把朱諾的陣地壓縮到了7公里的范圍之內,在美軍看來,已經是在射程之內了的,似乎只要一個沖鋒就能夠沖過去了,卻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們即將面對最大的危機。

美軍的攻擊時間,微微的有些不同,高射機槍沒有在進入到射程之中,此時此刻出手,並不能夠很大程度上殺傷敵人,雖然說在居高臨下的情況下,哪怕是12.7毫米的高射機槍,他的射程都在5公里之上,高射機槍最起碼要打到2000米的上方的,拋出了重力加速度,這樣的高射機槍方平射,射程提升個一倍,基本上,可以打到坦克上面,可是要想集中要害,這個可能性不不大,在對方並沒有意識到,中國的高射機槍,能夠對坦克產生威脅的前提下,高射機槍部隊,耐心的等待著一個接著一個的美軍坦克進入到射程之中。

坦克在逐步的逼近,甚至後方的炮火,還在對日本的陣地上,進行覆蓋性的攻擊,肆虐的炮火,似乎讓天地變色,只要那些這一批陣地,美軍解放整個朱諾,在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坦克跟步兵結合,一定程度上面,展現了不一樣的威力,哪怕這個交換比例上升數倍,也會讓美軍成功的拿下朱諾,在悄無聲息之中,日本已經成為美軍最大的敵人了。

美軍坦克陣營之中,湯姆是坦克手,來到阿拉斯加已經超過了4個月的時間了,從之前的血腥的戰爭之中,他幸運的活了下來,在戰爭不停的損耗之中,湯姆都沒有受到較大的危險,從這個意義上面,他非常的幸運,可是在這一戰之中,他無法幸免,他作為最先沖上日本陣地前沿的那一批人,准備樹立功勛,卻不知道,一款對於坦克來說,非常危險的武器,正在瞄准著它。

在步兵的護衛之下,坦克緩緩的前行,正在火箭筒和簡單的反坦克武器之下,這是無懈可擊的,步兵對付坦克的區域在50米之內,火箭筒在200米的范圍之內,在200米之外,坦克只要注意到了地下的坦克壕就可以了,可惜他們不知道,一款全新的反坦克武器,正在瞄准著它們,在高射機槍之下,這些全部都是靶子,高射機槍的射速,基本上,讓坦克無從遁形的,射程更是高達5公里之上,起碼在5公里的范圍之內,坦克抵擋不住在高射機槍的穿甲能力,只要高射機槍開始攻擊,他們就完蛋了。

12.7毫米的高射機槍,在其中安放穿甲彈,這即便在後世,在這么小口徑的子彈之中安裝穿甲彈,也是非常困難的,越大的炮彈,穿甲彈其實越容易,當然了,艦炮那種,太大的前提下,比較的困難,艦炮要對付的,更多的是戰艦或者是固定的陸地防御,穿甲能力比起普通的炮彈,要大上很多很多,這種情況之下,艦炮的穿甲也需要的仔細的推敲,使用的鋼芯,也不是簡單,普通強度的鋼芯,必須在普通的強度的鋼芯的基礎上面,增加硬度和穿透性的,這樣才能夠對付固定目標和炮台。

高射機槍的穿甲彈,相對於大口徑艦炮,容易一些,真正的12.7毫米的高射機槍,要生產穿甲彈真的有些不容易,普通的鋼芯,無法做到一定小的程度,強度不行,會造成穿甲能力的減弱,真的細小的一定程度,這個穿甲彈,跟沒有使用穿甲彈也沒有多少分別了。

即便在後世,12.7毫米的高射極強,穿甲彈就是一個難點,一般國家解決的是40毫米以上,可偏偏中國解決了,原因很簡單,中國擁有一體機的存在,在材料上,在一些細微的地方,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甚至超越了後世。

如果說其他的科技,必須要基礎,只有足夠的基礎和科技的解析,才能夠介入到那個區域,缺失了基本的科技,幾乎不可能接入到那個區域,可是材料卻是一個例外,材料,本身就是在偶然和必然之間,逐步誕生的東西的,很多東西的,有時候只是一個機緣巧合,甚至21世紀一些尖端的材料,未必是20世紀不能夠制作出來的,雖然材料需要的成本比其他的科技高很多,可是偶然性一點,就決定了,20世紀初,就可以完成材料的生產。

就比如說,百浪多息來說,這個誕生於18世紀的一種染料,誰也不知道,他會是磺胺的前身,雖然他有效的成分,只是百浪多息在人體之中的代謝產物,可是他就是有作用,這一種抗生素,早在19世紀,甚至更早的18世紀,已經出現到了人們的面前,只不過人們沒有意識到他的作用而已,甚至到21世紀,一些很平常的材料,說不定有其他的用途,只不過人們沒有意識到而已。。

一體機合成功效還有分析功效,讓很多的東西,可以出現完整的用途,甚至是一些以前就出現的東西,在特定的環境之下,也有獨特的功效,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這些東西就成功的用到了中國的各個方面,穿甲彈也是一樣,楊元釗每天都堅持對於材料方面的研究,每天1萬個材料,大部分都是廢料,無法應用到中國的生產之中,可是每隔三五七天,也都會有一款可以使用材料,積少成多之下,幾年的時間,中國所擁有的材料,已經超越了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