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心口不一(2 / 2)

淵鏡先生偏頭,似在思考,這個動作對於一個四五十歲的男人來說,有惡意賣萌的嫌疑,但放在這個心態異常年輕有活力的人身上,相得益彰。

衛慈輕聲說,「那是璞玉,而非頑石。頑石再怎么雕琢,本質依舊是頑石,璞玉卻不同。」

他不知道哪里發生了變化,但他看得到姜芃姬的變化。

淵鏡先生聽後,露出慈和的笑,抬手敲了敲衛慈的腦袋。

「心口不一。」

衛慈垂首,面色赧然。

韓彧脫離危險的事情,自然也悄悄傳遍了整個上京,密切關注這件事情的人都收到消息。

「不知道淵鏡先生到底寫了什么東西,竟然讓北疆輕易服軟了」

風瑾這個傷員小日子過得舒暢,雖然沒辦法去參加考評有些郁卒,但很快就調整心態。

別人還在奮筆疾書,抱著書簡徹夜啃讀的時候,他小酒喝著,與姜芃姬在棋盤廝殺不停。

姜芃姬撇了撇嘴,道,「北疆那一伙人腦子里裝著肌肉,能讓這樣的莽夫低頭,淵鏡先生給出的內容必然是切中要害的。一巴掌甩人臉上,對方還不敢吭聲的那種。」

姜芃姬判斷幾乎沒有錯過,連淵鏡先生這件事情也一樣。

風瑾好奇了,道,「那你猜猜,他到底寫了什么」

「我猜我猜有三種可能。其一,攻城克敵的計謀,切中北疆腹地要害,可再妙的計謀也得有這個兵力去執行,淵鏡先生若獻上克敵北疆的計謀,威懾為主,無聲傳達一句話看到了沒有,這么一條計謀就能摁死你們,東慶搞不定,老夫可以投靠可以摁死你們的國家。」

風瑾被姜芃姬繪聲繪色地模擬逗笑了,險些嗆岔氣。

姜芃姬嘟囔著道,「其二么,也許是什么北疆皇庭的機密」

風瑾好不容易收斂笑容,問她,「其三呢」

他知道姜芃姬在胡扯,但人家偏偏露出一本正經的表情,這才逗笑。

「其三么,我之前在家里讀過一段歷史。北疆三族是前朝羌巫族後裔,英勇善戰,一個一個彪悍凶狠,十六國亂世之時,他們燒殺搶掠,奸銀女子,以女子為食充飢,甚至圈養少女為其繁衍後嗣,短短幾十年,人口從二十萬不到,擴至三百萬余」

風瑾聽得認真,這段歷史他也知道,可這和話題沒關系吧

姜芃姬吃了一口茶,潤了潤唇,繼續道,「羌巫族手中有規模巨大且精銳非常的藤甲騎兵,藤甲乃是羌巫族族人以特殊方式制作,比一般盔甲輕便,刀槍難入。這些藤甲騎兵十分難對付,成了他們縱橫北方的利器。到最後,他們甚至想要憑借藤甲騎兵的威力,揮兵中原,稱王稱霸,一時間,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摧枯拉朽,無人能擋」

風瑾在腦海中回想一番,道,「藤甲騎兵,瑾聽過。最後五十萬藤甲騎兵葬身棲川平原」

五十萬有些誇張,但數目肯定不小。

那是十六國亂世末期的歷史,五十萬藤甲騎兵,橫掃半個中原,最後徐卻被大夏朝開國丞相皇甫奉敏一把大火,圍燒棲川平原,無一人生還。

姜芃姬倏地笑了笑,「若我是淵鏡先生,不用別的話,只說一句諸君可記得,棲川平原一場大火,滅了先祖入主中原之野望」

風瑾聽後,愣怔半響,道,「北疆三族難道重建藤甲騎兵了」

想到史書上,藤甲騎兵的可怕,風瑾感覺自己頭皮都要炸了。

北疆雖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那里盛產優質馬匹,組建奇兵並不難。

東慶地勢多平緩,如果讓藤甲騎兵破了北疆防線,讓他們進入東慶腹地,簡直攔都攔不住。

姜芃姬搖頭,回想之前見過的北疆悍士,他們身上的盔甲有異樣,那會兒還想不起來哪里有問題,她回去翻了翻程丞收藏的書籍,看到棲川平原這段歷史,這才想起來。

姜芃姬道,「藤甲騎兵弱點太明顯,羌巫族在這上頭栽了跟頭,北疆三族哪里會那么蠢」

事實上,依照姜芃姬那晚的觀察,北疆三族弄出來的「藤甲」,似乎不是很怕火了。

「如果淵鏡先生這么做了,頂多是以此警告他們小樣,想跟老夫玩腦子,你們還太嫩。」

風瑾:「噗」

噴茶,他真的不是故意的。

<gen31211022504255647403148674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