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伐聶良、攻楊濤,劍指天下(八十八)(2 / 2)

不論如何,衛応已經死了,那么按照兩方兵馬交鋒的習慣,屍首應該送回來的。

士兵道,「軍師屍首已經由其兄弟代為收殮,派人送回故里安葬。」

這時候樊臣才想起來衛応出身琅琊衛氏,屬於汴州衛氏的分支,因為分出去兩三百年了,族地都在琅琊郡。若是衛慈幫忙收殮,那衛応的屍骨多半是送回琅琊郡,落葉歸根。

思及此,樊臣感覺無盡的壓力如潮水般涌向自己,眼前一黑,險些栽倒。

眾人連忙將他救醒,如果連樊臣都跪了,那聶軍就真沒有能扛事兒的人了。

「如今該如何是好」

樊臣道,「戰敗的消息怕是瞞不住了,此時還是盡快收攏殘兵回到汴州,主公安全要緊。」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收攏殘兵也能湊出幾萬,加上聶清手中的兵馬,興許能穩住局面。

幸好幸好主公聶良臨終之前已經收拾依附聶氏卻野心勃勃的家伙。

不然的話,大軍打了敗仗,領著一堆殘兵回去,怕是要被人啃得連骨頭都不剩下。

「柳羲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聶氏家底都輸了,此時的中詔就像是剝了殼、毫不設防的雞蛋,任由敵人為所欲為。

樊臣道,「柳羲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但她短時間內也無力再戰。」

聶氏損失慘重,姜芃姬那便就好受了

別忘了,她是兵分兩路,同時抗下聶良和楊濤的兵馬,兵力太分散,糧草壓力大。

若是不抽出點兒時間修養,怕是她自己都扛不住。

盡管時間短,好歹也是喘息的機會。

樊臣一向不是個喜歡坐以待斃的人,總要掙扎到最後關頭才肯死心。

他的建議自然沒錯,但有人不想同意,心中怕得很。

聶氏在中詔所向披靡,碰到姜芃姬卻處處碰壁,姜芃姬陣前斗將有神跡護體,半夜偷襲又有神跡庇佑她的軍馬,很顯然老天爺的心已經偏得找不到北了。他們只是一群凡人,如何能與身負氣運的「天子」一較高低聶良和衛応都試過挑戰,結果呢一個病逝,一個被殺。

樊臣聽到這些理由,險些氣得吐血。

湛江關一役只能說己方棋差一招,反中敵人奸計,技不如人罷了,為何要推到老天爺身上

不論有多少反對聲音,他們還是要回到中詔的,不然連宰殺戰馬都不夠吃飯了。

這伙殘兵剛走一半,大軍戰敗的消息便傳到聶清耳中。

「你、你說什么」

來人每一個字他都認識,但是組合到一塊兒卻無法理解了。

聶軍怎么會

來人將那日戰況簡潔扼要地說了一遍,聶清越發面無人色。

可,壞消息並未就此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