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2 / 2)

主要是普通用戶後台界面和專家的不太一樣,查看過往提問之類的都不方便,添加好友的數量也有限。他們幫忙優化之後,崔棲潮使用起來確實更好了,淡定地道了句謝。

另外,那些新來問陽台種植的用戶,崔棲潮也都在空余時間一並回答了,他甚至很有耐心地找陽台一開始的圖片給大家看。

對於崔棲潮來說,這是在種植過程中做的記錄,學校的菜地他也有拍照。

而對於廣大網友來說,這個搭建、種植、生長的過程,看得人簡直也想動手。

從一開始光溜溜的陽台,只放了一盆假花,到假花拔了種辣椒,搭架子,移來更多花盆、立體種植架,一點點發芽,生長,茂密。

十幾張圖片,陽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綠色蔓延,覆蓋整個空間,繼而綻放出紅、白、黃、紫等色。

後頭還有蛋。

「這是剛剛摘了一只南瓜,還有一些辣椒、大蒜、茄子、青菜,在家做晚餐。」

茄子肉末,里頭加點辣椒,茄子肉非常肥厚,吃油,單看就能想象出口感了,旁邊一盤清爽的翠綠蔬菜,解膩。

剩下的肉則和南瓜一起做成了貓飯,崔棲潮沒有出鏡,倒是小白吃貓飯的樣子被拍了下來。

這段回答同樣被轉了出去,配上過程圖後,觀看的人更多了。

過程圖透著一股真實接地氣的感覺,尤其是後頭蔬菜被摘下來炒成一盤,形成了完整的流程。

「答主不但有那么多菜,他還有貓!!」

「我家也有陽台,現在只缺貓和種子了。」

「我覺得我血脈里的華夏力量要覺醒了,不行我要下去買花盆!」

還有去讓崔棲潮開個微博,放點種東西過程的,被崔棲潮拒絕了,他覺得小農問答就很好,忙碌之余,在這里回答點問題,送點種子。

自暑假開始後,崔校長就一再催促崔棲潮回家看爸媽,「這都放假了,你還不回去?」

一提到這個,崔棲潮又滿臉憂郁,一聲不吭。

崔校長一看,哎呀,這是又犯病了吧,可能是父母給的壓力太大了,他頓時不好說什么了,轉移開話題:「這個……你工作做得好啊,最近不是開放參觀,很多學生、家長來之前打電話咨詢,專門問到,參觀期間能不能在一食堂吃飯的。」

那些未來有意就讀前來參觀的學生與家長,甚至合作的夏令營活動,都會令c大在假期還要進行招待,他們專門有一個時間段供參觀,畢竟假期學校人少。

今年有意來參觀的,就格外多。崔校長都有點懷疑,除了招生大熱之外,是不是還有這些人趁機來吃飯的緣故,畢竟侄子一直堅持不對外開放食堂,想來一食堂吃飯這是大好機會。

崔棲潮保持表情:「供應是沒有問題的,但要提前通知,否則不好估算。」

崔校長有點感慨,說起來,因為食堂c大竟然莫名火了一把,現在他出去,看到別人,尤其是愛上網的年輕人,說到c大時除了重點大學的標簽之外,就是「為了食堂上c大」這個梗了。

追根溯源,還是侄子干得漂亮。崔校長不由得有點驕傲,不愧是他侄子,辦個食堂都順帶把招生辦的活兒干了。

過了些天,到了參觀期,許多學生、家長出入c大。

崔校長沒有猜錯,今年報名參觀的人里,有相當一部分是沖著今年大火的一食堂來的開什么玩笑,一食堂連美食節目都不願意參加,這么好的機會當然要把握住!

那些想到了這個主意的人怕說出去傲嬌的一食堂又有所限制,比如參觀的也不能進食堂吃飯的,都沒有傳揚。不然,來的人還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