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2 / 2)

錦衣衛的大獄又來了幾個新住客。

這是約他出來喝茶的李東陽告訴他的,李東陽因家族世代為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籍。

他就是順天府的戶籍,在京居住,別人因為臘月都要歸家,所以走的走,回去的回去,只有幾個人在京過年。

吳有為見到李東陽的時候,很是驚訝了一下,李東陽很帥,用後世的話來說,是個陽光大帥哥!

李東陽也是對吳有為印象深刻,他雖然沒去送葬,卻也派人祭奠了。

倆人坐在一起其實就喝了一壺茶,李東陽如今是翰林編修,庶吉士;也是天順八年的傳盧,即二甲第一名。

一甲只有三個,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第一名,就是傳臚。

科舉制中,殿試以後由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三章第三節:「四月,二十五日在太和殿傳臚,典禮勘為隆重。按傳臚唱名,其制始於宋代。

宋沈括《夢溪筆談》雲:『進士在集英殿唱第日,皇帝臨軒,宰相進一甲三名卷子,讀畢拆視姓名,則曰某人,由是閣門承之以傳臚。「此基證也。清代之制,是日晨,鑾儀衛設鹵簿法駕於殿前,設中和韶樂於殿檐...鴻臚寺官引|新進士就位。宣制日:『某年月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跪,第二名某人,引出班就道右稍後跪,第三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又稍後跪。每名皆連唱三次。嗣唱第二甲某等若干名,第三甲某等若干名,僅唱一次,不弓|出班。唱時以次接傳至丹墀下,所以是日稱為傳臚。唱名畢,樂作,大學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進士均行三跪九叩禮。中和韶樂奏顯平之章。禮成,皇帝乘輿還宮。」

明朝的二甲和三甲第一名,都是傳臚,但是到了清朝,則因為「同進士,如夫人」這六個字,三甲的傳臚之名,沒了!

且李東陽是真的博學多才,吳有為跟他在一起,只是聊了聊他平時看的《孝經》,這個最合適了。

因為他在守孝嘛!

倒是李東陽,還說了一些經史子集的東西,吳有為是後世過來的人,他看的書,都是前輩們總結的髓,跟李東陽竟然聊的挺好,沒有冷場,而且每每發言都很辟,李東陽心里對這個小師弟更加的看重了一些

臨分開的時候,李東陽還感嘆:「可惜,你現在身上有孝,不得去拜見座師。」

「過了明年就除孝了,何必著急?」吳有為想了想,終究沒忍住,告訴李東陽:「西涯兄,陛下最近身體好么?"

李東陽一愣:「尚....」

「那就是不太妙,西涯兄有個准備吧,千歲爺那里,您提個醒。」吳有為猶豫了半天才道:「都說久病之人春秋難過,一旦挨過去了,便能再多活一季。

李東陽倒吸一口涼氣,皇帝陛下去年秋天的確不虞,但是後來好了,依然勤勤懇懇的上朝議政,現在吳佣卻點了他。

吳有為的意思很簡單,讓他提前做准備,而且讓他提醒千歲爺,在明朝,能稱為「千歲爺」的唯有東宮住著的皇太子。

「你這....「李東陽知道,若非當他是自己人,吳佣絕對不會說這種話,殊不知那劉大夏,楊一清他們都跟吳佣見過面,甚至吃過飯,自己只是請他喝了壺茶,但是經過接觸,他認為這個吳佣有才,絕對是能聊在一起的人。

「消息不用問,保證是真的。」吳有為能說什么?

他能說他後世來的,記得可清楚了,他記得這么清楚,是因為後世有好多影視作品,記得英宗皇帝是死在春天的,而且是正月里沒的。

英宗皇帝是個傳奇啊,明朝唯一一一個復辟的皇帝,前半生驕傲自大,做皇帝被俘,失敗而歸;後半生勤勤懇懇,可惜,生了個兒子卻是個戀姐的。

「好,多謝有為賢弟!」李東陽鄭重一拱手:「為兄就不送你了。

「在此別過。」吳有為也一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