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9(2 / 2)

據說如果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

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能不撲棱有聲嗎?那是活雞!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主要是給小娃娃們分灶糖,幾個孩子看的都流口水了,吳有為本想分給他們灶糖,可是管家看的嚴,不許他給...

現在好了,他終於拿著糖盤子,挨個分糖果給小孩兒們吃!

樂得見牙不見眼。

林素管家看著卻心酸,老爺明明很喜歡小孩子。

又想到怪不得買人的時候,老爺大的小的都一起買下,還是喜歡小孩子的多一些吧?

不忍心他們分開....

「吃了祭灶果,腳骨健健過哦!」小小在一邊嘀咕一邊在吳有為的盤子里掏了兩個灶糖出來自己吃掉了。

分完了灶糖,吳有為問方大廚:「什么時候接回來?」

「到了年三十夜,再把灶君接回家來,出去辦置年貨的時候,會新請一一張灶君神像回來,貼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點名冊,所以人們都要回家過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於全家人。「方大廚笑道:「咱們家沒人在外面,都在家呢。」

吳有為點了點頭,以前不管在外多苦,他過年也都是要回家的,「春運」一詞,更是讓世界都知道,國人對「除夕」的重視。

祭過灶,到年底之前,還要挑一個好日子來做大掃除,俗稱「掃年」。

掃年的風俗也有悠的歷史。

這里就不多說了哈。

打掃完,就開始給過年做准備了,新衣服新鞋子這都是必須的,過年從里到外,從上到下一水兒的新。

因為過年是不動針線的,所以要提前做好各種衣服,補好各種補丁。

家里人都在忙碌,吳有為也在忙,他要忙的是給親朋好友的年禮,要怎么給。

過年可不是平時過節,這年禮是最能體現關系遠近親疏的,所以吳有為很是撓頭的憋了兩天,才理順給這些人的禮物,其他的都需要林素管家再去補上,他給的主要禮物林素管家再添上一些綾羅綢緞、雞鴨魚肉等等大眾一些的禮品,如果家里有孩子的,還得有一些魯班鎖、九連環等兒童玩具。

吳有為一直給人的感覺就是沒多少錢的那種,平凡的普通人,所以他給人准備的年禮也都很普通,唯有一樣,那就是他的西瓜不普通。

他是用甜菜渣做的肥料,又澆了靈水的,所以他西瓜盡管沒見多少太陽光,又是冬天特意栽培出來的反季水果,卻個頂個的...甜!

第161章過大年

按傳統的流程,祭灶日為新年的前奏。

延續流傳口訣是:二十一,送閨女;二十二,送小四;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灰刺(即打掃衛生);二十五,和煤土;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去趕集(也有叫小圪擠,即碾上碾米面的);二十八,握圪瘩(蒸年饃);二十九,打壺酒;三十,牆上貼個小胖孩;初一,撅的屁股作個揖。

莫靈山庄從過了小年開始,便一波一波的往外送禮物,吳有為親自帶隊,首先去的就是兩位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