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9(2 / 2)

吳有為拿了東西後,專門講書房清了一面牆出來,將紙張事先處理了一下,用絲綢將紙張表掛好,害的徐娘一邊弄一邊笑,最後也笑抽了肚皮,家里跟著忙活的幾個女孩子也忍不住猜:這得寫個什么字兒啊?要這么大張紙?

不過紙張好弄,畫筆,吳有為還在想辦法。

這打底的自然是用鉛筆了,這樣可以改正。

鉛筆好辦,但是橡皮...就很難了。

找了許多辦法,最後,是在吃飯的時候解決的:他吃飯,吃饅頭,不小心將饅頭團成團,然後因為廢寢忘食嘛,蹭了一下,竟然將炭留下的痕跡蹭沒了!

沒想到饅頭皮還有橡皮擦的功能!

於是莫靈山庄的饅頭有一段時間都沒了....皮都讓吳有為集起來當橡皮擦用了。

有了鉛筆跟饅頭擦,好吧,叫橡皮擦吳有為他虧心,只能改成饅頭擦.....

除了黑色鉛筆,他還需要筆。

沒辦法,吳有為只好再次進城,順便將小侄子送去張升那里。

張升教了他三年,已經覺得差不多了:「可以先考個秀才看看。哪怕不中,走個過場,也能開開眼界。」

吳有為自動理解為:也能有個經驗。

古代科舉甚至比現代的高考還要嚴苛,吳有為覺得侄子也大了,十四歲經歷初中考試也可以了。

「可以么?」吳有為看了看吳瓊:「你覺得呢?」

「可以!」吳瓊點頭:「侄兒也想下場一試身手。」

十四歲的小伙子了,正在變聲的時候,說話好像公鴨嗓子,吳有為一樂:「回去叫人給你熬點雪梨膏。」

吳瓊笑了笑,沒吭聲。

變聲的時候,他不怎么愛說話了。

吳有為卻覺得這孩子長大了,看著有點眼熟。

記憶中一番找,才發現,這孩子像他父親,吳傍。

吳瓊看叔叔在發呆,不僅推了推叔叔的胳膊,吳有為回過神來,摸了摸吳瓊的腦袋:「你已經長大了,這么久了么?感覺你還是那個五六歲的小家伙兒。」

吳瓊笑了笑,他已經十四歲了,不是四歲,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發的敢接叔叔。

當年要不是叔叔,他們二房指不定怎么樣了呢。

而且家里能在這些年有所積蓄,也多虧了叔叔。

妹妹小小年紀就有了兩箱子的首飾,都是叔叔給的;自己也有兩箱子各種金銀配飾等物,也是叔叔給的;要不是因為叔叔只在家里吃飯,從來不在家里過夜,他可能真的會大逆不道的想著,叔叔是父親。

母親是感激叔叔的,同時,母親也是想著,叔叔如果娶了媳婦兒,就不會對自家這么照顧了。

結果叔叔接二連三的守孝,已經沒機會娶親了。

明年出孝的話,他也十五歲了,足夠支撐起這個家。

考個功名也好,以後就算叔叔娶了嬸子,他也能在新嬸子面前,給母親和妹妹撐腰...

「你長的很像你父親。」吳有為感嘆了一句:「尤其是眼睛。」

那個其實是素未蒙面的二哥,只是原主的記憶里,二哥其實比已經死了的那個大哥吳俊要親近一一些。

可能是因為倆人都是庶出吧?

二哥有的時候還會偷偷的塞錢給原主,還給他帶一些外面的東西,那是原主為數不多的美好記憶之一。

「真的嗎?」吳瓊忍不住問了吳有為:「很像嗎?」

「像。」吳有為想了想道:「我還有一個你父親的畫像,等你考中了秀才,我就送給你做禮物。」

說起畫像,吳有為想到了祠堂,他得找點可以畫像的東西,親自畫一些家里人的畫像出來,包括已經去世快十年了的吳老爺子,張氏,以及二哥吳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