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6(2 / 2)

張升更是皺眉:「這馬車的規制...怎么這樣?」

「這是皇,上批准的。」吳有為得意洋洋的道:「而且這並不違制,只是個雙轅馬車而已,兩邊的都是副駕。」

這個馬車看著怪,其實就是仿制的西歐那邊的古典馬車,四個軲轆支撐的車身也夠大,能承重,又有四匹健馬拉車。

雖然模樣怪了點兒,但是時間長了,大家都接受了,現在出門乘坐公交馬車成了百姓們的平常事。

「皇上.....唉!」劉宣最後沒說什么,現在皇上的權利是越來越集中了,且威嚴日盛,大臣們稍有起刺兒的,皇上就會輕描淡寫的處理掉。

不得不說,現在的皇上,再也不是剛登基時候的皇上了。

張升倒是覺得新奇:「皇上允許了就成,不過這東西看著挺方便的呀?」

吳有為就跟他們說了一下公交馬車的方便之處,最後道:「所的車票錢,是養活那些馬匹以及駕駛員和乘務員的,馬需要草料照顧,駕駛員和乘務員也需要一份穩定的入。而刨除這些用外,剩下的錢,是要繳納養路的,你看這大道上干凈吧?那都是有人在清掃,公交專線每天都有人守著一段路,一點那什么都不能有。」

吳有為對衛生的要求很嚴格,但是馬匹又不是機器,更不是人,它不懂得路上不能隨便便溺的道理,所以只好多請人照看路況,垃圾箱擺的到處都是,又有去除味道的草木灰,加上公交車道跟別的大道是分開的,中間隔著一叢紫丁香灌木叢,而另一邊則是種植的高大的玉蘭花樹,這樣花木常開的時候,都是花香味兒,那個味道就會小很多。

而玉蘭樹另一邊則是流動的水渠,邊上種植的都是四季常開的花草,不能防止牲口隨地便溺,便只能在環境上往回找補。

不得不說,上海縣的環境的確讓人心曠神怡,一直到縣衙前,劉宣他們都是很高興的,可是見到縣衙的時候,劉宣就板起了臉:「你這縣衙,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呀?」吳有為看了看自己的縣衙:「挺好的呀!」

想當初,他建設縣衙的時候,不僅新建了縣衙,還規劃了呢

這縣衙雖然都過了三四年了,可是看起來還是新的很,青磚砌築,水泥澆灌,甭提多結識了。

「有為,這衙門是有講究的...」張升看到這湛湛新的衙門也犯愁了。

他給吳有為普及了一下官場潛規則。

辦公的衙門也是有講究的,大明財政一直入不敷出,當然,說的是以前,不是現在。

而且官員的俸祿又少,辦公的公款也少,下發下來的..更少。

加上太祖皇帝崇尚節儉,於是這衙門越是破敗呢,越是證明這里的官員耐得住清苦,做官呢,不說是不是清官吧,但是表面上,應該是個好官......

吳有為聽完這種說法卻不認同:「恩師,啟昭兄,不是我不樂意清貧度日,而是我們來的時候,那場景你們是不知道,開元最清楚,這縣衙。…就剩下大堂能遮風避雨了其他的地方,能燒的全都燒光了,能拆的也被海盜倭寇給拆走了,就連大門口的兩只石獅子,都被搬走了。我要是不重建縣衙,我現在就得席天慕地,連遮頭的片瓦都找不到

「那你蓋個中規中矩的就行了,這個也太好了吧?」劉宣擔憂的道:「日後被人看到了,還不得說你好大喜功?還是勞民傷財?」

「勞什么民傷什么財呀?」吳有為用食指指了指自己:「恩師,這是上海縣,我自己的地盤,最開始,還是我自己掏私房錢弄起來的呢!」

劉宣跟張升愣住了:「這是你自己掏錢蓋的?」

「一開始是,後來賣了房子後,又拿回來了,等於是上海縣蓋成的縣衙。」吳有為好一通解釋,什么叫「預售」以及資金回籠等等復雜的問題。

這么一大堆人站在縣衙門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