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2 / 2)

秦皇紀 殷揚 1592 字 2021-02-02

這家查看完,沒什么問題,又去了另一家。這家是茅草屋,家中情形不如適才那家,不過,仍是整理得很是干凈,很是舒適,完全沒有茅草屋那種豬圈的感覺。

「老伯,瞧你家情形,不象是蓋不起瓦舍之家,為何還住著茅草屋?」秦異人的眼光不錯,發現這家其實挺殷實的。

「呵呵。」家主笑道:「公子好眼力呢。並非我蓋不起瓦舍,而是我沒打算蓋呢。我家人丁興旺,我有四個兒子,老大老2戰死沙場,還剩下老三老四。我把家中余糧捐給了國府,為他們謀得爵位。等他們得爵之後,我再蓋瓦舍也不遲。」

「原來如此。」秦異人恍然。

爵位,那是身份的象征,在山東之地,爵位是貴族專有的,國人庶民布衣想都別想了,就算你立下天大的功勞也莫想得爵。

而在秦國,人人可以得爵,沒有戰功,可以捐糧。正是因為如此,秦人很是努力,打仗拼命,種庄稼同樣拼命,是以秦國很富足。

「秦國就是不一樣,人人可以得爵。」魯句踐很是艷慕,一雙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

他原本是奴隸,莫說得爵,能不能擁有自由都成問題。他早就聽過傳聞,秦國是奴隸的天堂,如今親眼得見,果是如此,由不得他不大為感慨。

「小娃娃,你莫要艷慕我,只要你肯努力,得爵算什么,做大官都不是問題呢。」這家家主鼓勵一句。

「我一定努力。」魯句踐重重點頭。

一家接一家查看下去,居所不一樣,有瓦舍有茅草屋,不過,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很整潔,很干凈,宜於家居。

「後世那些罵秦國為虎狼的人,應該親眼來看看,就會知道他們是多么的無知了!」秦異人大是感慨。

以前,他對秦國的印象多是前任的記憶,不甚了解。如今,他親眼見證,方知傳言誤人,史書誤人,秦人富足,安居樂業,如此國度,竟然被罵為「暴秦」、「殘暴不仁」,真是蒼天無眼。

這應該叫仁政!

什么叫仁政?不是讀書人吹出來的聖賢之道,而是讓國人庶民布衣黔首有飯吃,有衣穿,安居樂業,這就是最好的仁政!

查看完之後,秦異人作別,帶著一行人,再度踏上了了解秦國國情的道路。

來到大路上,趙姬俏媚眼一轉,道:「我就不信真的是道不拾遺,我來試試。」說著,她取出一塊上等美玉扔在道路上,道:「若是真的道不拾遺,就會有人給我送來。」

許負說的道不拾遺,夜不閉戶,還真的有些難以讓人相信。

財帛動人心,哪有見了如此美玉不愛的人。

「夫人,你不是秦人,不了解秦人,我敢打賭,這美玉不出三天就會回到你手上。」孟昭沖趙姬道。

「沒錯。」馬蓋和范通齊聲附和。

「三天?我不信。」趙姬搖頭。

秦異人搖搖頭,趙姬還真的沒事找事,不過,他也想借此機會測試一番,沒有阻止。

當天晚上,他們借住在一戶人家。到了晚上,秦異人特的留意了一番,只見這附近的人家很少有關門的。結果,這晚上什么事兒也沒有發生,一切風平浪靜。

第二天,秦異人更加留意,所到之處,只見秦人很是忙碌,忙著打柴禾,收拾家里,為來年春種做著准備。那些沒人在家的人戶,開著門,一點也不擔心。

「難道真的是道不拾遺,夜不閉戶了?」趙姬的信心有些動搖了。

這天下午,許負的話被證實了。兩個吏員騎馬趕來,把趙姬的美玉送來。

「你們怎生知道是我的?」趙姬很是驚訝。

「如此美玉,不是等閑人能擁有,我們只需要一查附近有沒有貴人便知。」這兩個吏員道明原委。

「真的是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王道之象!」秦異人大是感慨。

趙姬這塊美玉價值不菲,很值錢。若是在現代社會,有如此美事,早就被貪婪的官員們據為己有了。

精彩小說【網】記住我們的網址:

.全部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