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冬日大朝會(中)(1 / 2)

秦皇紀 殷揚 1562 字 2021-02-02

. .

自從掄材大典後,蔡澤入秦,秦異人與他已經有半年多未見面了。當再次見到蔡澤時,秦異人大是訝異,因為蔡澤大變樣了。

蔡澤不是變胖了,而是變瘦了。人雖瘦了,卻是精神抖擻,如同一只斗雞般,就差引頸打鳴了。

「蔡澤,你怎生變這模樣了?」秦異人一雙眼睛在蔡澤身上瞄著。

「公子,你莫要瞧我瘦就以為我不行了,你瞧見沒?我更結實了,有著用不完的精氣神呢。」蔡澤晃了晃自己的胳膊,頗有點兒得瑟。

略一停頓,蔡澤接著道:「入秦的山東士子都會和我一樣。入秦之初,因為太過忙碌,會瘦下去。過上一段時間就好了,又會長回去。」

他這話是入秦山東士子的寫照。凡入秦的山東士子,在入秦之初因為無法適應秦國繁重的政務而會消瘦。等到他們適應了,就會重新長回去。

「看來,你有點兒象我們秦人了。」秦異人笑笑道:「只是,你不見他們,都在忙著處理政務,而你卻是跑來與我寒暄,你不怕他們笑話你?」

「哈哈!」蔡澤笑得很是爽快,道:「公子,你可是誤會我了。我來見公子,不是為了寒暄,更不是與公子套近乎,這在秦國是沒有的事兒。我有一件大事,想向公子請教請教。」

在秦國不存在套近乎這種說法,有事說事,沒事就閃開。

「哦,何事?」秦異人的興趣被勾起來了。

「公子,我這事若是在中牟之戰前的話,不會如此為難,而在中牟之戰後。我就感到很為難了。」蔡澤濃眉一掀,道:「入秦之後,我供職於大田令麾下,主要是執掌一些經濟事務。我這半載來,把關中之地都跑遍了,對秦國有了深入的了解。我發現關中雖富,卻有兩害。」

關中之地就是以現在西安為中心的陝南平原,號稱「八百里秦川」。這里土地肥沃,是秦國的根本之地。秦國之所以雄視天下,主要就是關中之力。

關中之富,甲於天下,讓山東之地艷慕無已,一提起秦國的富裕。人們就會想到關中之地。蔡澤竟然說關中有兩害,這讓秦異人大是詫異,忙問道:「哪兩害?」

「第一害,關中之地缺少灌溉用的水渠。」蔡澤眉頭擰著,道:「關中八水,本不乏不源,然而。關中一遇旱災,就是千里無水,顆粒無收,實是讓人心痛也。我一直在琢磨。若是能在關中修一條水渠,把關中八水利用起來,定可旱澇保收。」

關中有著豐富的水資源,關中八水很有名。是農業用水源。然而,在修建「鄭國渠」以前。關中之地旱災洪災不斷,這讓秦國極為頭疼。

直到著名的水工鄭國入秦,為秦國修建了著名的「鄭國渠」,這一問題方才解決。

鄭國渠不是一條簡單意義上的水渠,那是一個經過科學論證集灌溉、排水為一體的水利體系。旱時,可以從關中八水中調水灌溉稻田;洪澇之時,可以發揮排水作用,把洪水排走,使得關中之地旱澇保收。

「呀。」蔡澤能想到此點,這還是真讓秦異人好不吃驚,睜大眼睛把蔡澤好一通打量,點頭贊許:「不愧是計然名士!」

計然學,就是朴素的經濟學,專門研究生財貨之道,水利灌溉也是其研究的課題之一。

「第二害,便是咸陽以東,有一片近三百里的硝鹼灘。」蔡澤的眉頭擰得更緊了,道:「硝鹼灘,地不長物,而這里的土地原本肥美。若是能治理好的話,定可讓秦國更加富足。」

在當時,關中之地有兩大害,一是洪災旱災,二是硝鹼灘。硝鹼灘,就是鹽鹼地,不能種庄稼。而關中的土地又肥美,是秦國的根本所在,秦國為了這塊硝鹼灘很是傷腦筋,想要治理,卻一直沒成行。

「要治這兩害的話,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中牟之戰後,秦國東進的良機成熟了,正是大舉東進的良機,你是怕擔誤了秦國東進,是吧?」秦異人笑道。

「公子英明。我正是如此憂慮。」蔡澤重重點頭,道:「我委決不下,這才請公子幫我拿個主意。」

「先生入秦,一心為秦利秦,請受我一拜。」秦異人沖蔡澤一躬身,深深一揖。

「公子言重了,蔡澤不敢當。」蔡澤很是感動,忙還禮。

秦異人臉色一肅,道:「先生的顧慮極是有道理。中牟之戰後,大秦就要大舉東進,無法撥出足夠的財力物力人力來治這兩害。不過,這兩害干系著大秦的根本,不做也得做。即使大秦眼下沒有人力物力財力來治這兩害,卻可以把一些事務准備起來。比如說測繪,謀劃方略

這些事務,可以先期做起來。」

中牟之戰後,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擺在秦國面前,若秦國不趁此機會東進的話,那就是錯失良機了。秦國一旦要大舉東進的話,就沒有人力物力財力來治這兩害了。

想想看,鄭國當年身負「疲秦計」而入秦,就是要把秦國的國力消耗在修渠一事上。

雖然這一計策很狗血,是個大烏龍,卻真的拖住了秦國好幾年,讓秦國在好幾年時間內無力東進。當然,這幾年無力東進,卻是一種「投資」,會有豐厚的回報。一旦鄭國渠修成,關中不再受洪災旱災的影響,歲歲大熟,秦國的實力急劇提升。當秦軍再度東進之時,韓國也就被滅了。

秦異人也想治理這兩害,卻也知道秦國眼下沒有這份實力,不過,可以把前期事務先做起來。即使秦國眼下不能治理這兩害,等到天下太平了,也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