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傳國玉璽(下)(1 / 2)

秦皇紀 殷揚 1675 字 2021-02-02

. .

李斯不過是楚國一小吏,深知在由世家大族把持的楚國沒有他的用武之地,這才不得不背井離鄉,前來秦國。他雖然很得秦異人欣賞,被秦國重用,可是,他畢竟還很年輕,是後生,比他了得的大有人在。

他萬萬沒有想到,傳國玉璽上題字一事竟然落到他頭上,此時的李斯一臉的震驚,只覺腦中嗡嗡直響,如同萬鑼齊鳴似的。

不為別的,只是因為他太過震驚了。

傳國玉璽是何等之重要,他不會想不到,不比九鼎份量差。他若在上面題字,他就能名垂傳古,史冊留芳了,人生若此,夫復何憾?

「呵呵。」秦昭王把李斯那吃驚樣兒看在眼里,既是欣賞,又是享受。

欣賞的是,有李斯這樣的後起之秀,秦國後繼有人。享受的是,作為國君,就不就是掌控他人的生死榮辱嗎?能讓李斯如此感到榮幸,這正是帝王的成功。

「呵呵!」荀子是李斯的老師,李斯被選中題寫傳國玉璽,荀子與有榮焉,大是欣慰。

公孫龍子把荀子的欣慰模樣兒看在眼里,大是艷慕,自己怎生沒有收李斯這樣了得的學生呢?

「和氏璧,來!」秦昭王笑眯眯的傳旨。

傳國器是他稱帝的最為重要信物,也是他稱帝的最後一關,如今,萬事俱備了,只欠雕刻了。只要雕刻成功,他就可以稱帝了,成就無上「帝業」。

立時有內侍捧著一個描金匣子,呈給秦昭王。

秦昭王接在手里,先是在描金匣子上摸索,然後打開,只見一片柔和的玉光出現。讓人生中舒適之感。

和氏璧大名天下傳,名動千古,秦異人是如雷貫耳,就是沒有親眼見過,此時即將見識和氏璧,忙瞪圓眼睛,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如秦異人這般心態的人很多,就是范睢、白起、樂毅、荀子、公孫龍子、黃石公、韓非、李斯和蔡澤他們只是聞和氏璧之名,卻未見過和氏璧。無不是瞪圓眼睛,死盯著。

秦昭王小心翼翼的從匣子里捧出一塊美玉。美玉一出,秦異人只覺眼前一亮,一種說不出的美感襲來,讓他渾身舒暢。

「和氏璧不愧是和氏璧!」秦異人大是感慨。

光是看看就讓人渾身舒暢。這是何等了得的美玉了。來到戰國時代,秦異人見過的美玉何其多也,就未有一塊能有如此功效,能給人如此享受的感覺。

「好玉!」

「卞和真神人也!」

范睢、白起、樂毅他們看在眼里,渾身舒暢,大聲贊揚。

和氏璧是由楚國著名的玉工卞和發現,他認為石中有驚世美玉。卻是無人信他。不僅不信他,他還遭了無妄之災,身受酷刑。後來,歷經波折。終於剖石得玉,才有和氏璧。

「當年,寡人為了此璧,是費盡心機。卻是給藺卿壞了好事,沒有得手。如今。和氏璧終於是大秦的了!」秦昭王一雙干枯的手在和氏璧上撫摸著,如同在撫摸情人光滑的肌膚似的,一臉的陶醉。

他說的是「完璧歸趙」之事,要不是藺相如的話,這和氏璧早就成了秦國之物。如今,捧著和氏璧,當年與藺相如斗智斗勇的情景浮現在腦海,秦昭王大是感慨。

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藺相如,秦昭王又是欣慰。

正是因為兩人當年斗智斗勇,他吃了藺相如的虧,這才對藺相如又恨又佩。如今,藺相如這個讓他痛恨之人已經成了秦國的重臣,他是說不出的欣慰。

「和氏璧害苦的不僅僅是卞和,還有張儀。」秦昭王撫摸著和氏璧,更是感慨萬端。

和氏璧第一個害苦的人就是著名的玉工卞和,其次就是張儀了。張儀因為和氏璧,差點被活活打死。

這事要從張儀學成下山說起。張儀和蘇秦同為著名隱士鬼谷子的學生,二人交好,同習縱橫之道,學成下山後,二人共說大志,蘇秦首選之國是秦國,他要入秦出仕。張儀當時無意於秦,他要在山東出仕。

張儀回到老家大梁後,找了些關系,想要見魏惠王,想效力於父母之邦。張儀時運不濟,見魏惠王這天正好遇到孟子,孟子是一學霸,把張儀的縱橫之道說得一無是處,還出言不遜,痛斥張儀。

張儀怒了,當即罵孟子是「東門里娼」,氣得孟子當場吐血。魏惠王是一玩樂君主,沒有從這事中品出另外的意思,他怕得罪了孟子,就把張儀轟走了。

自此以後,張儀就不能在魏國出仕了,只能遠走他邦。此時的張儀還沒有入秦的想法,他想既然魏國不用他,他就在山東列國去看看。先是去了齊國,齊威王隆重迎接他,理由是能氣得憑一張利口走天下的孟子吐血,此人必是了得,席間,兩人相談甚歡,齊威王有意要重用張儀,張儀也同意在齊國出仕。

只是因為後來發生了一些事,張儀離開了齊國,去了楚國,准備在楚國出仕。就在楚國期間,張儀遭受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危機,差點死在楚國。

來到楚國之後,張儀為了生存,就投在楚國令尹昭陽門下當一食客。一次飲酒時,昭陽拿出和氏璧來欣賞,說到底,就是想以此來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

酒酣耳熱之際,和氏璧竟然不見了,找來找去找不著,就賴在張儀身上,原因卻是張儀最窮了,他不盜璧誰盜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