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第583章:親戚上門(2 / 2)

一號紅人 山間老寺 1591 字 2020-06-01

李睿父親李建民一脈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一個妹妹。這六家親戚,平時來往得最多的就是妹妹李玉花,也就是李睿的老姑,跟其他兄姐五家關系較為疏遠冷淡。

李建民所說的這個二大伯,李睿對其印象說深也深,說不深也不深,記得小時候,還曾經在他家里住過,他比老爸李建民大十五六歲年紀,相貌清癯,不苟言笑,家在市北區的農村,是個鞋匠,每逢村子里趕集的時候,他都會帶著補鞋的各種工具包括一台手搖式縫紉機到村里街道上擺攤,好像幾十年都是這么過來的,家里雖然有田地,卻從沒見他耕種過。

此人結婚很早,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也一直生活在農村里邊,同樣保持著農村結婚生育早的傳統。父子兩代結婚生子都早,便與搬遷到市區生活的李建民與李睿父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幾十年下來,這位二伯的孫子只比李睿小兩歲,赫然產生了巨大的隔代差距。

李福材,是這位二大伯的小兒子。李睿跟他接觸並不多,兩人年紀又幾乎差了一代,因此也就沒有多少堂兄弟感情,時至今日,李睿甚至連他的相貌都記不大清了。

多年沒有來往的親戚突然上門,就必定如同夜貓子進宅一般,無事不來。雖然這個比喻並不太好,甚至帶有貶義,但實際上就是這種情況。

事實上,李睿對二大伯一家並沒多少好感。最早李睿母親患病的時候,李建民曾經去各個親戚家里借錢,多的有借給一千兩千的,少的也有借給幾百的,可是這位二大伯家里卻一分錢也借不出,而他家並非沒錢。李睿在母親去世後,曾經聽父親提到過這件事,從那時起,這件事就在心靈角落里植根發芽,對二大伯一家人產生了極其不好的感情。

再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二大伯的大兒子李福生帶兒子來市里,求李建民幫忙給孩子找份工作。他帶給李建民這位親叔的禮物是一盒糕點外加一袋五斤重的小米。李建民還真給他兒子找了一份工作,在市北區一家玻璃廠里當小工,一個月工資不多,也有一千塊,包食宿,在當時那個年代就算不錯的工作了,然後李福生就心滿意足的走了。等他走後,李建民發現,這位侄子帶給自己的糕點已經發了毛,根本就不能吃,至於那袋小米,里面摻了不知道多少沙子,更是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李睿知道這件事後,對二大伯一家產生了更加怨恨的心情。

但是這還沒完,過了一段時間,李福生的兒子因為好吃懶做,被玻璃廠老板開除,李福生帶兒子回到老家農村後,居然逢人便說,是李建民沒本事,在市里混了幾十年狗屁不是,連侄孫的工作都給解決不了。

聽說他的言論後,李建民氣得七竅生煙,把他送來的小米連袋子一起扔到了垃圾堆里。

言傳身教之下,李睿對二大伯一家子更是厭惡。在這種歷史感情的作祟之下,說李福材上門是夜貓子進宅,也並不過分。

李睿冷淡的問道:「李福材帶著閨女過來的?干嗎?想跟他哥李福生學,求你幫忙找工作了?李福生的教訓還在眼前,你可千萬別忘了,幫誰也絕對不能幫這種白眼狼。」李建民道:「不是求我,是求你來了。他們從你老姑那聽說,你當了大官,還幫小坡找了個交警隊的好工作,所以特意找上門來,想讓你幫他閨女找份體面點的工作。」李睿嘿嘿冷笑,道:「做夢!我寧願幫一個陌生人,也絕對不幫這一家子白眼狼。爸,你從他們平常為人處事也看得出來,平時沒事,求不著你,就也不走動;等有了事,才想到你頭上,才買點禮物現送上來求幫忙。這就是典型的『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切,泥人還有個土性呢,我才不慣他們這個臭毛病。」

李建民嘆道:「能幫就幫吧,到底是親戚呢。小娜怎么說也是你侄女呢。」李睿冷笑道:「得了吧,還說是親戚,他們求到你了,才把你當親戚,平時何曾把你當過親戚?你可是他親叔啊,他逢年過節的時候過來看過你嗎?給你送過一次禮嗎?這種白眼狼,我都懶得說他們。對了,你沒替我答應下來吧,我可不會幫他們。」李建民道:「我跟他們說,回來跟你說說,能幫就幫。」李睿走進卧室換衣服,扔下一句:「要幫你幫,我可不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