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改寫藝術史的畫作(2 / 2)

尋寶全世界 行走的驢 1534 字 2021-02-09

「大家好,《哀悼基督》取自聖經,講述的是,基督耶穌被猶太總督抓住並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聖母瑪麗亞抱著基督的身體痛哭的情景。

在這幅畫作上,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傷痕,臉上沒有絲毫痛苦的表情,橫躺在聖母瑪麗亞的兩膝之間,右手下垂,頭向後仰,身體修長!

他的腰部彎曲著,顯得非常虛弱和無力,聖母年輕而美麗,形象溫文爾雅,身著寬大的斗篷和長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體,左手略向後伸開。

瑪麗亞的表情既無奈又痛苦,頭向下俯視著兒子的身體,陷入深深的悲傷之中,細密的衣褶遮住了她厚實的雙肩,面罩卻襯托出姣美的面容。

聖母的表情靜默而復雜,不僅傾瀉了無聲的哀痛,也不只是充滿哀思的祈禱,它大大超出了宗教信仰的范疇,表現出了崇高而偉大的母愛。

在這幅畫作上,米開朗基羅采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瑪利亞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聖母身體的實際比例。

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構圖美與實際人體比例的矛盾問題,繪畫技法可謂非常高明,也只有最頂級的藝術大師,才能將這一切做得如此完美。

基督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這三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層次感強烈。

米開朗基羅利用自己的畫筆,賦予了這幅畫作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永垂不朽的藝術魅力,使得這幅作品顯得光彩奪目,令人迷醉!

與聖彼得大教堂那尊同名雕塑不同,在那尊雕塑上,米開朗基羅的簽名在聖母胸前的衣帶上,但在這幅畫作上,簽名卻在右下角,……「

伴隨著葉天的講解,很多人都被這幅米開朗基羅的大作徹底吸引住了,深深沉迷在這幅畫作所營造的悲愴氛圍之中,心有戚戚!

除了葉天清朗的聲音,無數直播端前徹底安靜了下來。

在直播端前、在世界很多地方,起身站在地板上、低頭在胸前劃著十字、虔誠祈禱的人越來越多了。

突然,馬丁內茲激動不已的聲音傳了出來,驚醒了所有人。

「沒錯,這就是米開朗基羅的大作,毫無疑問,這幅《哀悼基督》油畫的出現,必定會引起巨大的轟動,甚至改寫部分西方藝術史!

右下角的作者簽名,的確是米開朗基羅本人的簽名,如假包換,在他的其它作品上也曾出現過,十六世紀那位教皇的簽名也沒錯!

更重要的是,從服飾和表情上看,這里畫的聖母和基督跟那尊同名雕塑略有不同,線條顯得更加飽滿,營造出的氛圍也更為悲愴!

這幅油畫的繪畫技法更為成熟、各種技巧運用的非常純熟,從這些方面來看,這不像是米開朗基羅早期的作品,更像成熟期作品!「

聽到這里,葉天贊同地點了點頭,然後面帶微笑插話說道:

「沒錯,馬丁內茲,我也是這么認為的,這應該是米開朗基羅藝術生涯巔峰期的作品,而不是早期的作品。

如果我沒猜錯,這應該是米開朗基羅進入巔峰期之後,回頭重新創作的一幅油畫,模板正是那尊著名的雕像!「

話音剛落,馬丁內茲立刻點頭附和著說道:

「《哀悼耶穌》是米開朗基羅的得意之作、也稱得上是他的成名之作,當他取得更高的成就之後,完全有可能回頭再去完善那件作品!

但那件作品是雲石雕塑,已經陳列在聖彼得大教堂,動手修改已經不可能,這種情況之下,他創作一幅同名油畫再正常不過了!「

聽到這里,無論葉天還是直播端其他人,不禁都點了點頭,對馬丁內茲這番話表示贊同。

話音剛剛落下,還未等葉天出聲,馬丁內茲又緊接著說道:

「斯蒂文,能不能將這幅《哀悼基督》轉讓給我們盧浮宮?條件隨便你開,現金交易也行,用我們的館藏古董藝術品交換也行!

除了我們盧浮宮的幾件鎮館之寶,其他古董藝術品可以隨你選擇,咱們以市價為基礎進行交換,這樣誰也不吃虧,兩全其美!

梵蒂岡已經有了聖彼得大教堂的那尊不朽之作、《哀悼基督》雕像,這幅同名油畫,我覺得還是留在我們盧浮宮更好一點!「

說完這話,馬丁內茲就滿懷期待地看著葉天,眼神無比炙熱,希望聽到最想要的答案!

而此時的梵蒂岡,不少人直接從沙發上蹦了起來,甚至扯著嗓子開始破口大罵了,咒罵的對象自然是馬丁內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