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歷史(1 / 2)

傳說中7ooo年前的遠古名廚許靈,用天外隕石,創造了八具「傳說中的廚具」……

不過許靈的存在與否年限究竟是不是7ooo年前,早已經不得而知。.%m

在中華菜系中,有史料記載被尊為「史上第一位職業廚師」的,正是與堯舜同一時期的「彭祖」。

傳說彭祖壽八百,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彭祖為領袖的大彭國立國8oo年而亡,並不是彭祖本人壽八百……

不過彭祖確實是以中華菜系的鼻祖養生鼻祖被記錄於史冊的沒錯!

彭祖的「雉羹之道」,就是中華菜系第一次有了「烹飪」的指導理論。

「羊方藏魚」正是彭祖所創造的菜譜,也被稱為「古中華菜系」的第一名菜,當時雖然已經是「倉頡造字」之後,但是「鮮」字並不是倉頡造出的「」文字之一……

相傳是彭祖的小兒子喜歡捕魚,但是彭祖擔心危險,平日里禁止他捕魚,結果有一次他的小兒子剛剛捕魚回來,彭祖便來了,因為擔心父親現,小兒子將魚塞到了羊肉中,結果彭祖吃後現很美味,了解事實之後,便以此創造了「羊方藏魚」的最初菜譜。

而是源於「羊方藏魚」這道曾經的第一名菜,令人們對於魚羊為鮮有了深刻的了解,自此有了「鮮」字,來形容食物的味道美妙!

無獨有偶,25oo年前,另一位對中華菜系乃至中華文化,都影響深遠美食大家,開創出了「魚咬羊」的菜譜……

這位美食大家,正是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子!

相傳孔子被罷官,周游列國食不果腹的時候,弟子討來了些羊肉和魚肉,於是孔子便將兩者同煮,結果意外的現非常美味,從此有了「魚咬羊」的雛形……

兩者都是魚羊同煮的料理,不過「羊方藏魚」是將魚肉,塞到切出豁口的羊肉中,再封口後於「魚湯」中燉煮,而「魚咬羊」則相反,是用將切小塊的羊肉,放入去了內臟的魚腹中,之後在「羊湯」中燉煮。

而一色慧的砂鍋羊肉,則與「羊方藏魚」「魚咬羊」都不同……

不過相互調和的原理卻是相同的!

在羊肉與湯汁入口的瞬間,評委們甚至產生了一種,自己在吃的不是羊肉,而是現實中不存在只在古代美食典籍中出現的「鮮肉」!

「這是用大型魚類的整塊的魚肉……嗯,應該是『蘇眉魚』吧?用整塊的魚肉,切出豁口之後,將切塊的羊排藏入其中,之後封口同煮的結果!」堂島銀說道。

「不愧是堂島學長,居然連這都能夠嘗出來嗎?」一色慧的話也確認了這一點。

沒錯,與「魚咬羊」不同,並不是羊肉塞入魚腹,而是放入整塊的魚肉中,從工藝上更像是「羊方藏魚」,不過內外的包裹關系卻是相反的!

「蘇眉魚啊……作為最大珊瑚魚,的確可以分切出足矣塞下羊肉的整塊魚肉了……」

「而且使用的應該是深海蘇眉魚,深海魚的腥味本身就較淡,而且蘇眉魚一向以肉質鮮嫩著稱……不過價格也相當昂貴,一公斤要幾百美金吧?最重要的是,並不容易買到啊!」

「但是這種羊肉與魚肉的味道相調和的感覺,實在是令人沉醉!」

「沒錯,兩者的鮮味不但相互融匯,而且將相互將羊膻魚腥完全的抵消了……」

「最重要的是,雖然魚湯中也使用了少量的基礎香料,但是最終達到這種調和的,卻是羊肉與魚肉本身。」

「如果說葉山選手的『法式小羊排』是香料調和的美味,那一色選手的『魚方藏羊』就是原汁原味的食材調和出的美味了!」評委們紛紛感嘆道。

城一郎也在下面嘀咕道:「想不到已經可以做到這種程度了!一色慧嗎……」

「羊肉與魚肉的融匯……真的能夠做到?現在一色學長使用的還是養殖的綿羊肉和深海魚,兩者本身就是腥膻味比較很小的!如果換做在四千多年前,不但使用的香料種類很少,而且魚肯定是淡水魚放牧技術的產物也相當於是半野生的羊,兩者真的能夠融匯嗎?」悠姬此時已經與大隊伍匯合了。

同時作為野山動物料理的專家,悠姬始終無法理解,如何將羊肉和魚肉融匯,雖然「鮮味」味接近,但也僅僅只是「接近」,而且還各有腥味膻味,稍有不慎就是一鍋腥湯了吧?

「這就有爭論了,通常認為是上古時代的料理技藝普遍很低,而且香料食材的種類也很少,『料理』只是剛剛萌芽而已,『料理』的真正展,是始於中古時代揚於近古時代,完善於近代,直到『世界菜系大融合』之後,又迎來了第二次高峰……當時的『美味』應該只是相對而言的。」

「似乎有些道理,中華菜系文化圈中,上古是指從三皇五帝到先秦時代吧?那時候應該對食材的加工,還停留於白水燉煮和火烤的階段,香料食材匱乏禽類尚未完全馴服,用現代的標准來判斷,應該是沒有什么『美味』才對。」涼子說道。

在這個世界,是以「菜系」來標定文化圈的,比如受到「中華菜系」影響深遠的東亞,就屬於「中華菜系文化圈」,而在「中華菜系文化圈」的上古時代,指得則是炎黃部落融合的時期,直到始皇帝的大一統。

也就是從「烤」與「煮」融匯開始……

料理的技藝,永遠是受到工具制約的,在黃河流域上游的黃帝部落德土,也就是信奉「大地」,從「大地」中燒制出了陶器,令「煮」有了誕生的條件,而黃河中游的炎帝部落德火,也就是信奉「火焰」,令火烤碳烤岩烤,有了最初的萌芽。

兩者在融合之後,「烤」與「煮」的交匯,令「中華菜系」有了最初的雛形。

之後在春秋時期,鐵器開始被使用,到了秦漢時期,「鐵鍋」開始出現,為「炒」的出現提供了基礎!

因此上古時代自先秦結束,始皇帝一統天下後,直到唐宋時期,被稱為「中古」,也就是「炒」的文明萌芽展,成為「中華菜系」的主力的時期……

唐王朝時代,因為對外開放國力強盛,而有萬邦來朝的盛世,也是大批量的引進新食材新香料的時期,有了這些外來的食材香料,開始被引進繁育播種,自此「中華菜系」的多樣性大幅提高,也開啟了「近古」時期。

之後就是一直到19世紀,以「世界菜系大融合」為標志的近代……

至於炎黃時期再往前,就屬於「遠古時代」了,因為沒有文字流傳,只有些只言片語的傳說留下,比如不知真假的「遠古名廚許靈」……

因此當今料理界普遍認為,任何菜系的上古中古時期,「美味」的概念與現在都是不一樣的!

好比在「世界菜系大融合」之前,人們普遍認為現在的星級餐廳中普通水平的料理,就已經是世間罕見的「美味」……

畢竟「美味」是相對的,料理界整體較低甚至是非常低的時候,人們的內心期待標准也會降低。

所以任何菜系的「古菜譜」,都是要么隨著時代一起展,最終成為「名菜」,要么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沒有跟上時代的展,而漸漸「泯然眾菜」。

如果單純的使用「古菜譜」,比如不放任何調料的水煮肉水燙菜,除非是有心減肥,否則沒人會吃……

「不過正如城一郎先生所說的,這些事情還有『爭論』,而且也只是『通常認為』是如此……」丸井善二支了支眼鏡說道。

「哈?善二你還有別的見解?四眼……你如果只是單純的找茬,今晚我們聚會之後,就不給你收拾房間了!」悠姬說道。

「……為什么說的好像你們收拾過一樣!」

丸井善二無語的同時也說道:「之所以還有『爭論』,是因為還有很多料理人堅持認為,上古中古,甚至是遠古時期,都還有一些我們所不了解的料理方式,他們憑借簡單的食材和香料,同樣能夠料理出廣義上的美味,只不過那些技藝因為某些原因沒有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