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路上(1 / 2)

火車車廂里,各家學派的學者高談闊論,突然有人把話題轉移到了大國師身上:「此去投靠大國師,必定可一展所長,東海之濱三百城皆為大國師封地,想來是缺少人才。」這位的觀念顯然還沒有轉變過來,以為科舉是杜蘭招攬門客的一種方式。

事實上,隨著杜蘭的名聲越來越響,慕名而來想要投靠杜蘭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不過杜蘭從來沒有召見過他們,他又不需要門客。

「大國師可是手段通天,他可移動金人,又造了這可運貨載人之火車,這些機關術可是聞所未聞。有傳言大國師還能駕雲飛行,那可是真正的天上之人。」「他開辦科舉並不是為了自己收攬人才,而是為君分憂,為國著想。」這個人就看的比較透了。

趙昊已經不假裝看書了,而是認真聽他們說話。雖然他是讀書人,可是他卻從來沒有機會離開咸陽城,絕對不是車廂里最有見識的。

根據趙昊的觀察車廂里最有見識的應該就是那個說杜蘭為君分憂的中年人,他看著得有三十出頭,衣著朴實,好像個農民出生的寒門之士,看得出是個吃苦耐勞的人。可是他言談舉止卻是多有見地,讓人不由敬佩。

「蕭何,我卻不同意你,如果不是為了投靠大國師,你為何要辭官不做反而要去參加科舉?」

趙昊知道原來這個人名叫蕭何,而且還做過官,可還真不像啊。以前趙昊見的那些官員一個個都窮奢極欲,哪里有這么朴實的。

那是因為蕭何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官,而且還不是最大的那種。其實蕭何本來只是個貪圖安穩的人,他在沛縣日子過得不錯,雖然徭役是越來越重,可是他沒有什么不滿。可是這一段時間他重復在夢中遇見一只飛熊,還有一位垂釣的老人,這讓蕭何寢食難安。

傳說中周文王去打獵之前就夢到了一只飛熊,於是就向算卦的詢問這次打獵的會打到什么。算卦的這么回答:有大收獲,不過這個收貨『非龍非彲,非虎非羆』。

於是周文王去打獵,遇到了姜太公,得到了一個天大的人才,確實是大收獲,這大收獲也確實不是動物而是個人。

所以蕭何懷疑夢中釣魚的老人就是姜太公,有一次在夢中他狀起膽子去問老人是誰。老者也只是笑笑然後指向了東方。

為了解開答案,蕭何才會毅然辭職,本來他是不准備坐火車的,因為沛縣在江蘇,距離齊魯山東也不是很遠。不過夢里的老人卻又指示他要多走多看,要多了解大秦風土人情,所以蕭何才會繞了一大圈遠路。

到了咸陽,夢中老人又指點蕭何參加科舉,這樣他才會上火車。而火車上有幾個人是蕭何在旅店就認識的,提及過自己以前干過什么。

這一路見聞也讓蕭何大開眼界,所以倒也不排斥參加科舉,如果能混個一官半職也不是壞事。蕭何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之前家人對他辭官就不大滿意,若是能做更大的官,家人也會高興。

「參加科舉是大國師號召的,為秦國選取人才,大國師行事必定不會拘泥於陳規舊律。我聽聞在桑海城投靠大國師的人如過江之鯽,若真的是挑選門客又何必多此一舉。要知道科舉一事可是讓大國師站在了老秦人的對立面,得不償失。」蕭何本就聰明,這一路又見識了很多東西,所以分析問題是有理有據。

「說的好。」趙昊終於站出來了:「我就是咸陽的老秦人,我父親是咸陽令,老秦人確實是對大國師恨之入骨,但我卻認為大國師的科舉是利國利民,絕對不是徇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