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各謀其利(1 / 2)

戰隋 猛子 1814 字 2021-02-11

阿會長盛年輕氣盛,心高氣傲,不能接受奚王府失陷之現實,無法承擔奚族衰落阿會氏敗亡之責任,而目前城內還有上萬戍軍,還有轉敗為勝之可能,只要上下齊心誓死奮戰,必定可以奪回西城門,畢竟中土馬軍和辱紇王部控弦從鬼方風馳電摯而來,人困馬乏疲憊不堪,而城內戍軍則是以逸待勞體力充沛,勝算非常大。

阿會長盛的決定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響應,除了一些王府幕僚和阿會氏將領外,不論是契個部的異姓軍官還是莫賀弗部軍官都保持沉默。

之前的形勢就已經非常惡劣了,燕山要隘蟠龍堡和西南重鎮白檀城都失陷了,由幽州北上的中土大軍正在逼近奚王府,而北部重鎮鬼方和松山要隘也失陷了,由燕北方向繞道閃電河長途跋涉而來的另一支中土軍隊正沿著索頭水呼嘯而下,奚王府腹背受敵,遭到中土大軍的南北夾擊,就算方城防守堅固,上下齊心,也未必能堅守到阿會正歸來。但現在形勢不是惡劣,而是不可挽救了,因為辱紇王部背叛,與鬼方而來的中土軍隊里應外合,攻陷了方城的西城門,堅不可摧的防御隨即洞開,接下來隨著中土南北兩路大軍的到來,奚王府必定失陷,就算垂死掙扎,就算舍身赴死,就算上萬戍軍與城池共存亡,也改變不了奚王府失陷之命運,也無法等到阿會正的歸來。

事實上敗局已定,負隅頑抗死路一條,倒不如乘著眼前有限時間,想個辦法保全自身,就像辱紇王部一樣,雖然背信棄義,遭人唾罵,但換了其他部落在那種絕望之境,都會選擇投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純屬笑話。

阿會正給了辱紇王部什么?其他奚族部落又給了辱紇王部什么?阿會正為了做一個真正的王,始終想吞並奚族諸部,所以奚王府與諸部之間、奚族五大部落之間的矛盾沖突非常激烈,而這次阿會正為了保全自己,更是以維護整個奚族利益為名公然犧牲辱紇王部,而其他部落顧惜自身亦是落井下石,如此局面下辱紇王部豈肯束手就縛坐以待斃?換了其他任何一個部落?都會選擇投降中土,當然前提是,中土願意納降。

事實證明中土不但願意納降,還願意與奚族共享安州,這從辱紇王部身先士卒攻打奚王府就能看出來。如果辱紇王部沒有得到中土人的承諾,沒有從中土人那里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利益,雙方沒有建立盟約,沒有建立基本信任,就不可能並肩作戰,中土人就不可能讓辱紇王部數千控弦沖鋒陷陣,而辱紇王部也不可能赴湯蹈火傾盡全力。

既然中土願意接受辱紇王部的投降,願意給辱紇王部所需要的利益,當然也會接受奚族其他部落的投降,也會給奚族其他部落所需要的利益,而這對奚族其他部落來說正是致命誘惑。

阿會正這個奚王有名無實,奚王府也不過是名義上的奚族最高統帥部,實質上奚族還是以阿會氏為的五部聯盟,各部落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危難關頭各奔東西乃是必然。此刻奚王府即將失陷,阿會氏必遭重創,五部聯盟分崩離析不可避免,各部落為了確保自身利益,當然要早作打算。繼續對抗中土圖個什么?繼續為阿會正賣命又能得到什么?除了損兵折將亡族滅種,什么也得不到,反之,保存現有實力,與中土合作,不但可以保全既得利益,或許還能背靠大樹好乘涼,從中土那里獲得難以估量的好處,畢竟中土收復安州後,如果接受和承認奚族,允許奚族繼續在安州生存展,那對奚族來說就是驚天之喜,奚族不但可以擺脫在列強包圍中朝不保夕的惡劣環境,還能擺脫世世代代的貧窮和流離,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如何選擇一目了然,對抗不如投降,投降不如合作。現在奚王府還沒有失陷,整個城池也只有西城門失守,更重要的是中土主力大軍還沒有到來,這時候若除阿會氏以外的諸部落聯手拿下奚王府,然後拿奚王府與中土人合作,則必然能贏得中土人的好感,能換取自己所滿意的利益。

大家各謀其利,各懷心思,對阿會長盛的反攻決斷一致沉默,既反對,也不支持,消極怠戰,頓時就讓阿會長盛怒不可遏,但阿會長盛不敢火,不敢咆哮,一顆心直線下沉,一股絕望情緒霎那間籠罩身心。

事實很明顯,辱紇王部的背叛、西城門的失陷,給了大家沉重一擊,粉碎了大家最後的希望,信心沒有了,士氣沒有了,斗志更是無影無蹤,只剩下死亡恐懼和求生本能。如何求生?無非就是投降,獻城投降。奚族本來就是一個松散聯盟,大難臨頭各自飛,阿會長盛不敢奢望諸部落與阿會氏同生共死,但希望諸部落為了奚族存亡而舍生忘死,但目前看來他太理想化了,想法太幼稚,一廂情願了。

關鍵時刻,馮鴻說話了,「如果大家對反攻沒有信心,對堅守奚王府也沒有信心,那就撤,乘著中土主力大軍尚未趕到城下,火撤離,撤往東南三會城,先與大王會合,然後再徐圖收復之計。」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阿會正就很果斷,預估到形勢惡劣,先保存實力,只要實力尚存,一切皆有可能。現在奚王府也處在同樣困境下,辱紇王部的背叛和西城門的失陷,已經讓固守待援變成不切實際的幻想,既然如此何必堅持?何必與敵爭奪一城一地之得失?奚族實力有限,有限實力卻用來與城池共存亡,玉石俱焚,這有意義有價值?

阿會長盛面對現實,不得不收攏起自己破碎的心,當即支持馮鴻的撤退之議。

然而這一合情合理符合大家利益的建議,再遭「冷遇」,會場上依舊一片死寂,大多數人依舊沉默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