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2 / 2)

戰隋 猛子 2568 字 2021-02-11

馮鴻暗自吃驚,不過以孔穎達之才智,透過當前形勢看到奚族對策也在情理之中,不以為奇,奇怪的是,孔穎達如此直白,到底想說什么?如果孔穎達的目的是示敵以弱,誘使阿會正主動攻擊,那他推測出奚族在目前局勢下的應對之策是緩兵之計,豈不適得其反,自相矛盾?

「你現在肯定在想,為什么某要說出這番自相矛盾之辭?」孔穎達微微一笑,從容說道,「中土的強盛有目共睹,安州遲早都要回歸中土,東北這大片疆域也將納入中土版圖,而這個時間很快,也就是數年之後的事,只待南北大戰決出勝負,一切也就塵埃落定。」

「南北大戰的最後勝利者是誰?這個答案每個人都知道,我知道,你也知道。」

孔穎達手指馮鴻,正色說道,「所以,你們對未來形勢的預判是錯誤的,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不論突厥人傾力支援奚族還是借助東胡諸之力支援奚族,都無力阻止中土收復安州控制東北的步伐,而中土之所以決心在最短時間內收復安州控制東北,就是為了在南北大戰中贏得更多優勢。」

馮鴻豁然頓悟。孔穎達說到了安州突變的根本原因,中土為了打贏南北戰爭,即便不能收復安州控制東北,也要把安州變成廢墟,把東北變成戰爭泥潭,只要把突厥人和東胡諸種困在了這個泥潭中,那么中土就能持續消耗突厥人和東胡諸種,持續遏制和削弱大漠力量,最終為贏得南北戰爭奠定優勢。

南強北弱是事實,在同樣的戰爭消耗下,北邊的大漠會更弱,而南邊中土的優勢就更為明顯,最後的決戰結果可想而知。

中土正是基於這一「消耗」之目的,竭力「制造」這個戰爭泥潭,一方面蓄意示敵以弱,白狼實力有限,突厥人和東胡諸種只要聯手就能吃掉,必然蜂擁而上,一方面又刻意維持穩定的南北關系,讓突厥人和東胡諸種放心大膽地攻打白狼,如此雙管齊下,突厥人和東胡諸種必定跳進這個陷阱自食惡果。而更嚴重的是,一旦突厥人在南北戰爭中打敗了,中土就要對傷痕累累奄奄一息的東胡諸種痛下殺手,東胡諸種賠了夫人又折兵,賠了個底朝天,有亡族滅種之禍。

看到馮鴻目露恍然之色,孔穎達微笑頷,繼續說道,「中土的意圖很明顯,突厥人不可能看不到,而突厥人在失去先機後,面對中土的凌厲攻勢,對策只有一個,就是將計就計,利用東胡諸種對抗中土,犧牲你們這些有力別部來保障大漠利益。」

「現在牙帳內部斗爭激烈,相信你比某更清楚。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和步利設阿史那咄爾兄弟,與始畢可汗政見不合,而不合的根本原因就在南北關系的立場上。叱吉設和步利設在對待中土的態度上更為保守,正因為如此,叱吉設在阻截白狼的過程中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而白狼正是抓住這個機會才殺進了安州。由此推斷,當白狼攻陷安州,東北亂局既成事實的?況下,叱吉設和步利設兄弟的態度可能更為消極,甚至利用東北亂局來要挾始畢可汗,借機擴張自身實力,以方便自己在牙帳中爭權奪利。」

「所以你們對突厥人抱有幻想十分可笑。」孔穎達毫不客氣地說道,「我們做個設想,在未來數個月,在整個冬天里,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帶著數萬控弦由平地松林方向殺來,步利設阿史那咄爾說服霫族和契丹也呼嘯南下,猛攻松山要隘,而你們則從武列水向索頭水一線展開攻擊,三路夾擊安州,那么我們的對策是什么?據城堅守,拖延時間。拖的時間越長,你們這三路大軍的消耗就越大,兵力損失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糧草武器的消耗,事實上你們這三路大軍的攻擊根本堅持不了三個月,兵力越多,堅持時間就越短,尤其你們奚族,雖然兵力還有兩萬余,但糧草武器還有多少?一旦你們受限於糧草武器的嚴重缺乏而消極怠戰,甚至冷眼旁觀,影響到其他兩路大軍的士氣,結果不言而喻,必定是分崩離析,一敗塗地。」

馮鴻臉色難看,一言不。

孔穎達則「窮追不舍」,「我們再做個設想,如果未來數個月,叱吉設阿史那咄捺遲延不出,步利設阿史那咄爾也無法說服霫族和契丹聯合出兵,你們怎么辦?只能困守馬盂山東南一隅,既無糧草武器的支援,亦看不到未來希望,士氣低迷,軍心渙散,然後不可避免的就是內訌分裂,諸部落背叛出走,最後只剩下阿會氏負隅頑抗,但獨木難支,旦夕敗亡。」

馮鴻面無表情,情緒低沉。孔穎達的每一句話都如利箭射進馮鴻心里,讓他無言辯駁,倍感沮喪。

孔穎達撫須而嘆,「以對峙保存實力,以實力贏得最大利益,這無可厚非,但關鍵問題是,你們必須對當前局勢有正確認識,如果對局勢做出錯誤判斷,最後既不能保存實力,亦不能贏得最大利益,那就是自取其禍了。」

馮鴻思考良久,不得不接受孔穎達的分析和推斷。從大局來看,緩兵之計對奚族的確不利,不論局勢向哪個方向展,也不論突厥人是否出兵支援,奚族都因為糧草武器的嚴重缺乏而深陷困境,拖延的時間越久,對奚族越不利,到了一定期限就連生存都困難,更不要說打仗了。另外就是契丹人,剛剛遭到奚族入侵飽受重創的契丹人,怎么可能會因為突厥人的威逼利誘就一笑泯恩仇?契丹大賀氏聯盟勢必會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趁火打劫,落井下石,把奚族往死里打,若能徹底摧毀奚族這個世仇,契丹人的收益就非常豐厚了。

「對於一個種族來說,關鍵時刻的選擇非常重要,選擇對了,種族將展壯大,反之,種族將瞬間滅亡。」孔穎達語不驚人死不休,「回顧一下歷史,看看大漠上的歷代強者,匈奴人何在?柔然人又何在?而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小種族,更是不計其數。」

「今天是奚族的生死存亡之刻,選擇對了,奚族將展壯大,甚至像鮮卑人一樣,脫胎換骨,代代繁衍,反之,選擇錯了,就是亡族滅種之禍。」

「今天的選擇實際上很簡單,成王敗寇,強者為尊,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選擇強者,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馮鴻稍加權衡後,暗自苦嘆,躬身一禮,「若做出最好選擇,奚族能否保住既有利益?」

孔穎達斷然搖手,「絕無可能。若奚族數年前拿著安州投奔中土,倒能保住既有利益,但形勢展到今天這一步,奚族拿什么保住既有利益?」

馮鴻還想極力游說,孔穎達當即阻止,「言盡於此,你可返東岸詳細告之。總之一句話,時間拖得越久,奚族能夠保住的利益就越少,如果拖到今年年底,某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奚族能夠生存下去就已經是僥天之幸了。」

=m.piaot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