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2 / 2)

戰隋 猛子 1999 字 2021-02-11

你在塞外失敗了,你與飛狐內外夾擊長城之勢也就不復存在,飛狐叛軍還能獨存?所以飛狐叛軍生存的前提,是你在塞外生存展,而你在塞外的生存展,又完全依賴於我對你的支持,只要我斷絕對你的支持,你完了,飛狐叛軍也完了。既然如此,你為何還堅持己見,非要與我為敵?你憑什么堅信,你在塞外戰場上一帆風順,擋者披靡?我對你的支持力度,建立在對你實力的評估上,如果我認定你沒有實力贏得北征弱洛水的勝利,我為什么還要支持你?安州得而復失,我固然利益受損,但對你來說,卻是全軍覆沒,屍骨無存,兩者誰的利益損失最大,一目了然。

所以我支持你北征弱洛水的前提,是你的實力必須達到一定規模,唯有如此,你才能取勝,才能在取勝後抵擋住突厥人的反攻,守住全部戰果,否則戰果得而復失,我全部的投入打了水漂,對我而言損失太大,為此,你必須把飛狐叛軍全部撤進安州,以便在最短時間內把實力提高到我認可的地步。

聖主下詔,命令趙十住、郭絢、慕容正則立即與安州談判,支持北征弱洛水之計,並且為了增加勝算,遼東鎮戍軍將公開介入東北戰場,給予默契配合,而條件只有一個,年底之前把飛狐叛軍全部撤進安州,而提出這個條件的目的亦是善意的,是想迅壯大安州實力以保住東北戰果。

東北決策形成後,聖主、中樞和軍方再次商討東征大計,而這個時候,整個決策層的心理都悄無聲息地生了一種變化,並且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這種變化,那就是對東北決策的期待。

如果東北決策成功了,中土借助安州之手,拿下了整個東北,形成了對大漠側翼的實質性威脅,改變了南北對峙之局,大大增加了中土在南北戰爭中的勝算,中土和中樞就此贏得了武功,權威大增,而軍方也挽回了顏面,士氣大振,那么,東征還有必要進行嗎?

顯然,繼續東征的價值和意義都不大了,如果一定要打,也就是洗雪前恥,為陣亡在薩水的十幾萬將士報仇雪恨,僅此而已。

於是,再一次討論的時候,聖主和改革派堅持東征的立場有所動搖,保守派也不再強硬反對,而是因勢利導,大肆渲染東北決策成功後對國內外形勢所產生的有利影響,試圖把聖主、改革派和軍方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東北戰場,以便群策群力,加大投入,確保東北決策的成功。只要東北決策成功了,即便聖主、改革派和軍方還是一意孤行動第三次東征,其規模和耗費都能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再輔以外交手段,奄奄一息的高句麗必定投降,如此便可以最小代價徹底結束東征,不至於對中土再一次造成巨大傷害,而這在保守派的接受范圍內,勉強可以向聖主和改革派做出妥協。

保守派的有意引導揮了作用,對東征的探討越是深入,爭論得越是激烈,聖主、改革派和軍方對東北決策就愈重視,愈覺得這一決策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聖主和中樞考慮再三,再次下詔,詔令左武衛將軍、檢校上谷郡太守崔弘升,立即趕赴古北口,提高與安州談判的級別,確保安州接受條件,把飛狐叛軍撤進安州以提高實力。

詔令左御衛將軍薛世雄,立即趕回遼東,率軍攻打扶余城,然後借口契丹人幫助高句麗對抗中土,向契丹宣戰,出兵東北,直殺弱洛水,配合安州北征東胡。

又詔令巡邊懷荒的齊王和燕北守將陰世師,立即率軍出塞,在閃電河制造緊張氣氛,以牽制磧東南突厥軍隊,給安州北征贏得充足時間。

又詔令涿郡留守段達,加大對安州的支持力度,征召更多民夫,日夜兼程向安州運送糧草武器等各類戰爭物資。

又詔令正在大河北岸剿賊的右驍衛將軍馮孝慈,在永濟渠封凍水路運輸暫時中斷的情況下,把剿賊重點轉移到安陽、邯鄲和趙郡一線,確保6路運輸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