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1 / 2)

戰隋 猛子 1795 字 2021-02-11

十月三十,下午,安州蟠龍堡。

李子雄和楊恭道接到了李風雲的報捷書信,驚喜不已,對北征弱洛水信心大增,但更讓他們高興的是,李風雲在談判的核心問題上做出了讓步,這說明李風雲已經意識到安州的迅收復乃至東北局勢的逆轉,給中土帶來利益的同時,也讓聖主和中樞看到了「養虎為患」的危機,於是不得不防患於未然,早做准備,而在飛狐叛軍出關一事上,安州實際上沒有回旋余地,李風雲必須妥協,以妥協來換取長城內對北征弱洛水的支持,否則安州的壯大之路必然被聖主和中樞無情扼殺。

當然,李風雲的妥協十分有限,他所謂的「不拒絕」,結果並不是「接受」,而是以拖延之計婉言相拒,或者是有條件的接受,這取決於未來形勢的展,比如北征弱洛水取得階段性成果,或者兩京政治危機進一步惡化、國內局勢進一步混亂,安州方面都可以提高「要價」,迫使聖主和中樞做出更大讓步。

李風雲的意圖很明確,拖延,拖到北征取得階段性成果後,提高「要價」,謀取更大利益。

楊恭道看完書信,仔細思考後,忍不住出疑問,「明公,在你看來,李風雲行拖延之計的目的,到底是同意飛狐軍隊出關,還是不同意?」

李子雄搖搖頭,「難以揣測,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從裴世矩的立場出,裴世矩肯定要求飛狐軍隊出關,以迅增加安州實力,鞏固和擴大塞外戰果,而李風雲即便失控,即便有野心,但就目前局面而言,尤其在南北形勢日趨惡化的不利局面下,他迫切需要長城內的支援,所以也不敢與中樞鬧翻,如此推演,那么最終結果,李風雲可能還是同意飛狐軍隊出關,只不過他的『要價』比較高,若聖主和中樞大度慷慨,事情可能會順利解決,反之,可能會影響甚至直接破壞聖主所積極推動的第三次東征。」

楊恭道想了一下,說道,「要價越高,對我們越有利,李風雲的這個計策還是不錯,哪怕他接到我們的第二份書信,知道崔弘升親赴古北口談判,聖主和中樞給我們施以重壓,他也不會改變這一對策,最多讓我們在談判過程中更靈活一些,甚至直接言明,飛狐軍隊出關可以,但要滿足我們的要價。」說到這里,他目露凝重之色,鄭重其事地問道,「明公,在你看來,李風雲的要價有多高?聖主和中樞是否會同意他的要價?」

楊恭道語含雙關,李子雄心領神會。

實際上這件事很復雜,安州乃至東北局勢的變化,已經牽扯到中土國防和外交大戰略的調整,而從聖主和中樞的立場來說,既然已經預見到未來形勢的變化,理所當然要及時進行戰略上的調整,提前做好應對,以便第一時間抓住機會贏得利益。

事實上聖主和中樞不但已經進行戰略上的調整,還積極推動東北形勢向有利於中土的方向展,命令遼東鎮戍軍公開介入東北戰場,配合安州方面北征弱洛水就是例證。

與之相應的,當安州乃至東北成為中土國防和外交大戰略的調整對象、成為中土大獲其利的新源泉時,安州的政治地位就必須予以確定,大聯盟這股新興勢力就必須予以承認,否則安州和大聯盟憑什么白白為中土做「嫁衣」?憑什么好處都讓中土占盡了?就因為中土是它們的背後支持者,傾盡全力給予了支援?中土的支援是有目的的,是借刀殺人,是借助安州和大聯盟之力打擊和削弱突厥人,那么這一目的達到之後呢?是榮辱與共,還是兔死狗烹?如果兔死狗烹,卸磨殺驢,借突厥人這把刀誅殺安州和大聯盟,那么安州和大聯盟壯大之後,憑什么還任由中土宰割?結果可想而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突厥人趁虛而入,安州和大聯盟這頭猛虎即便不與突厥人結盟,也不會與突厥人為敵,最多就是稱霸東北,游走在兩大強者之間,而這對中土十分不利,終究還是養虎為患了。

李風雲有野心,但就目前局勢而言,也就是稱霸東北,也就是在中土和大漠的夾縫中求生存,然而南北大戰在即,不論是中土還是大漠,都不允許李風雲稱霸東北,所以李風雲一旦實力強了,成氣候了,尾大不掉了,南北雙方都會竭盡全力予以爭取,即便爭取不到,也不會讓對手「捕獲」這頭「猛虎」,勢必全力擊殺。

這也是李風雲一而再,再而三強調南北大戰對大聯盟生存展重要性的原因所在,李風雲決心投入南北大戰,不惜代價打贏這場戰爭,打贏了就以功勛換取未來,打輸了就圖謀逐鹿稱霸,也就是說,在南北大戰結束前,李風雲都要借助中土的力量展壯大,並為中土沖鋒陷陣,這是李子雄和楊恭道可以肯定的一點。由此推及,李風雲想與中土榮辱與共,而不想與中土反目成仇,所以李風雲的要價很明顯,就是希望得到中土的承認,希望得到聖主和中樞的公開支持。

然而,中土一旦把安州乃至東北納入版圖,等於與大漠翻臉,南北大戰馬上就會爆,但中土東征尚未結束,尚未做好南北大戰的准備,一旦東、西兩部突厥聯手,東西夾擊中土,中土被動應戰,則長城岌岌可危,中土可能會輸掉這場戰爭。偏偏此刻聖主和改革派深陷政治困境,根本輸不起,為此他們想方設法維持南北關系,延緩南北戰爭的爆時間,這種局面下,聖主和中樞出於各方面考慮,肯定不會接受和承認安州,只會暗中支援,借大聯盟這把刀去打擊和削弱突厥人。

這就是矛盾所在,所以李風雲根本不談「要價」的事,一則現在安州實力微弱,沒有「要價」資本,二則短期內國內外形勢也不具備讓中土接受安州的條件,提出這個「要價」只會自取其辱。

但是,李子雄和楊恭道急於回歸中土,急於以功勛換取赦免,急於讓聖主和中樞接受安州,至於南北大戰是否會因此而立即爆,並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在他們看來,中土國力強盛,這場戰爭爆後,中土即便打不贏,但也不會輸,最多就是堅守長城,御敵於國門之外,影響不到國祚根本,也動搖不了統一大業,其後果遠沒有李風雲預測的那樣可怕。而李風雲之所以危言聳聽,都是因為另有圖謀,李子雄和楊恭道嘴上說有道理,實則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