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2 / 2)

戰隋 猛子 1653 字 2021-02-11

徐十三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一向沉默寡言,但他常年扈從李風雲左右,見多識廣,漸漸也能察言觀色,揣摩人的心思。此刻,他敏銳地觀察到,隨著夏侯哲意氣風,滔滔不絕,完全控制了談話局面,馮鴻、阿會川和處和蘇支三人看似恭敬,眼里的憂色卻越來越濃,顯然他們有所擔心。

徐十三稍作思考,便已估猜到原因。夏侯哲來了,戰場指揮權必然「易主」,而馮鴻做為北路選鋒軍統帥,如果把指揮權拱手相讓,雙方矛盾就小,反之,必起沖突。而從馮鴻的立場來說,他非常為難,畢竟夏侯哲初次出塞作戰,就算是軍事天才,對馬步軍聯手合擊之術諳熟於心,但理論和實踐完全是兩回事,一旦夏侯哲紙上談兵,或者臨戰經驗不足處置錯誤,導致己方戰敗,優勢喪盡,則直接影響到這一仗的結果,如此馮鴻的罪責就大了,雖然不是主要責任,但無辜受累,亦會危及到他的身家性命。

徐十三看了「威風八面」的夏侯哲一眼,暗自皺眉。

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難免心理膨脹,忘乎所以,甚至狂妄自大,不知所謂,這能理解,但聯盟尚處困境,北征更關系到聯盟存亡,做為高級統帥,必須謹慎小心,時刻都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危機感,不能大意輕敵,更不能搶功勞破壞大局。此次支援馮鴻,夏侯哲提出調動風雲軍,徐十三就很不滿,雖然韓世諤裝糊塗,但徐十三心里很清楚,夏侯哲以風雲軍支援馮鴻的目的就是搶功勞。突厥人強悍,風雲軍稍有不慎就會損失慘重,如此李風雲大怒之下,與夏侯哲之間必然產生矛盾,而韓世諤樂見其成,不論是風雲軍受損還是李風雲和夏侯哲不和,他都願意看到,當然要背後推一把。

風雲軍是李風雲的親衛軍,是聯盟的「殺手鐧」,不到關鍵時刻不能用,而支援馮鴻牽制突厥人顯然不是少郎河一戰的關鍵時刻,所以徐十三十分懷疑夏侯哲的動機,只是大家都是芒碭山舉旗的「老兄弟」,生死與共,如果因為這點小事鬧矛盾實屬不智,徐十三也就忍了,然而馮鴻等人的「擔心」,卻給了徐十三一個「提醒」夏侯哲的機會。

在馮鴻這些塞外將領面前,夏侯哲表現得非常強勢。說完統帥部的最新決策後,他立即開始商討明天的廣豐戰斗,但他並不給馮鴻等人說話的機會,而是直接拿出了攻擊之策,其意圖很明確,馬步軍聯合作戰,以「咄咄逼人」的氣勢暴露出己方的「真正」實力,但突厥人並不知道己方的步軍是精銳之師,必然有所誤解,以為己方步軍是奚族諸部臨時拼湊而成的烏合之眾,如此極有可能上當中計,集中主力猛攻己方步軍,而己方則能出敵不意攻敵不備,給突厥人以迎頭痛擊。

夏侯哲信心滿滿,似乎忘記了征求馮鴻等人的意見,大手一揮,就要一槌定音,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徐十三突然說話了。

「馮總管、阿會都督、處和都督,明日一仗,諸位有何良策?」

此言一出,夏侯哲臉上的興奮表情頓時凝滯,眼里霎那掠過一抹陰戾,心里熊熊燃燒的激情亦是驟然熄滅,惱羞成怒,只是他很清醒,自從他提議調動風雲軍開始,他就從徐十三毫無表情的臉上看到了「危險」,徐十三是「死士」,死士的任務就是以命搏命,不論是為了恩主還是為了錢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他抱著一絲僥幸,認為如今的徐十三也變了,為了個人私利也會「從善如流」,哪料到「死士」的劍根本就不會「彎曲」。

馮鴻、阿會川、處和蘇支聽到這句話,不喜反憂,暗自驚駭,陡生窒息之感。

三人本來就憂心忡忡,倍感重壓,雖然風雲軍實力擺在這,上了戰場足以讓突厥人吃個大虧,唯一擔心的就是夏侯哲的臨陣指揮,如果指揮失誤,奚族聯軍就不得不犧牲自己保護風雲軍,但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己方指揮失誤所造成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一旦災難爆,自顧不暇,哪里顧得上友軍?所以他們不願意風雲軍進入廣豐戰場,不同意夏侯哲的計策。只是夏侯哲來了,戰場指揮權自動「易主」,他們也很無奈。

然而不「說話」的徐十三突然「說話」了,一說話就「平地驚雷」,炸得他們心驚膽顫,無所適從。

他們不敢說,徐十三則繼續說,「夏侯總管只是提出一個建議,並不是決策,而我們大家之所以坐在這里,正是要提出各自的建議,取長補短,共同商量出一個決策。」

馮鴻三人面面相覷,目露躊躇之色。徐十三和夏侯哲針鋒相對,正好給了他們「漁利」的機會,若想確保自身安全,這個機會就不能錯過。

夏侯哲面沉如水。

徐十三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我的建議是,風雲軍包圍烏丹城,馮總管繼續在廣豐戰場上指揮選鋒軍阻擊突厥人,而夏侯總管居中指揮,統籌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