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1 / 2)

戰隋 猛子 2264 字 2021-02-11

李風雲的要價是,邊疆自治權。

為此李風雲提出建議,仿效漢代西域都護府建制,在安州和東北設立安東都護府,主掌邊疆地方軍政,負責撫慰諸藩,輯寧外寇。

依漢制,都護府是邊疆地區的特別軍政機構,統領諸藩,衛戍疆土,責任重,權力大,但這個權力必須制約,一旦失控,必然割據自立,而李風雲緊緊抓住自治權不放,實際上就是變相要求藩鎮割據。

為此,李風雲還特意提出了品秩要求。安東都護府設大都護一人,左右都護兩人,而大都護的品秩要從二品,相當於尚書左右仆射;都護的品秩要正三品,相當於衛府大將軍或六部尚書。李風雲當仁不讓,要出任安東大都護,而李子雄和阿史那咄爾則分別出任安東左右都護,堅決把持邊疆軍政大權。

為了便於駕馭諸藩,李風雲又建議,在原安州的索頭水兩岸地區,設立安州總管府,主掌安州軍政;在松山以北、馬盂山以東地區設立松山都督府,主掌奚族地區軍政;在托紇臣水以東、弱洛水中下游兩岸設立饒樂都督府,主掌契丹族地區軍政;在弱洛水中上游以北的黑河、狼河流域設立松漠都督府,主掌霫族地區軍政。

安州總管府、松山都督府、饒樂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均隸屬於安東都護府,受安東都護府節制,而其中除安州總管由漢姓官員出任外,其余三個都督府的都督分別由奚族、契丹、霫族實力最強、權威最大的部落酋帥出任,以充分體現諸種自治之原則。

這個要價太高,且與中土改革派所堅持的中央集權背道而馳,聖主和中樞不會同意,更不會默許縱容以致改革倒退,所以談判必然陷入僵局。

李風雲拿出了打破僵局的辦法,那就是第三次東征。新成立的安東都護府,可以派遣主力大軍參加第三次東征,甚至在有充足糧草武器的支持下,獨立進行東征,以此來換取聖主和中樞對邊疆自治權的妥協。

李風雲認為這個辦法還是行的,畢竟聖主和改革派動第三次東征的阻力太大,政治經濟軍事等很多方面都不具備繼續遠征的條件,他們若想如願以償地贏得東征的最後勝利,又不會在中樞層面與反對派激烈博弈導致兩京政治危機進一步惡化,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另辟蹊徑,而由剛剛成立的安東都護府去完成這一重任,恰是最好「蹊徑」。

另外東征消耗巨大,就算高句麗不堪一擊了,臨死前的反擊也不容小覷,而聖主和中樞隨即可以借此機會大力削弱安東方面的實力,一旦安東實力不濟,長城內的軍隊便可迅出關,輕而易舉控制安州和東北地區,如此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

所以李風雲判斷,聖主和中樞本著最大程度榨干安東價值的原則,極有可能佯作妥協,先把開疆拓土的武功拿到,再把滅亡高句麗的武功拿到,同時集中精力處理國內危機,想方設法恢復國力,積極進行南北大戰的前期准備,如此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當然,安東方面也有可能利用第三次東征再次壯大自己,聖主和中樞有可能養虎為患,但這並不能改變安東實力弱小,始終被聖主和中樞利用糧草武器卡住脖子的事實。另外還有南北大戰,中土如果與西突厥約定聯手攻打大漠,南北大戰很快就會爆,聖主和中樞還可以再次驅使安東沖鋒陷陣,只是大漠突厥人實力強悍,安東沖在最前面,即使不死也奄奄一息,恰是給了聖主和中樞秋後算帳、一網打盡的機會。

李風雲估計此策可能會遭到李子雄的質疑,就如之前拿下安州就馬不停蹄北上攻打弱洛水一樣,優柔寡斷、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的人太多了,為了安全穩妥和既得利益而不敢行險一搏的也大有人在,結果就是白白錯失良機。

為了堅定李子雄的決心,李風雲再次分析和推演了天下大勢,重申了南北戰爭必將在兩年內爆的預測。依照這一預測,聯盟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壯大,有時甚至不惜犧牲眼前利益,只求能在未來兩年內展到足夠強大足以在殘酷血腥的南北戰爭中生存下來的實力,否則結果可想而知,不是被凶殘的戰爭巨獸吞噬了,就是被聖主和中樞落井下石一口吃了,所以聯盟沒有選擇,為了展實力,只有以命搏命,只有上刀山下火海,死里求生。

十二月初五,袁安、阿史那翰海拿著李風雲的書信,帶著李風雲的囑托,風馳電摯,直奔安州而去。

同日,崔鈺、崔九和李思行辭別李風雲,隱藏在袁安的隊伍中,踏上返回上谷之路。

十二月初五,河北,行宮,聖主和中樞接到了一個他們最不想聽到的噩耗。

關中出事了。

關中扶風郡有僧人叫向海明,自稱彌勒出世,有大法力,普渡眾生,在關中京兆、扶風、馮翊三郡甚德人心。十一月十八,向海明舉兵造反,唐弼、李弘芝等賊帥紛紛響應,短短數日內賊兵已達數萬之眾,而尤其讓人震驚的是,向海明竟自稱皇帝,封文武百官,以白烏為年號,公然建國,堂而皇之的要篡大隋之國祚。

聖主勃然大怒。

是可忍孰不可忍,西京做為保守派的大本營,面對聖主和改革派動的「清算風暴」,面對楊玄感兵變余波所造成的「狂風暴雨」,面對日益嚴重的政治危機,終於悍然出手,展開了凌厲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