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2 / 2)

戰隋 猛子 1647 字 2021-02-11

顯然,裴世矩並不認同安東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但李風雲又不可能信口胡說,這里面必有玄機。

李風雲毫不遲疑地問道,「請問明公,聖主動第三次東征,是以滅亡高句麗為目的,還是以武力逼迫高句麗臣服為目的?」

裴世矩頓時了然,裴宣機也是豁然頓悟。

聖主為了雪恥,為了爭回顏面,為了挽救威權,當然想滅亡高句麗,只是,聖主想得到的,就一定能得到?

中樞至今未能形成第三次東征之決策,阻力重重,為什么?當然,聖主也可以「一言堂」,只是沒有中樞的支持,上至中央府署、十二衛府下至地方官府、鷹揚府,如果大家都有默契地陽奉陰違,阻撓掣肘,甚至背後下刀子,第三次東征必定以失利而告終,到那時聖主就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取其禍了。

所以第三次東征肯定要中樞決策,而中樞里的反對者也不會與聖主「死磕到底」,遲早都會做出讓步,只是,只要拖到三月,第三次東征即便形成決策,也難以實施了,原因很簡單,來不及了。東征不論是軍隊、民夫的征召,還是糧草武器的調運,都需要時間,等到萬事俱備了,最佳攻擊時間也錯過了,而遠征軍只要未能搶在雨季到來前渡過鴨綠水趕到平壤城下,那么就不可能有充足時間攻打平壤,如此高句麗人只要堅持到冬天,堅持到大雪來臨,他們將再一次笑到最後,而聖主和中樞的威權將再一次遭受重創。

現在是正月底,中樞尚未就第三次東征做出決策,不過形勢已經很明朗了,第三次東征的結果已經很不樂觀了,接下來要么聖主接受事實,果斷放棄第三次東征,要么就做好失敗的准備,行險一搏。當然,也還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退而求其次,堅持第三次東征,但改變東征的目的,也就是給中土和高句麗找個握手言和的台階,高句麗主動求和,繼續臣服於中土,而中土則忍氣吞聲,屈辱地接受高句麗的「投降」。從聖主的角度來說,拿到這個結果聊勝於無,總比背著東征失敗的恥辱灰頭灰臉地返回東都要好。

現在李風雲告訴裴世矩,他要以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要以滅亡高句麗為目的,那就不僅僅是傾盡全力了,而是不惜代價拯救聖主和中樞的威權。這個政治利益就大了,一旦變成事實,安東大軍以一己之力滅亡了高句麗,不但聖主和中樞的改革派大獲其利,李平原和安東也同樣大獲其利,而更重要的是,此事將有效改善聖主、中樞改革派和李平原之間的不信任關系,這顯然有助於中土在南北戰爭中增加更多勝算。

「善。」裴世矩的臉上露出一絲淺笑,「你有什么要求?」

「若明公出任安東大都護,請明公給予某最大信任,而某必不負明公之期望,為中土拋頭顱灑熱血。」

二月初一,韓曜、李珉、郝孝德、劉黑闥、孫宣雅等聯盟長官率十幾萬軍民抵達方城,舉城歡慶。

與此同時,甄寶車、澹台舞陽、霍小漢、韓壽等率後衛軍團越過古北口,順利進入安州。

至此,飛狐留守軍民安全出塞,有驚無險地完成了北上轉戰,與先期出塞作戰的聯盟主力大軍勝利會師,聯盟實力再上一個台階。

當夜,聯盟高層齊聚大總管府軍議。

陳瑞具體述說了飛狐留守軍這半年來的艱難困守,袁安詳細介紹了聯盟主力出塞征伐的經過,而楊恭道則把回歸談判的全部過程做了一番詳實呈述。

接著李風雲以安東為支點,以南北對峙為主線,對當前天下大勢進行了全方位分析,然後在此基礎上推演出未來展之趨勢,並做出大膽預測,南北戰爭極有可能於明年春夏之際轟然爆,所以聯盟看似展壯大了,也有了一塊立足地盤了,但實際上所面臨的生存危機不但沒有減緩,反而更嚴重了。

過去不論在齊魯還是在幽燕,不論在蒙山還是飛狐,聯盟的敵人只有一個,官府,現在出塞了,占據了安東,好像可以天高任鳥飛,自由翱翔了,但四下一看,環境更惡劣,敵人更多,不但有長城內的官府,還有大漠上的突厥人,甚至就連已經俯稱臣的東胡諸種,還有遠東的高句麗、靺鞨等諸虜都是潛在的或公開的敵人,四面受敵啊。

怎么辦?還是那句話,實力決定一切,聯盟實力還是太弱,必須抓住機會拼命加快自己的展度,否則南北戰爭一旦爆,弱小的聯盟必定被巨大的風暴席卷而去。

「這就是我們接受東都的條件,參加第三次東征的根本原因。」李風雲大手一揮,鄭重說道,「我們唯有攻陷平壤,滅亡高句麗,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最大程度提高自身實力。」

殺了高句麗,洗劫高句麗,用高句麗來養肥安東,這就是李風雲的如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