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明台返照正道心(上)(2 / 2)

萬法無咎 巡山校尉 1195 字 2021-02-11

但是歸無咎卻並不打算采取此法。

歸無咎在洞府正中央的水池邊洗了洗手,然後自一枚碧綠納物戒中取出筆墨紙硯鋪在石桌上。說是「紙」,其實是一道空白的卷軸,高約尺半,完全打開之後長度怕不有數丈,只是卷束大半,只打開三尺長短鋪滿桌面。

服下丹葯,一邊研墨,一邊暗暗調息。

半盞茶的功夫之後,歸無咎心神已至最為澄澈的狀態,深吸一口氣,提筆蘸墨。

他身軀挺立如蒼松,提筆的右手腕力運轉,一鉤,一撇,銀鉤鐵劃,赫然是一個「九」字。輾轉延續,又是一個「元」字。白卷右側抬頭頓時浮現出兩個大字:「九元」。

這兩字之後,歸無咎陡然加快了書寫的速度,一行工整的字隨即如行雲流水般筆直浮現:「九元之道,無相無形,感於自然,而有動靜。」

轉而一提袖,書寫到第二行:「虛生於有,有生於無,無為之始,有為之母。」如此每行四句,奮筆疾書。

由於幼年經歷的原因,歸無咎書法甚佳,筆鋒醇和素雅中透出峻拔蒼郁,超然通脫中溢出昳麗諧美,若在俗世中,單憑這手字,也算是一方名家了,至少衣食無憂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不過奇怪的是,每寫四句,歸無咎便留下大段空白。作為「留白」也實在太多了些,於書道的謀篇布局而言,倒是有些不協調。

轉眼間半個時辰過去,黑白交錯的字的數丈長卷鋪在地上。看那長卷上最後一個段落,是「總訣」二字。其下文字卻並非四字成句的格式。字跡隨著歸無咎的筆鋒流淌而出:「太和所謂道,中涵沉浮、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氤氳、相盪、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是謂修真之基,成丹之祖。」

最後這個「祖」字的一橫落定,歸無咎長舒一口氣,將筆放下。

歸無咎用了半個時辰的功夫,將真氣境修行的功法九元書默寫出來。

上下掃視片刻,歸無咎一攬袖,將筆墨俱收了。隨後仿佛變戲法似的,手中換持了一枝筷子粗細的袖珍筆。石桌上原來的琴紋抄手硯也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巧朴素的圓三足硯。

硯台中並非墨汁,而是鮮美刺目的大紅朱砂。

歸無咎沉思片刻,細筆蘸紅。

左手慢慢卷起手中長卷,直至長卷正中「丁火柔中,內性昭融,旺而不烈,衰而不窮」一行。歸無咎於正文右側的大片留白中以得多的字體朱筆手書:「戊子,七月,陰某問:」

歸無咎自身修行雖緩,但那是卡在靈機運轉的速度上。對於道法領悟一環可謂至臻高妙,旁人萬難企及。這數年來為同門排疑決難,從來對答如流。但歸無咎並未以此自得,反而心中漸漸產生一個疑慮:他們,為何有如此多的疑問

按照常理來說,真氣境是漫漫修真途中的第一步,道術簡易,不涉玄機。縱觀各家各派的修行之法,無不是循規蹈矩的呼吸吐納、引導存思一流的功夫。對於道法理解上的知見障,至少也是金丹境以後的事情,絕不應該出現在這最基礎的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