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濮陽之盛(2 / 2)

田豫聞言,倒常聽聞濮陽繁華,由其這六、七年在馬氏治理之下,不但商業發達,各式各樣的商鋪開滿各條街道,由其在兩年前,因濮陽人口飽滿,馬縱橫特令程昱耗費重金,擴張城池,又在外頭建以外牆,空出來的地方,全都建以民房安置百姓,如今濮陽的面積也僅僅比中原的洛陽城以及冀州的鄴城要小。

因此,郭嘉這一提出,倒也勾起了田豫的興趣。田豫微一頷首,笑道:「那我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於是,郭嘉遂領著田豫轉到一旁的階梯,走上樓閣,一陣後,兩人來到平台上,視眼開闊,正好可以看到濮陽全景。這不看不知道,田豫眼看眼前正中央處都是林立樓閣,各條街道果然都是大大小小的商鋪,賣絲綢的、鍛造兵器的、以及酒樓、葯房各種類型都有,而各種府宅都在內城周圍,靠近府衙的都是些大府宅,想都是高權者以及身份高貴的世家人所住的,靠近外城的一帶,都是些別致的宅子,田豫一想,便猜到應該都是些富裕商賈所住的地方,而在外層,街道上有各式的小攤還有些簡陋的商鋪,各種民房編布整齊,不用多想,應該都是平民百姓住的地方。

別看這濮陽城看似等級分布森嚴,實則內城、外城各門互通,百姓都是自由出入,田豫來時,也有發覺,當時他發現城內無論是官吏、將領亦或是商人或是平民百姓,相處都是極好,互相之間認識的還會互相打招呼。

這自古以來,人分三六九等,幾乎已是恆古不變的道理。濮陽的這一狀況,田豫自是覺得詭異極了。

這時,田豫又聽聲勢傳來,正見內城里雖然各處都是人山人海,卻又不見擠擁和混亂,頗為整齊,人人守規,正中大道上,甚至可以清晰地看見馬氏一干文武正在百姓的擁護中行走。

「這…」田豫不禁看得眼睛一瞪,郭嘉在旁呵呵一笑。田豫不禁嘆道:「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天下奇景啊。」

「對啊,一開始我家主公跟我提出,要打造一個在機會面前,人人平等,且能自強自立,互相尊敬的新天地時,我也覺得這根本是不可能之事。但我家主公,費煞苦心,卻只用了六、七年,還真的給他打造出來,此可謂是一代偉業」郭嘉摸著自己那兩撇尤為像是眉毛的胡須笑道。

「不知馬征北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田豫連連變色,旋即面色一肅,一副請教的樣子謂道。

「呵呵,方法倒是簡單。我家主公從他自身做起,他從來不會以高權欺壓百姓,而且還嚴厲麾下文武,有任何以權為貴的思想。一旦發覺,無論職位高低,必以重罰。我家主公先以身作則,麾下文武自然不敢輕犯。同時,我家主公又大肆宣揚,人人平等,自立自強的思想,勒止世家、富賈,侵害百姓,並且又鼓舞百姓反抗、獨立。再有,我家主公如今又提倡富以濟貧的思想。」

「富以濟貧」田豫聞言,不由好奇地叫道。郭嘉笑了起來,答道:「也就是讓那些擁有財富的人,先拿出錢來救濟百姓。我家主公施以各條政策以作支持,譬如他讓凡是經商或者有土地的人繳上高額的稅賦,而那些窮困的百姓則不但能免於稅賦,更兼能夠得到我官府的資助,無論是有意種田或是行商的,只要肯努力的,都一律資助。並且,你乍看濮陽內、外城的布置,或者覺得這等級分布森嚴,實則不然。外城百姓所居住的民房,其實全都是從內城這些繳上高額稅賦的人得到資助的。他們不花一分一毫,便能得到居住之所,對內城之人自然有所敬意。」

「這我倒不明白了,這內城之人,聽似吃盡了虧,就算馬氏上下文武都願吃這虧,但那些世家、商賈之人,素來自私,以利為圖,又豈會這般輕易答應」

「你以為他們吃了虧其實不然,他們得到了百姓發自內心的尊重,並且你別看他們繳上的稅賦是高,但濮陽繁華,百姓在政策支持之下,也都有一定消費的能力,並且他們想著,他花銷出去的錢,雖然讓這些商家賺取了,但這些商家卻要打上高稅,然後官府最終又終於資助在他們身上,自然就舍得花費了。而那些有著商業的世家、商賈,看到百姓樂意消費,賺得比以往要多,一經折算起來,其實也和從前差不了多少,甚至還有一些盈余,若有虧損,但一看得到百姓的尊重,倒也覺得值得了。這正如我主公所説的乃是良性循環。」郭嘉笑盈盈而道。

田豫聽在耳里,腦念電轉,忽然大笑了幾聲。郭嘉聽了,不由面色微微一沉。

田豫有些目光銳利,盯向了郭嘉,謂道:「這乍一聽,似乎是完美無缺。但我聽聞,濮陽商鋪,以馬家最多。而我適才略一料算,實則這拆東牆補西牆的,是不夠運轉的。恐怕這些年來,馬家才是虧得最多的一方,因為馬家要互補兩方缺口,也正因如此,那些世家、商賈才毫無怨言,而百姓自以為得到了世家、商賈高稅資助,實則付出最多的卻是推行這些政策的馬家」

極其精明的田豫,很快在心里算了一筆賬,並且用一席話就拆穿了這看似完美無缺其中的弊端。

而田豫説得也並沒有錯,這些年為了填補這些空缺,馬家幾乎散盡了家財,幸好王異善於經營,才得以堅持至今,並且令人欣慰的是,隨著這幾年虧損的情況有所好轉,另外濮陽城擴張之後,馬家也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

郭嘉聽話,神色一凝,答道:「我家主公曾經説過,這天下從沒有一步就能登天的奇跡。有時候必須有人做出大犧牲。可所謂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我家主公雖然為此耗盡家財,但你卻不看他受到了濮陽乃至整個兗州上下的愛戴並且隨著濮陽的繁榮,各地百姓也紛紛前來兗州,而這些人未來都是我馬家成以大勢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