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西涼戰神(下)(2 / 2)

「你說得對…狡兔三窟,我司馬家多年積累,好不容易才等到亂世的到來,這大業尚且未成,我司馬徽絕不允許司馬家成為其他諸侯的腹中之餐否則我豈有面目面對我司馬家的列祖列宗」卻聽司馬徽的聲音忽然變得激動起來,最後那句更如在司馬恂耳邊響盪一邊,並借此猶如植入了心魔,使得司馬恂不由渾身顫抖起來,下意識地連忙答道:「老祖宗你放心,我一定會倍加努力,絕不會辜負你的厚望。」

「恂兒你要記好,你竟然有幸出生在我司馬家,受我司馬家的養育和栽培,那么你的姓名就不再是你自己的,而是我司馬家的。因此你的一舉一動,務必皆以我司馬家為先,萬萬不可有丁點私心。否則,老夫不妨明明白白地告訴你,但凡背叛我司馬家的人,絕不會有好下場」司馬徽那如能迷惑人心的可怕聲音又是徐徐傳來,聽得司馬恂連陣變色,忙是唯唯諾諾地答道:「恂必當謹記在心。」

「好,不瞞你說,老夫曾卜算過周易,冥想得一畫像,正是神馬於槽吞食,遂推算他日噬曹者,必為馬也。卻也不知這是馬家或還是我司馬家。但若命數不在我司馬,卻也不必亂了分寸,到時便由你伺機在旁,或你或培育後人,再領我司馬將馬家吞之便是」司馬徽此言一出,司馬恂不由臉色勃然大變,畢竟司馬徽的卜算是出了名的精准,更曾多次料中天下大事,也正因如此,司馬家每每都能快人一步地抓住時機,趁機爭取得到更多的利益。譬如,當年十常侍掌權不久,司馬徽就曾卜一卦,算出天下在未來二十年間,必定大亂,因此司馬家趁機巴結,又暗中鍛煉了大量的兵器和收購糧食、戰馬,待戰事屢屢爆發之後,兵器、糧食、戰馬的價格水漲船高,司馬家再趁機向朝廷以及各地諸侯甚至賊寇盜匪販賣或者贈送,以牟取暴利,收買人心,因此司馬家從此不但得到了巨大的利益,還得到了不少的聲望,以及一干能力不俗的手下,再從中挑選,或進入風雨樓或進入本家守護。

也正從那時候開始,司馬家已經積蓄了足以窺視天下的財富。

這閑話暫不多說,卻說眼下司馬恂聽聞吞槽者,馬也的卜掛,不由臉色連變。這時,正見司馬徽眼中幽光猝動,司馬恂不由嚇了一跳。

「怎么你莫非不願待在那馬超的身旁」司馬徽疑聲問道。司馬恂聽了,連忙答道:「非也,恂以為馬家如今分裂,若是吞槽者,果真是馬家,恐怕那馬羲比起馬超更有機會。」

「哈哈哈哈~~」殊不知司馬恂話音剛落,司馬徽便是縱聲大笑起來,司馬恂不知司馬徽所笑為何,面色連變,正不知如何答應。這時,司馬徽忽然張口又道:「恂兒啊,這天下的走勢,若只會隨波逐流,不過凡夫俗子也,難成大業。這唯有能夠掌控天下走勢,並將之運籌帷幄之人,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輩有關這點,你倒是要與仲達好好學習,這命運一定要自己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司馬徽話音一落,猶如一鼓槌猛然敲擊在了司馬恂的心臟上,司馬恂不由面色一緊,不由露出幾分震撼的神色,轉即好像領悟甚多似的,也很快地恢復了神容,畢恭畢敬地拱手道:「老祖宗教訓得是,恂明悟也。」

「好,這天下能人千千萬萬,可如你以及仲達這般天縱奇才,卻是歷來都是鳳毛麟角。也是當今正值亂世,才會妖孽縱橫。老夫也不妨與你明說,我那三個徒兒無論是在才能或是脾性上,都要遠勝於你。你日後但若遇上他們仨務必要多加小心。萬萬不能輕心大意,最好從一開始就以弱者自居,否則一旦你中了他們仨其中一個的詭計,鳳雛、飛麟或者還有一線生機,若是那卧龍,他素來縝密精細,算無遺漏,怕你至此便無翻身之地也。」司馬徽忽然情緒似乎有不少的波動,尤其談到他那三個的徒兒時。說來,司馬徽當年創立水鏡學府,就是想為司馬家暗中收攬有才之士,並趁機與天下各大的世家取得聯系和外交。水鏡高賢之名,聞名於世,當年十常侍之首張讓更曾聘請司馬徽入宮作為國師,輔佐朝廷,司馬徽卻是抱病而拒,至此之後其高風亮節之名便是盛命於世,建立水鏡學府後,各大世家都紛紛把自家有才的族子向水鏡學府送去,希望在司馬徽教導之下,能夠成才。

而司馬徽座下作為出色的三個弟子,無疑便是卧龍、鳳雛以及飛麟了,可令司馬徽糾結無比地是,他這三個弟子各個都擁有著卓越之才,甚至有些領域,就連司馬徽這個師傅也自嘆不如。當然這三人若是出身貧苦寒門,那或者還好,起碼還有一絲機會替司馬家將者三人收攬。可這三人各個都是出自名門大家,並且司馬徽當初也低估了這三人的能力。原來這三人都紛紛識破了司馬徽當初建立水鏡學府的意圖,甚至從中看出了他司馬家的野望,因此司馬徽與飛麟反目成仇,飛麟忿而離去,而後來卧龍、鳳雛學有所成後,也紛紛各行出走,司馬徽也知留不住這倆人,也唯有應允。

不過說來,司馬徽雖然從一開始就用心不良,但他這三個徒兒確是才能出眾,甚至可以說前來古人後無來者司馬徽對他們仨也不禁起了愛才之心。更何況畢竟是師徒關系,這師徒之情還是有的。只不過後來卻因為這三個徒兒識破了他的野望,使得這段師徒之情,無以為繼,這有時候司馬徽想起來,都還是會有幾分後悔的。

這下,聽出了司馬徽那復雜情緒的司馬恂不由暗暗皺了皺眉頭,並露出幾分妒忌之色,道:「哼,老祖宗所說那三人,莫非就是那諸葛孔明、龐士元以及那周公瑾耶恂卻也以為,這三人除了那龐士元外,另外兩人不過爾爾」

本書來自:bkhl1313445inex.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