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馬踏亂世 2588 燕北攻滅戰(65)(2 / 2)

「哈哈哈哈哈哈~~」忽然,劉備發聲大笑,想要站起,殊不知卻踉蹌一步,幾乎摔倒,還好最終持劍立穩。在旁的燕國臣子和將士都不由嚇了一跳,皆不忍去望。

「馬羲你可終於來到這正陽大殿之中你可是要向朕俯首稱臣」

「若然你願投降,朕可既往不咎,封你為兗王,並兗州牧。你當迎奉朕往洛陽,重立皇都。到時,朕於中原虎踞,你則穩固北方諸郡,相互呼應你將成為朕之臂膀,為朕掃盪天下,鏟除奸佞,一統江山社稷如何」劉備神態癲狂,卻又有幾分期待,眼神更是顯得有些空洞,好似失去了理智一般。一眾燕國大臣以及將士聽話,卻不由地紛紛低下了頭,有些人更是低聲哭泣,心感悲涼。

畢竟自古以來,哪有敗者向勝者招降,更者還是滅國之主

馬縱橫面色沉凝,鬼神般的眼睛忽然閃爍起異樣的光芒。忽然,卻見馬縱橫竟然作揖鞠躬,朝著劉備很是庄重地一拜。眼見此狀,一眾燕國臣子以及將士無不神色大變,甚至有些人不禁露出了希冀的神采,以為或許真的會有奇跡出現。

不過很快馬縱橫的話便將他們那脆弱而不真實的妄想給打破了。

卻聽馬縱橫沉色謂道:「公乃當世英雄,麾下有關、張兩員蓋世虎將,又有徐元直等曠世奇才輔佐左右,這些年來北燕之地正因有明公鎮守,征伐北地異族,方得北燕之地得以太平,黎民百姓免受禍害。若然如今是太平盛世,明公乃漢室之後,並有雄軍之志,馬某身為漢臣,本當效以忠義,俯首明公之前。但可惜啊。如今世道紊亂,諸侯擁兵自立,想必明公心中也是清楚,漢室之崩早已在二十余年前,那董卓入京開始。至今,漢室朝社已然不復存在,更者天子已亡。明公雖重立朝社,卻也並非已漢室之民,而是另立國號為燕。竟然馬某並非燕之臣子,又豈有投降俯首之理」

馬縱橫目光赫赫,肅色喊道,字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劉備聽了,卻是冷笑起來,道:「馬羲你莫以為朕不想繼以漢室朝社而立哉可如今天下還有何人願奉漢主戰禍多年,天下各地除了個別州郡能保得太平,其余州郡中的百姓十戶九之空盪,百姓心中無不怨恨漢室無能。若朕再舉漢室之名,恐難得天下民心,故破而後立,另取國號。可朕依舊還是漢室後人,身上流淌著漢室的血脈你竟是漢臣,豈能不尊於朕」

「誒,罷了你竟然至今還未醒悟。那馬某便讓你徹底地清醒過來。劉玄德,千古以來,從無無期之國業,更無不滅之國。漢室氣數已盡,自十常侍禍害朝綱開始,漢室便已腐朽至骨髓,漢室朝廷已病入膏肓,失去人心。天下百姓無不寄望有雄主於亂世誕生,重立國業,一統天下,還以太平於蒼生否則當年董卓為何能招攬得數十萬大軍,袁氏兄弟如何能擁兵百萬,曹孟德如何能虎踞中原多年,招得甲士七十萬余這些兵士皆都由百姓家中走出,或許其中不少人一開始只是為了生計,但玄德為何卻不想,若然天下太平,這些人又豈會為了生計,而冒險於刀尖之間苟存。百姓們不過都是為了能夠活下去罷了。可若然漢室尚且有希望而存,百姓心中尚有漢室,當然天子困於洛陽,為何天下甲兵不往營救天下從不缺忠於漢室之臣,更有類似玄德這般有著漢室血脈的雄君」

馬縱橫疾言厲色,越說越快,並且氣勢磅礴,一句句話落下如同轟雷炸開,威嚴十足。這時,卻有人再也聽不下去了,只見沮授快步趕出,儼然一副不懼死的模樣,指著馬縱橫破口便是大罵:「一派胡言馬賊你大逆不道,天下忠於漢室之士如過江之鯽,若非爾等反賊叛亂,為一己私心,籠絡人心,天下何至於崩亂至此」

「先生此言差矣我等諸侯將領,雖有征召兵士,但入仕於否,在於百姓抉擇。當然,這其中卻也不排除那些強征壯丁的諸侯。不過馬某素來光明磊落,在此卻可以坦盪而說,馬某一生從無強征一兵一卒,願否歸屬馬某麾下,全憑他人抉擇。並且據我所知,曹、孫兩家也罕有強征壯丁的跡象。而如今天下甲士,幾乎都依附於我以及曹、孫三家。這是為何」馬縱橫目光凌厲,直視沮授。沮授面色一變,冷哼一聲,道:「這些人不過都是想要攀龍附麟,謀取富貴罷了」

「哈哈哈哈~~眼下亂世,英雄輩出,這些甲士大多出自於尋常之家,有能耐者,幾乎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這些甲士或許確有這般心思,但怕多有自知之明者,不敢奢望。能耐平庸之輩,想要攀龍附麟,謀取富貴,並不現實。或許他們可以憑著他們的能力,爭取到維繼家中的俸祿。只不過他們倒是可以選擇食取我等諸侯之祿,還是漢祿罷了。」

「哼哼。爾等逆賊麾下甲士大多都是來自轄下領地,百姓礙於自保,豈敢不投」沮授面色有些發寒,冷聲而道。

馬縱橫聽了,卻是搖了搖頭,道:「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縱如先生所言,我等諸侯麾下甲士大多來自轄下領地之百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