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1 / 2)

漢皇 未知 6231 字 2021-02-13

功能 和功能!

「唉,你現在住進了宮里了,想見你一面也難了,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見你呢?」

「我有一個主意,可以讓你經常見到我。」

「什么主意?說來聽聽。」

「我告訴母後,娶你進宮來做我的王妃,自然你天天都能夠見到我了。」

「呸呸呸,誰想做你的王妃了?」

蔡文姬不依,撲上來和劉辯扭打著,劉辯頓時抓住了她的手,將她拉了過來,蔡文姬的身體一軟,倒向了劉辯的懷里,二人目光相接,呼吸相聞,一時間都沒話說了。

「荀先生,老爺的書房在這邊,請往這邊走。」

就在此時,突然一個聲音傳了進來,二人連忙分開了,各自在書桌上面抓起一本書,在旁邊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而這時有人推開了書房的大門走了進來。

劉辯抬著望去,卻見進來的是一個年過三十歲的中年男子,身體有些單薄,而且身上穿的是布衣,一看就知道他不是朝廷的官員。

此人給劉辯一種非常儒雅的感覺,目光空靈,極富神韻,他一眼就看到了屋里的劉辯和蔡文姬二人,只是微微愣了一下,就自然地朝著他們點了點頭笑了笑。

「荀先生,這位是弘農王殿下,這位是我家小姐昭姬,請荀先生在此休息一會吧。」

「多謝引路,你去忙吧,我就在此看一會兒書也是休息了。」

三十、請教荀彧(二更)

——————————————還有第三更,晚上二十三點五十八更新。————————————————————————————

「荀先生好。」劉辯抱拳一禮,而蔡琰也福了一福。

「王爺安好,琰姑娘好。」這個姓荀的男子笑起來的時候非常地陽光,仿佛整個書房都亮了起來一樣,讓劉辯看得心頭一動。

「不知荀先生如何稱呼,與荀攸大人可是同宗?」

劉辯的心里面有些好奇,整個三國里面姓荀的人並不多,而在朝廷里面任職的大臣中,除了議郞荀攸之外,還有一個司空荀爽,其他姓荀的就沒有了。

但是,此人沒有穿朝服,顯然並不是朝中大臣,那么能夠與蔡邕相交的名士中,除了劉辯記憶中的一個人之外,他想不到其他姓荀的人了。

「在下荀彧,是荀攸的小叔。」

男子笑了起來,而劉辯卻愣住了,因為此人竟然就是他猜想的荀彧,不僅如此,當荀彧說出他的名字之時,系統立即提醒他臨時任務再次開啟了。

「臨時任務:請荀彧出山輔助自己,時間限制半個月。」

「任務獎勵:提升武力一個小級,功勛五百點,信仰二十點,內功一套。」

「任務懲罰:降低武力二個小級,扣除功勛一千點,信仰四十點。」

劉辯現在已經學會了從任務獎勵和懲罰里面預測臨時任務的難度,顯然這個臨時任務是困難不小的,要想請荀彧出山來幫助自己,劉辯並沒有把握,因為他畢竟才十三四歲,手里面沒權沒勢,盡管將來可能會成為皇帝,但是對於荀彧這樣不願意出仕為官,一心只希望等待明主的世外高人來說,請他相助自己非常困難。

「原來是荀彧先生,久聞老師說起先生的事跡,如今才得一見,令劉辯不虛此行了。」

「王爺過獎了,荀彧名不見經傳,蔡學士豈會掛在嘴邊,倒是王爺的事情,在下聽小侄說起過一些,他倒是深為贊同王爺的。」

「這得多謝荀大人了,不過我有一個問題一直沒想通,今天正好向荀先生請教一下,還望先生能夠不吝賜教。」

「賜教不敢,王爺有什么疑問,說出來我們共同探討吧。」

「敢問荀先生,可曾聽過這樣一句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知道這句話何解呢?」劉辯卻是正se問道。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荀彧本來並沒有把劉辯的問題放在心上的,因為在他看來,劉辯雖然貴為王爺,甚至更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皇帝,但是不過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能夠有什么見識呢。

然而,聽到劉辯的話後,他一下子愣住了,應該說是被劉辯的話給震驚住了,因為這是他從來沒有聽過的,應該是劉辯自己想出來的吧。

自然,荀彧想不到的是,劉辯此時的記憶並不僅僅是原來那個十三歲的少年,而是一個在二千年後經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和信息遠超過了這個時代的一切。

不要說這一句話,就是更多的名言名句,劉辯也能夠張口就說上一大堆的,所以在他聽來,一個十三歲的小孩能夠說出這話,已經讓他難以置信了。

「國家的興亡,與匹夫有關,也就是說國家的興亡與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有關系。王爺此話,荀某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jing辟,如此含義深刻,讓荀某一時動容呀。」

「是呀,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最好懂的,國家的興亡,與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有關系,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每一個人都對國家的興盛與衰亡有著密切的關系,可惜的是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太少了呀。

如今天下風雨飄遙,天下烽煙四起,就是因為上至我父皇,下至百姓,沒有人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沒有人能夠負起這個責任來呀。不知荀先生可知道為什么?」

「荀某也讀過聖賢書,也聽過先賢言,知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但是儒家的這種思想到了現實之中,卻根本難以成為現實。

盡管本朝漢武大帝時獨尊儒術,不過也只是以儒來治理天下,並沒有完全重視民之一字,所以無怪乎天下百姓都認為大漢江山是劉家的。王爺之言太過jing妙,荀彧還無法完全理解,有請王爺給荀彧解解惑。」

「若是天下人都能夠將國家的興亡放在心上,則帝王會以民為本,以天下人的福利為本,將相會以民為念,以治理天下為人民造福為宗旨,公卿大夫以國家為念,以盡心盡責上事君王下安百姓為本,則天下各處可以大治。

同樣,天下百姓也將以生產為本,以團結愛國為務,如此方能共同走向富裕,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是方今天下,帝皇昏潰不明,重用jian佞之臣,收留閹豎之賊,以致於朝政混亂,各級官員上行下效,不行仁義之事,反成害民之禍,致使天下百姓ri子過得苦不堪言。

加上天災,所以才有黃巾趁亂而起,蠱惑天下百姓起兵反抗朝廷,而天下百姓多不識詩書禮儀,如果能有溫飽,他們尚不至於受到蠱惑,而現在生活無依無靠,自然會響應反賊。

他們也沒有做到以國家為念,團結一心共同面對困難,當然這也怪不得他們,主要是朝廷讓他們失望了。」

「王爺所言,令荀彧聞所未聞,如同天生籟之音呀。不過王爺的意思是,這天下之人,從上到下都忘記了自己的本份責任,所以才能導致國家如今形同水火的局面,那不知道王爺可有什么辦法解決呢?」

「最好的解決辦法,自然是自上而下進行一場變革,首先帝皇要改變自己的做法,任賢用能,大行仁義之政;

其次是將相公卿要肯為朝廷用命,努力替帝皇分憂,統領好朝廷眾臣;各地方官員要務必發展根本,愛護百姓,令天下百姓樂於歸田;

而天下的百姓要努力生產,團結起來共同渡過難關。此外,還有像先生這樣的讀書人,不能敝帚自珍了,而要主動出面為朝廷效力為百姓分憂解難。

當然我也知道這些想法目前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劉辯若有一ri為君,必定會努力去實現它,但希望荀彧先生能夠以你之大才輔助劉辯,則天下之事當會有變革的。」

三十一、賑濟災民(第三更)

————————————————本周實際更新了十九章,其中有九章是獎勵章節,根據上周發布的任務,本周應該獎勵十一章,還欠二章下周補。另外,下周因為沒排上網站推薦,所以能不能繼續沖上首頁,全看大家的支持了,在此請大家把推薦全部投給本書吧。或者請有條件的兄弟投一張評價票吧,聽說很容易上首頁的呀。————————————————下周的任務,基礎更新十二章(加上了欠的二章),會員點擊和推薦加起來總數每達到一千五百加更一章,因為小仙這周幾乎把存稿加更完了,下周得熬夜碼字了。————————————————————————

劉辯終於說出了他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荀彧能夠出山來幫助自己,而荀彧自然也聽得出來,不過他並沒有答應,而是顧左右而言他:

「王爺之言大善,如果將來王爺能夠成為天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有福了。看得出來王爺會是個與眾不同的人,將來若成了帝皇也必定會與眾不同的,只是荀彧一向懶散慣了,向來不在朝廷做事,所以不如那些朝廷眾臣對天下之事了解得更多,不能幫到王爺什么忙呀。」

「荀先生雖然沒有入仕,但是有句話叫做,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的,我相信荀先生必定會有在歷史上發出耀眼光芒的那一刻的。同時也希望荀先生能夠想想地想想劉辯之前的話,如果人人像先生這樣吝惜自己的才華,不肯出來為百姓謀福利,那么天下仍然是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的。就像如今的大漢朝一樣,表面上看起來仍然風光無限,但是實際上卻是從骨子里面就已經壞透了。漢室衰微,恐怕數年之後朝廷就將成為擺設了,大漢天下也會國將不國了。」

劉辯發出了嘆息聲,他的表情凝重,目光遙遙地望著荀彧,但是荀彧卻感覺到劉辯根本沒有看他,而是透過了他的身後,看向了遙遠的地方,似乎是在看向整個大漢的江山社稷。

在這一刻,荀彧覺得自己面對的不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而是一個飽經滄桑d徹世事的老人,他的目光中透出了無限的悲涼,不是對個人生命的悲嘆,而是對天下百姓的悲嘆。

在此時,荀彧差點就忍不住點頭答應劉辯,願意出山來幫助他了,不過話到了嘴邊又讓他硬生生地吞了回去,因為他不是為想出來做事,而是需要一個自己認可的明主。

劉辯雖然是王爺,雖然見識不凡,雖然將來有可能成為皇帝,但是他畢竟還是一個孩子,就算是登上了皇帝寶座,只怕也會淪為傀儡,而根本得不到實權。

自己如果現在就投到了他的身邊去,將來也許根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的報負,而會成為朝廷權力斗爭中的犧牲品。

所以,荀彧猶豫了,他並沒有立即答應,但是心里面對劉辯這個王爺卻已經有了極大的好感,只是可能還需要時間來考察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值得自己不顧一切地去幫助他支持他輔助他。

而劉辯雖然沒有等到荀彧的應答,卻發現這個臨時任務的進度突然上升到了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說荀彧已經有些心動了,只是還沒有完全決定,這樣一來自己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只不過需要自己再做些什么,荀彧才有可能下定決心跟著自己。

「小叔,你在這里與王爺聊天哪。」

正在這時,荀攸卻找了過來,而且樣子有些著急,劉辯連忙向他招呼道:「荀大人好,出了什么事情嗎,前面似乎有些吵吵嚷嚷的?」

「王爺不知,我們剛剛接到了消息,河水泛濫成災,江淮一帶數十縣百姓遭遇洪災,老百姓不但家園被毀,而且被洪水沖走了無數人,更有數十萬老百姓生背井離鄉,朝著洛陽一路乞討而來,據說如今已經過了都亭了,羽林軍看到老百姓的悲慘遭遇,根本就沒有攔住他們,而是讓他們到洛陽城來尋求救援來了。我得馬上回去衙門了,過來跟小叔說一聲。」

「天呀,如今天下兵荒馬亂不說,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這是天要亡大漢呀。數十萬老百姓來到洛陽,除去一路上餓死的,除去一部分加入叛軍的,至少也會有十余萬人到達洛陽城外呀。這十多萬人的生活將會是一個大問題,而且隨之而來的疾病甚至是爆發瘟疫,簡直讓人不能想象結果會怎么樣。荀先生,劉辯先告辭了,本王雖然沒有多少本事,但是也要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後有時間劉辯會再登門拜訪荀先生的。昭姬妹妹,你多保重,照顧好老師。」

劉辯當即回到了賢德殿中,召集了殿中的所有老媽子小丫頭宮女太監們,還有黃忠帶著的一百名羽林軍將士,將難民即將到來的消息告訴了他們,然後對他們說:

「這些難民也是我大漢的子民,來到洛陽如果不能得到賑濟的話,恐怕洛陽城會大亂的,到時候整個大漢天下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從今天開始,我弘農王府全部到洛陽城外去設棚賑災,搭起鍋灶為難民提供稀飯和饅頭。」

劉辯讓黃忠找來了一百輛馬車,用功勛兌換了一百車的大米和面粉,然後運到了洛陽城外十里之地,在周圍搭建起了數百個大棚。

一點功勛可以兌換一百斤大米或者面粉,而劉辯現在還有八百多點功勛以及四十多點信仰,如果全部兌換的話,能夠兌換十二萬斤的大米或者面粉,所以他相信能夠堅持下去的。

當然,弘農王府的這點人手是不夠的,劉辯特地讓黃忠派人回大將軍府上去要了五百羽林軍將士過來幫忙,在一天之內就將所有的大棚搭了起來。

等到無數的難民滿山遍野而來的時候,他們看到的是數十座高大的草棚,里面鋪著干草,每個大棚能夠擠得下五六百人之多。

而在這些大棚之間,搭著數十個灶台,已經煮好了熱氣騰騰的稀飯,蒸好了香噴噴的饅頭,等待著飢餓的他們排隊領取呢。

同樣的,在這些大棚和灶台之間,飄揚著數十面長長的旗幅,上面書寫著「弘農王府大皇子殿下劉辯」的字樣,當然這是劉辯手下的史道人准備的,他覺得這是一個宣傳大皇子的最好的機會,能夠讓這些難民們記住大皇子殿下的恩德。

劉辯帶著貂蟬等宮女,親自為難民們發放饅頭,看著他們那一張張黃瘦的臉,一張張又臟又黑的臉,劉辯的心里無比地震憾。

而隨著劉辯巡視各個大棚,所有的難民們都知道了,這個才十多歲的孩子就是救了他們的大皇子殿下,所以無數的人跪了下去,叫著感謝大皇子之類的話。

三十二、王袍換糧(求收藏推薦沖榜)

————————————————小仙能夠做的就是盡量多更新,沖榜就靠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夠多投推薦票,保住我們的首頁上的位置,謝謝。——————————————————

而在人群中,有一個八尺來高的大漢,年約三十多歲,一張黝黑的臉膛,周圍還跟著數十個jing壯的漢子,只不過他們同樣穿得破破爛爛。

在他們的中間,是一群老人、婦女和孩子,這一路上全靠了他們的保護,這些老老小小才活到了洛陽城來,此時他們遠遠地看著在難民中問候的劉辯。

「興霸大哥,他就是大皇子劉辯,怎么只是一個小孩子?」

一個漢子低聲向為首的大漢問道,周圍的其他漢子也是同樣的表情,不過那為首的大漢卻搖了搖頭:「大皇子今年不過十三四歲,但是你們瞧瞧他做的事情,哪里是一個孩子所為,所以我覺得大皇子不是一個簡單的孩子,也許將來會是一個大大的好皇帝呢。」

「是呀,咱們這一路上也到過許多郡縣,可是願意幫助咱們的很少很少,有的郡縣更是派出了官兵趕我們走。我呀一直在想到了洛陽會是什么樣子,朝廷會不會把我們當成黃巾賊派兵圍剿我們,但是沒有想到一來就有大皇子殿下給我們准備好了住的地方,准備好了吃的東西,真的活菩薩呀。」

旁邊的一個老大爺感嘆地說道,立即就有更多的老人附和了起來,這一路逃難途是,死得最多的就是老人孩子了,而他們能夠不死是非常不容易的,現在終於感覺到了安寧。

「對呀,雖然大皇子還小,但是他做的事情讓我周武非常感動,興霸老大,我周武願意去投奔大皇子,不知道老大你們是怎么想的?」

「咱們兄弟八百多人,號稱錦帆賊,可是我們自己知道我們做的都是行俠仗義之事,不久前大皇子派人來招降我們,稱我們為英雄豪傑,那是看得起咱們兄弟。後來洪水來了,兄弟們為了救人,大部分都死了,就剩下了我們幾十號人,既然現在來到了洛陽,而且覺得大皇子不錯,那么咱們就定下來了,願意跟我甘興霸一起的就投奔大皇子去,不願意的兄弟等到這次洪災之後可以回江淮老家去看看。」

「老大,咱們兄弟生死與同,怎么能夠分開呢,大家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對,我們兄弟生死都要在一起打拼。」

「大家都投奔大皇子去,以後都是朝廷的功臣的。」

「那老大,我們是直接過去找大皇子,還是怎么做?」

「現在這里人多眼雜,咱們還是按照上次大皇子派來的人給的地址去吧,不要過於招搖了。」

不久,這一群人就辭別了周圍的老人孩子們,誰也不知道他們去哪兒了,而劉辯見到他們的時候,已經是三天之後了,因為這三天以來劉辯一直在現場忙著指揮。

「大皇子,如今涌來的難民越來越多了,我們的大米和面粉都已經快要用完了,接下來怎么辦呢?」

「除了我們之外,洛陽城中的朝廷大臣們,還有多少人參與了救災活動?」

「如今只有數家而已,其他的朝臣們每天都在朝堂上開會討論,但是願意拿出錢糧來賑濟災民的卻很少。」

「那沒什么,咱們再想想辦法吧,難民們越來越多,咱們如果不支持下去,恐怕情況會更加艱難的。這樣吧,把本王的金蟒冠和金蟒袍拿去換糧來。」

劉辯之前已經將所有的功勛和信仰都換了糧草了,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其他的辦法了,於是干脆脫下了身上的蟒袍,摘下了頭頂上的紫金冠,還有一枚珍貴的玉佩,一起交給了黃忠,讓他派人去換糧來。

「王爺,這是貂蟬身上的首飾和值錢的東西,也算是貂蟬的一點心意吧。」

看到劉辯脫下了身上的蟒袍,周圍的宮女太監還有羽林軍將士們都震驚了,而這時貂蟬走了過來,把劉辯送給她的鳳凰頭釵摘了下來,還有身上的其他首飾全部取了下來,交給了劉辯。

「好貂蟬,以後本王會再送你更多的首飾的。」

劉辯舉著那枚鳳凰頭釵,仔細地看了看,然後拍了拍貂蟬的肩膀,對她笑著說道,而貂蟬對他點了點頭,非常高興地去安撫那些小孩們了。

「王爺,還有我們呢,我們的首飾也拿去換糧吧。」

「王爺,我們這里有些銀兩,也願意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