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部分(2 / 2)

故此,高順大軍沒有費什么事情就把巨野城攻打下來了。只有一千多人從巨野城里跑了出來。

兩股敗軍兵合一處,開始向鄄城逃跑。

而此時太史慈、高順、孫觀三人一起發力,在攻打下來巨野城後,高順分出一部分軍隊攻打下來了祁鄉,而太史慈則帶領三千特種精英攻打下了留縣。

至於孫觀,當然負責把那些俘虜帶回到蕭縣進行整編。

經過這一連串的戰斗,時間已經是晚上。

在這個月黑風高之夜,山陽城內的陳蘭和城外的管亥里應外和對茫然不知形勢發展梁剛大軍進行了偷襲,殺的梁剛大軍丟盔卸甲,人馬損失大半。

梁剛在驚慌失措下慌不擇路,居然逃向了管亥大營方向,迎面正撞上了管亥,被管亥飛起一矛,刺在梁剛的胸膛上,慘死當場。

梁剛的大軍連夜逃回巨野城,結果卻被巨野城的高順大軍騙進城中,來了個全員收編。

當然也會有那么幾個漏網之魚僥幸逃脫,自己尋找路徑回東郡去也。

第二天,正摟著美女睡覺的袁術被手下人叫醒,知道了昨天的事情驚怒交加,不明白一天之內為何會發生這許多事情?

紀靈被俘,梁剛被殺,留縣、巨野、祁鄉落入人手,山陽情況不明,自己在兗州南部戰場的七八萬人馬莫名其妙的就損失殆盡,這怎能不令袁術驚駭欲絕?最要命的事情是,自己的商邱的西面受到了留縣和祁鄉的青州軍的威脅,更令袁術徒增了許多的煩惱。

不過現在的戰果已經是青州軍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高順大軍、管亥大軍、陳蘭手下的青州軍、孫觀手下的軍隊,再加上太史慈手中的特種精英加在一起不過才七萬多人,卻要控制山陽、豐縣、沛國、蕭縣、相縣、留縣、祁鄉、巨野八座城市,而高順大軍還有一部分人馬在東郡城外虛張聲勢,兵力實在分散的厲害,而且青州軍一向講究團結協作精神,兵力越是分散,戰斗力越是減弱。

不過幸好,現在沛國、豐縣、蕭縣三地已經變成後方,所以倒不用許多的兵馬。

更令太史慈高興的事情是,在紀靈蘇醒過來後,一知道太史慈的身份,便馬上投降,可算是識時務了。他也和很多的聰明人一樣,馬上就看出了太史慈假裝失蹤的很多好處,雖然一時之間難以完全看破,但是紀靈卻知道,袁術的所有圖謀一早就已經落在了太史慈的算計之中。

這樣的戰斗還有得打嗎?紀靈當然會選擇投降。

紀靈的態度有點出乎太史慈的意料,不過這是好事情,誰又會拒絕呢?

隨後,太史慈在留縣安排好一切後,便帶著新近投降的紀靈和自己的親衛趕往巨野。

好長時間未與自己的老朋友們見面了。

為了掩人耳目,高順等人都沒有出城迎接,只是在城中的議事大廳恭候。

才一進大廳,眾人便迎了上來。

高順和管亥還有孫康大踏步地向太史慈走來,來到近前納頭便拜。

後面的陳蘭只是被通知今天將要迎來一位貴客,又哪里知道會是青州的主人,傳說中的英雄青州戰神太史慈,聽著高順等人口中稱呼「主上」,不由得有點目瞪口呆。

紀靈看見陳蘭,哪還不明白怎么回事?兩人見面不由得有點尷尬,旋即便親熱起來,不管怎么說兩人也是熟人。

太史慈大笑著引領眾人坐下,說了幾句話後,然後轉向陳蘭道:「陳蘭將軍,我已經聽說你的事情了,你帶兵不錯,日後待我取得豫州,豫州的事務還要交給你和紀靈將軍打理。」

兩人見到太史慈對自己如此的重視,才收服兩人便委托以州事,足見對自己的信任,這份胸襟和眼光尤其是袁術所能比擬的?哪還不死心塌地的為太史慈效命?聞聽太史慈此言,連忙離座跪倒在地,表明自己對太史慈的誓死效命之情。」

太史慈笑著擺了擺手,令兩人坐下道:「豫州,乃是我軍將來南下荊州的根本,當然不能有失,任重而道遠,到時我會派人協助你兩人的。」

陳蘭猶豫了一下,才道:「主上,現在在豫州還有不少的黃巾軍在活動,若是可以收服這些人,對我豫州有很大的幫助。」

太史慈點了點頭道:「這事情等到收拾了袁術後就交給宣高兄去做,宣高兄在黃巾軍中有著崇高的聲望和巨大的影響力。能夠少死人,還是不殺為妙。」

管亥在一旁大咧咧道:「主上,這事情還用宣高出手?有我管亥就足夠了。」

陳蘭見到太史慈答應自己的意見,不由得長長出了一口氣。

紀靈對陳蘭笑道:「恭喜你如願以償。」

太史慈見狀奇道:「有什么不對嗎?」

紀靈笑著解釋道:「主上,您有所不知,這個主意陳蘭也曾經向聖上……嘿,曾經向袁公路提過,可惜卻被袁公路大加申斥,認為陳蘭身為世家大族的子弟怎么可以為黃巾軍說話?沒想到今天陳蘭一提,主上便答應了。他當然松了一口氣了。」

太史慈等人這才恍然,而且太史慈還有點對陳蘭肅然起敬,沒有想到這個世家子弟能夠包容黃巾軍這些貧苦百姓。

高順卻在一旁笑道:「陳蘭你有什么話以後就請直說,主上胸襟包攬萬物,新『五德終始說』都可創出來,主上還有什么不能接受?」

太史慈心叫慚愧,對高順笑罵道:「高順大哥,沒有想到你也學會拍馬p了。」

高順哈哈大笑,狀極歡悅。

紀靈和陳蘭深深地感受著青州軍眾人之間的親密和諧關系,突然間,整個的精神都松懈下來。

「主上,什么事情這么開心?」一把略帶玩世不恭敬態度的聲音突然從門口傳了過來。

太史產等人聞言先是一愣,旋即旋風般跳了起來,看向大廳門口。

在議事大廳門口赫然站著兩人:徐庶和史阿!

剛才說話的人就是徐庶。史阿則無懈可擊的站在徐庶的身旁。顯然經過長安一戰後,史阿的武功再一次突飛猛進。

太史慈驚喜非常,連忙把兩人拉進了大廳,對兩人道:「你們怎么來的這般巧?」

史阿那冰冷如霜雪的面孔露出難得的笑容,對太史慈溫聲道:「元直先生料事如神,否則時間哪能拿捏得這般好?」

太史慈看向徐庶,徐庶笑道:「高順將軍一命令伊籍先生分出一萬五千人來到山陽城去,我就知道主上要和高順將軍會合,畢竟我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又怎么能不計劃下一步的戰略呢?我和史阿先生才一渡過河來,便聽張燕說主上高順將軍在巨野,哪還不知道主上要到這里來?」

太史慈哈哈大笑道:「還是元直知我!」

這時候,眾人過來和史阿與徐庶見禮。

不要說紀靈和陳蘭這新加入太史慈軍隊的新人,就是高順、管亥、孫康三人都是第一次見到徐庶,至於史阿,也不過和高順有一面之緣罷了。

徐庶和高順兩人見禮的時候,兩人的眼中無不爆出異彩,顯然是看出對方的超乎常人的地方,不由得大起惺惺相惜之意。

管亥一見史阿,把大嘴一咧,對史阿說道:「史阿先生,俺叫管亥,是個無名之輩,什么時候能不能和史阿先生切磋一下。」

史阿看看五大三粗的管亥,心中喜歡他的直爽,微笑道:「這個自是當然,不過管亥將軍可不是無名之輩,山陽城外一戰,管亥將軍一人連斬七人,早已經名動兗州。」

管亥被史阿說得不好意思起來。

孫康、紀靈和陳蘭見到史阿的時候則多了幾分拘謹,明顯是被史阿的過人氣度所震撼。

高順和徐庶說完話後,便和史阿說起話來。

太史慈則讓眾人坐下。

紀靈看著徐庶,忍不住問道:「對了,元直先生,你剛才說你是從張燕那里過來的,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張燕不是已經反叛出青州了嗎?」

陳蘭在一旁點頭,顯然心中也有相同的疑問。

徐庶看了紀靈一眼,哈哈一笑道:「紀靈將軍乃是袁公路手下的第一員大將,難道還看不出來嗎?」

紀靈略一思索,馬上震驚道:「張燕假降!」

青州軍諸人無不含笑點頭。顯然是在肯定紀靈的判斷。

紀靈和和陳蘭對望了一眼,看出對方眼中的的驚駭欲絕,紀靈更想起張燕現在就在濟y,那豈非是在說張燕大軍隨時都可以從後面攻占鄄城、定陶等地,完全切斷東郡城中的袁術大軍的後路?

一想到這里,紀靈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與青州軍作戰是在是太可怕了,是在是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徐庶淡然自若道:「張燕詐降這計策乃是出自主上的手筆,目的並非僅僅是袁公路,還有袁本初。」

紀靈和陳蘭呆呆沉默了半晌,心中浩然嘆服。先是太史慈假裝失蹤,現在又是張燕詐降,太史慈這個計謀實在太過巨大了。

太史慈笑道:「這里面還有郭嘉和虞翻的功勞。」

高順哈哈大笑道:「不管那么多了,反正主上在兗州的謀略已經完全實現,張燕那小子能夠占據濟y更是出乎我們的意料,算是意外之喜。」

眾人點頭,這的確是袁術走的一步昏招,令青州軍的形勢比預計的還要好。

徐庶笑道:「正是因為張燕大軍的有利形勢,所以我才到這里來就是想要看看主上的計劃有沒有變更,主上可以一並告訴我,我和史阿回去的時候就可以順便告訴他。」

太史慈笑道:「哪里有什么變動?倒是伊籍的軍隊過河更加方便了。」

眾人大笑。不過一談論袁術的話題,紀靈和陳蘭明顯沉默下來,畢竟自己乃是袁術原來的手下。

青州軍眾人都很理解這一點,所以都故意避開兩人。就連管亥這五大三粗之人都善解人意的閉上了嘴巴,生怕自己一張嘴粗話出口令兩人不舒服。

紀靈和陳蘭心知肚明這一點,看到眾人這般為兩人著想,不由得更加感動。

高順思索道:「現在袁術的軍隊已經損失很多,但是在兗州的勢力仍然是聲勢浩大。單單在東郡城中的軍隊數量就在八萬多人左右,而且東郡城防御工事高大,急切之間很難把他攻打下來。」

頓了一頓,笑道:「而且我們也沒有必要和袁術硬碰硬,因為主上是要削弱袁術的力量而不是消滅袁術,我們還要給袁術剩下一點東西讓他跟袁紹斗生斗死去呢!」

徐庶淡然道:「所以我們下一步要謀多的當然是陳留一線由張勛指揮的六萬多袁術軍隊。」眾人點頭。

太史慈沉聲道:「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圍點打援,現在袁術也應該意識到兗州的東南部不在他的控制范圍之內,他在東郡城中要面對東、南、北三個方向敵人,以袁術的性格來判斷,他一定會從陳留調援兵的。」

高順冷哼道:「若是如此,我們就可以把前來援救的大軍分成幾段來攻擊。」

太史慈冷然道:「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們要留一條退路給袁術。」

徐庶笑道:「這個容易,放他一條生路不就是舉手之勞嗎?不過袁術要多給我們多留下一些兵馬才行。」

太史慈站了起來,對徐庶氣定神閑道:「如此,對付張勛的事情元直還要多費心。」

徐庶淡然笑道:「張勛又何足道哉?但願陳宮不會讓我失望。」

言語中有著無限對陳宮的渴望。

太史慈微笑道:「陳宮計謀當然出眾,只怕自己所托非人,張勛實在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只怕張勛並不能信任陳宮到最後。」

徐庶默然。

「不過,」太史慈笑道:「陳宮也沒有把張勛放在心上,我猜陳宮自己一定暗中留了一手,哼!以為我不知道嗎?對於陳宮來說,陳留太守張邈才是兗州真正的精神領袖。要對付陳宮,那就先要對付張邈!」

徐庶一拍大腿贊嘆道:「主上高明!事不宜遲,吃完午飯,我和史阿先生便回去。」

高順和徐庶一見如故,卻沒有想到這么快就要分手,故此肅容道:「元直兄,一路小心了。」

徐庶哈哈一笑道:「有史阿先生這大劍師在,只要不是呂布來殺我,我害怕什么?即便是呂布來了,史阿先生也不會讓他好過的。」

眾人大笑起來。

第二部天下第九卷第一章陳留(一)

濟y城,夏日炎炎。

樹枝上鳴蟬陣陣,出奇的,沒有惹人心煩。街道上行人很少,畢竟,戰亂期間,哪里會有人隨便上街?

徐庶、史阿在告別了太史慈等人後,便離開了巨野城,聯袂來到了張燕在此的臨時府邸,報上和張燕約定的姓名後,那名親兵連忙引領兩人進府,看來張燕是早有吩咐。

往里走的時候,徐庶看到史阿虎目中神光一片,殺氣大盛,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連忙低聲問有什么事情,史阿看了一眼前面領路的人,看他全無以察覺,才低聲緩緩道:「從來到張燕這個府邸所在的街道開始起,我便覺得有人在監視我們。」

徐庶知道史阿這等高手天生敏銳,遠勝常人,駭然道:「怎么回事?」史阿緩緩道:「靜觀其變,不過我看這事情應該和張燕沒有關系,那些人看上去像是什么人派到這里來監視張燕的。那些人只是鬼祟的張望,而且我的這種被人監視感覺是進到這條街道後才出現的。」

徐庶聞言,雙目中閃過智能的光芒,低聲微笑道:「若是如此,我知道是什么人了。」史阿愕然望向徐庶,後者卻一臉的神秘。

兩人進了議事大廳,卻見張燕正在拿著一封信看,眉頭緊鎖,聞聽到腳步聲響起,抬起頭來看時,一見是兩人,大喜過望,跳了起來,大笑著把兩人迎進了議事大廳,三人落座後,自然有親兵奉上香茗。

張燕看向因為口渴而不顧茶水滾燙、正手忙腳亂要喝下去的徐庶,關切問道:」元直先生,主上最近怎么樣。」

徐庶卻嚷嚷道:「天大地大,喝水最大,待我喝過水之後再說不遲。」

張燕為之啼笑皆非,雖然張燕加入青州軍時間不長,但是卻知道青州軍的軍師一個個都是名副其實的怪物,這個徐庶雖然長時間不在青州,而在長安,但是為人灑脫卻是出了名的,現在一見,果然名副其實。

轉過頭來看向正坐在那里淡然自若,默然不語的史阿,奇怪道:「史阿先生,您不渴嗎?」

史阿微微一笑,並不說話,張燕知他身份崇高,乃是大漢劍師,可以說是普天下陸戰第一個高手,為人倨傲,所以對於史阿的態度絲毫不以為忤,實際上,史阿對他面帶微笑已經是很客氣了。要知道張燕雖然馬上功夫不錯,但是陸戰功夫更加厲害,否則就不會有飛燕之名。

徐庶此時已經喝過茶水,精神一振,對張燕笑道:「你不必理會史阿先生,史阿先生修為極高,早就到了道家所謂的辟谷的境界,就算是十天半月不吃不喝也沒有問題的。」

張燕敬畏的看了史阿一眼,神色中充滿了尊敬。徐庶卻對張燕道:「主上讓我問候你,要你一切保重,兗州攻略已經是到了最後的關頭,主上不希望你有一絲一毫的閃失,主上說十個袁術也沒有一個張燕重要,所謂『千金易得,良將難求』。主上希望和你不久以後可以在豫州的汝南談天喝茶。」張燕的眼中閃過感激的神色,口中卻大笑道:「我張燕絕對不會辜負主上對我的希望。」

徐庶點了點頭,看了桌上的書信一眼,淡然道:「怎么,張燕你有什么麻煩嗎?」張燕才要張口回答,卻見徐庶笑道:「讓我來猜猜看,……哈!不會是甄氏家族的大小姐甄宓的事情吧?」

張燕的眼中流露出震驚的神色,看著眼前這個沒正經的家伙,這才知道徐庶並非是浪得虛名,果然不負智者之名。史阿也驚異地看了徐庶一眼,這才明白徐庶心中監視他們的人的答案指的是誰。

徐庶看了張燕一眼,知道自己說中了張燕的心事,於是便自顧自的說了下去道:「如果徐某人沒有說錯的話,那我知道張燕將軍在煩惱什么了,你一定在猶豫自己是否應該把劫持甄宓小姐的卑鄙匪類騙進濟y城中,然後再一網打盡,可是如此一來,你的身份就會暴露。」

張燕苦惱道:「正是如此,這封信乃是陳留守軍的主帥張勛的新任軍師陳宮捎來的信,這封信里要我在濟y城接應在河對岸的袁術劫持甄宓小姐的人手。還說今天晚上便會渡河,要我做好准備,並且說他已經派來人手到河邊,在一接到甄宓小姐之後,便帶去陳留。而我只負責對付有可能銜尾而至的追兵就可以。」

徐庶的眼中閃過精光,冷哼道:「竟然是陳宮?」史阿看了徐庶一眼,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斗智和斗力都是一樣的,若是不能棋逢對手的話,那這天地間將會缺少很多的樂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生死大敵戰神呂布,也不知道這天下無雙的人現在在長安可否安好?

呂布啊,在我殺死你之前,你可要好自為之啊!

徐庶又哪里知道史阿的心事,對張燕冷笑道:「看來陳宮在懷疑你呢!」

張燕苦笑道:「這一點我也看出來了,否則陳宮把袁術劫持甄宓小姐的人放到我這里渡河干什么?他既然有辦法在濟y渡河,那就有辦法在陳留的對岸渡河,反正這一帶都是伊籍先生的控制區域,那分明就是想要試探我。」

徐庶沉吟半晌,對張燕道:「我聽主上說,這個陳宮大局觀很厲害,不是袁術手底下的那群白痴所能夠比擬的。現在袁術在兗州吃了大虧,而我們青州軍每一步都算計得妙到毫巔,交戰至今,你張燕大軍雖然表面上和高順大軍與伊籍大軍打得十分熱鬧,但是卻沒傷筋骨,而袁術卻已經喪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陳宮就算是反應再慢,懷疑你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張燕苦笑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