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請封(2 / 2)

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1706 字 2021-02-13

第一,家父以敗軍之將請封而獲王號,必能引起其他人效仿。第二,家父得到降世軍王號,等於公開反對朝廷,從此今後,無論走到哪里,都是祖王部下,與天成朝一刀兩斷。第三,冀州連日無主,人情惶亂,非王者不可鎮壓。

嗯,這三條倒是都有點道理,讓我想想。

皇甫階趁熱打鐵,祖王需早做決定,如果我沒猜錯,並州與朝廷必然都已派人前去拉攏冀州將士,降世軍如果晚動一步,很可能坐失一大州。

薛六甲對皇甫父子還是心存懷疑,你爹請封,你呢

我當然是留在祖王身邊,繼續當軍師。皇甫階深揖。

薛六甲這才轉怒為喜,這樣才對,以後不管誰封王,都得將老婆孩子留下來。

次日中午,薛六甲與寧抱關在荒野中歃血為盟,就在盟會上,薛六甲再度發布封王令,皇甫開越眾而出,請封漁陽王,願為降世軍奪得河北冀州。

皇甫開年紀大,又是俘虜,這一開口,遭到許多人的嘲笑,薛六甲卻當真,神情嚴肅,命人從附近的樹上折下一枝,去掉分杈,砍削成為一根新鮮木棍,以左手握持,右手仍緊握殺皇滅帝棒,說:彌勒佛祖賜我神棒,此棒上殺天子,下管眾生,神棒一揮,天地肅清,神棒再揮,惡鬼無蹤,神棒三揮,百獸率服,神棒四揮,群敵束手,神棒五揮,天下一統,神棒六揮,天下太平,神棒七揮,彌勒降世,人間盡為佛土。

薛六甲念了一套詞,用殺皇棒在新鮮木棍上連敲三下,算是傳遞法力,然後將木棍遞給皇甫開,本祖王封你為漁陽王,為我開疆擴土,為我征兵征糧,永服我命,永聽我令,日後隨我一同上登天界,面見佛祖。

皇甫開跪而受棍,再起身時,已是降世軍漁陽王,只是手下暫時無兵無馬,與手中木棍一樣,是個光桿兒。

寧抱關當時在場,看在眼里,沒說什么,反而帶頭向漁陽王賀喜。

皇甫開的確起到了示范作用,好幾名頭目請封王號,但他們不急著去開疆擴土,全都提出一個條件,要等到再贏一場大戰,搶得充足糧草之後,才肯離開降世軍。

大敵當前,薛六甲當然不希望減弱兵力,於是同意,又封了十幾個王,幾乎將天下之土分得干干凈凈。

皇甫開心急,當天晚些時候,帶著數十騎離開營地,尋路前往冀州。

皇甫階送到營地門口,回來之後,對薛六甲越發恭謹諂媚,完全獲得他的信任。

兩天之後,估摸著父親已經走遠,再也不會被追上,皇甫連夜獨自逃跑,留下一封信,謙卑地聲稱一家人盡為降世王之臣,由於擔心父親年老,回冀州之後為奸人所騙,所以他也得回去一趟,盡快帶兵來與祖王相會,雲雲。

看到信之後,薛六甲大怒,派人去追皇甫父子,命令也傳給了吳越軍。

寧抱關看到命令之後只是冷笑,沒有派人追討亡命,將信遞給梁王,說:降世王是個老糊塗,皇甫父子如此明顯的伎倆,他居然看不透。也好,皇甫父子占據冀州,至少能令朝廷分心。

馬維想得卻多,暗自派出兩撥人,一撥向降世軍打聽皇甫父子稱王的詳情,一撥出南岸大城,到處攔截官府公差。

就在徐礎從應城回到孟津的當天上午,馬維手下的探子終於截到一封從冀州送往洛陽的信,其中內容語焉不詳,但至少能夠看出一件事:早在皇甫父子逃回冀州之前,朝廷已經派出使者北上。

毫無疑問,使者這是要拉攏冀州諸將,為朝廷增加一股生力軍,南北夾擊,將叛軍一舉消滅。

沈家也派人去冀州了,對不對馬維問道。

徐礎點頭,派出的是沈聰和郭時風。

嘿,沈直派出長子,那是對冀州之軍十分看重了。這幾天我越想越覺得,冀州才是關鍵,咱們在這里與官兵對峙,即便僥幸獲勝,也擋不住冀州兵的背後一擊。

有郭時風相助,又有沈並州許以重諾,冀州諸將應該會支持沈家。

難說,沈直的許諾還能重過朝廷不成冀州將領重利,看誰給的好處多,他們就會投向誰。而且馬維握住徐礎的胳膊,熱切地說:為什么咱們不能將冀州兵收為己有呢有這樣一股力量,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剛剛在寧抱關身邊安定幾天,馬維的老毛病又犯了,還是想爭鼎天下,恢復大梁舊業。

朝廷自不必說,皇甫開是冀州舊主,沈並州聲勢最盛,這三家至少各有可許之諾,馬兄打算如何取得冀州將士信服

我要向他們許以冀州全界。那三家各有長處,卻有一個短處,那就是絕不會允許冀州自立,我可以,只要冀州肯為我一時之用,我許給他們一世之利。

徐礎搖搖頭,這樣的好處,降世王吳越王也可以許給冀州將士。

所以我還需要礎弟的三寸不爛之舌,替我說服冀州諸將。我明白這件事非常難,但是好處不言而喻。還是那句話,礎弟真想一輩子屈居人下嗎風雲際會,冀州之兵執天下之鑰而不自知,得之者必得天下

徐礎還在猶豫,馬維又道:郭時風在冀州,更好不過,我寫封信,他必然會幫你。

馬兄相信郭時風

哈哈,對礎弟我是相信,對郭時風,我是了解,我有辦法讓他轉投於我。

徐礎嘆了口氣,好吧,我去趟冀州,但我無法保證成功,也不保證冀州將士一定投向馬兄,我只想挫敗朝廷的說客。馬兄在孟津小心。

有礎弟這句話足矣。

徐礎想,自己的確應該去趟冀州,以求眼見為實,弄清楚河北諸將的想法,他還想看看,馬維有什么辦法能讓郭時風再度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