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埋伏(1 / 2)

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1701 字 2021-02-13

(求訂閱求月票。)

奚援疑希望用一次成功的夜襲報復叛軍,並將其一舉消滅。

他制定全部計劃,諸將點頭,通報給管長齡時卻遭到質疑。

「你要帶全部兵力進攻叛軍?」

「官兵只有八千人,叛軍雖亂,卻有兩萬將卒。我軍派出的人太少,夜襲只能打敗城外叛軍,雖勝無益,此一戰,當以奪城為務,畢功於一役。」

與叛軍一樣,官兵也經常虛誇兵力,號稱三萬,其實只有八千,但是有三千騎兵,是官長齡最大的一筆本錢。

他不喜歡冒險。

「萬一叛軍設下埋伏呢?」

奚援疑回道:「那又怎樣?叛軍乃是烏合之眾,騎兵不滿百,兵卒不擅弓弩,所恃者無非刀槍,絕非官兵對手。我軍騎兵闖營,步兵隨後,直抵城門。孟僧倫若能叫開門,大功告成,絕不能,步兵攻城,騎兵調頭追殺城外叛軍。據說徐礎一直留在城外,他是賊,一旦被殺,城中必然膽破……」

「他是大將軍之子……」

「是,能不殺,盡量不殺,活捉徐礎一樣能令叛軍驚潰。」

管長齡還是不喜歡這個主意,可他正用盡全力抵抗附在骨頭上的疼痛,沒精力與滿腔熱情的年輕將領爭論,何況奚援疑出自高門,前途無量,是他立多少軍功都比不了的。

「七千人,騎兵你都帶走,留下一千步兵。」

奚援疑大喜,拱手告退,召集諸將,安排當晚的夜襲。

孟僧倫與數十名降卒同為向導,任務有二,一是進營之後招降,二是叫開城門,讓官兵進城。

「叫開城門為重,那個鮑敦真肯聽你的話?」奚援疑必須問個明白。

「回將軍,鮑敦原是地方良民,並非反賊,只要官兵許以無罪,他必然開門相迎,我願以項上頭顱擔保。」

奚援疑的確在東都見過汝南城的公文,眾多百姓為一個姓鮑的地方豪傑請官,可朝廷自有規矩:平民必須得到薦舉,才有可能封官,再多百姓的聯名也比不上一位郡守寥寥數字的推薦。

「官兵來此只為平亂,進城休整兩三日,就得旋師回京,汝南城仍由鮑敦守衛。管將軍奉旨便宜行事,可以封他一個官兒,你也一樣。有罪必罰,有功必賞,朝廷向來如此。」

「能得無罪之身,我就很滿足了。」孟僧倫臉上露出明顯的歡喜。

入夜之後,奚援疑頻頻派出斥候,聽說叛軍營地與平時一樣燈火通明,他很高興,向諸將道:「大將軍子孫雖眾,卻無人承繼將帥之才,那個樓礎,是名刺客而已,不足為懼,能將其生擒活捉者,重賞,殺死者,亦賞。」

奚援疑同樣選擇四更出,他以騎兵為主力,因此不選小徑,直馳大路,孟僧倫會帶他們繞過營前鹿角柵,從側面的一處缺口闖入營中。

「正是建功立業之時,望諸位各自奮勇,天亮後在城中會食。」奚援疑鼓勵諸將,拍馬出。

兩軍相距不遠,騎兵說到就到,奚援疑傳令將卒不得呼叫,以免驚嚇到叛軍,他要的是一網打盡。

孟僧倫一馬當先,馳入一道下坡,拐過一處小彎,折而向上,前方果然沒有障礙,只有簡陋的木柵,騎兵可以輕易越過。

營地里很安靜,火把成行,帳篷林立,奚援疑進營之後,了一聲喊,兵卒隨之鼓噪,帳篷里跑出一些人,四散奔逃,全無斗志。

這樣的場景全在奚援疑的預料之中,向孟僧倫喊道:「去叫城門,這里交給後面的步兵。」

孟僧倫馬不停蹄,帶領官兵穿過整個營地,直奔汝南城。

深夜行軍,緊隨將校是騎兵的第一要務,在營中又未做停留,直穿而過,因此沒有人注意到叛軍的數量似乎有點少,每座帳篷里只跑出一兩人。

營地與城門相距更近,一忽就到,城樓上有人喝道:「城下何人?營中為何喧嘩?」

孟僧倫仰頭道:「城上可是鮑護軍?」

「是我,你是孟將軍?」

「對,我已投降官兵。管將軍、奚將軍知道鮑護軍為徐礎所騙,願赦你無罪,封你為汝南城主,只要你肯開門納入官兵!」

「兩位將軍到了?」

「奚將軍在此!」孟僧倫大聲道。

奚援疑停在稍遠些的方,數名兵卒擋在前面,舉盾護衛。

聽到孟僧倫的話,奚援疑大聲道:「平洛將軍副將奚援疑在此,鮑將軍若能棄暗投明,開門納兵,乃是大功一件,朝廷自有封賞!」

奚援疑沒想真放過這些反賊,所以許諾時盡量說得含糊些。

城上猶豫一會,回道:「稍等。」

城門吱吱扭扭地打開,孟僧倫當先,第一個沖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