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1 / 2)

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1796 字 2021-02-13

(感謝讀者「黃梁一夢中狀元」的飄紅打賞。求訂閱求月票。)

大將軍裹緊身上用十幾張狐狸皮制成的氅衣,依然覺得冷,放眼看去,帳中的將軍一個比一個老,也都跟他一樣,無論穿上多厚的衣物,周圍點燃多炭火,在這個冬天里,仍然覺得冷。

回想當初,大將軍一旦說出要攻打某城某軍,立刻就能猜出誰會第一個請戰,但是真正可用的人又是誰,能夠看出誰需要安慰,誰需要激勵,誰需要獎賞……如今,他失去了這種能力,話已出口,他卻不知道會得到怎樣的回答。

當然,這一回不是要「攻打」,而是要「退卻」,跟隨大將軍多年的老將們極不適應。

這比秦州之敗還要悲慘,那一戰中,大將軍帶的將士不多,突遭偷襲,以至不得不逃,事後,大將軍雖然憤怒,但是志氣不衰,無論是他自己,還是朝廷上下,都相信他能東山再起。

大將軍忍不住暗中自問,現在算東山再起嗎?他手里有精兵,身邊有舊將,朝廷派來掣肘的人不是被支走,就是自己逃走,他終於又一次獨掌大軍……

將士有了,大將軍的信心卻沒回來。

終於有人開口,管長齡是大將軍最忠實的舊部之一,大將軍心情不佳的時候,通常只有他能提出一些異議。

「我仍然覺得東都城里沒有多少叛賊,官兵如果四面圍攻……」

「管將軍沒看到叛賊留下的營地?足夠容納十萬人!」另一名老將軍道。

「營地未成,而且可以做假。」管長齡起身,忍著全身骨節的疼痛,拱手道:「吳王……」

大將軍像是被一盆冷水迎面澆在身上,肥碩的身體劇烈地抖動幾下,勃然大怒,「他算什么吳王?」

管長齡張口結舌,不知道該怎么稱呼城里的那一位。

「徐礎,他就叫徐礎。」大將軍道。

「徐礎善用巧計,示官兵以大營,卻死守城池而不出戰,十有八九是心虛,我估計叛軍至多不過一萬人,初入東都,立足未穩,正可一舉將其擊潰。」

管長齡開口,其他人也敢進言,大多贊同對東都再做一次圍攻。

一名滿身霜雪的士兵進帳,向大將軍道:「後方叛軍正在逼近,大概在十里之外。」

士兵退下,大將軍稍稍挺直身體,「奪回東都又能如何?能跑的人都跑了,連張氏都放棄東都,剩下的是一座廢城,外姓人何必替他們著急?我知道諸位為何想要奪城,無非是覺得家人還在城中。放心,他們很可能也已經逃走,何況你們的成年子孫都在軍中,只需找到一塊地方,自然還能開枝散葉。大丈夫在世,何處不能為家?」

眾老將不敢再提攻城,一將問道:「去哪里合適?」

「我想聽聽你們的想法。」大將軍向管長齡道:「管將軍去集合軍隊,毀掉輜重,只帶干糧,輕裝上路。」

管長齡領命而去。

眾將議論紛紛,各有建議,有說冀州好,皇帝、太皇太後很可能都在那里,有說荊州好,與洛州山水相連,進可攻,退可守……

最後有人提到了漢州,「漢中位於天下正西,地方雖小,四方卻有山河隔阻,土地肥沃,百姓眾多,若能占而有之,不失為立足之地。」

大將軍輕輕點頭,眾將了解他的心事,立刻找出更多理由。

「大將軍家里的六公子不是在漢州做官嗎?正好可以做個接應。」一將給出更有力的理由。

大將軍心中其實早有定論,只是希望由部下提出來,挺身而起,「去洛州,即刻出,步兵在前,騎兵押後。叛賊若是不敢跟來也就算了,若是敢來,咱們在真正的戰場上何曾敗過?」

大將軍重新鼓起幾分信心,可這信心就像是帳中的炭盆,一旦來到冰天雪地里,迅消散,又變成死灰一堆。

大將軍乘不得馬,只能坐車,走的時候,天光微亮,他向東都望了最後一眼,突然間心如針扎,悔恨不已,差一點就要傳令全軍停下,集中力量再攻一次。

但他最終還是放棄,治軍最忌朝三暮四,說走就得走,來回反復,只會令軍心崩潰得更快。

將士們也都頻頻望向東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人逃沒逃出來。

大將軍害怕軍心生變,催促上路,許以諸多好處,一切都要到達洛州之後才能兌現。

多半個時辰以後,官兵撤得干干凈凈,只留下遍地的煙塵,大量軍械被付之一炬,還有一些來不及點燃,被隨意地丟棄。

晉王沈耽率軍趕來,占據這片營地,重重地松了口氣。

譚無謂騎馬兜了一小圈,趕回來道:「官兵走沒多久,看樣子是往西去了,還來來得追趕……」

劉有終已經回到晉王身邊,詫異地道:「追?為什么要追?」

譚無謂也很詫異,「因為……因為官兵已成喪家之犬,再來一點打擊,就會潰散,永除後患。」

劉有終笑著搖頭,雖然結拜,他很少與譚無謂稱兄道弟,「譚將軍的確是員大將,可打仗總有個目的,殺人只在其次。譚將軍請看,東都就在眼前。」

「看到了,我以前還來過呢。可官兵終究是個威脅,不將其消滅干凈……」

劉有終依然搖頭,向晉王道:「東都近在眼前,失之如失半壁江山,大將軍縱然逃走,頂多是一州之敵。」

沈耽道:「兩位兄長不必說了,先去叩門,如果能進城,與寧王合軍,再追官兵不遲,如果不能進城——劉先生說得對,奪取東都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