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2 / 2)

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1749 字 2021-02-13

「所以我也沒有接受。」徐礎笑道,已經猜出喬之素的來意。

「湘東王與濟北王叔侄二人,直到現在也沒認清形勢,還以為身份不變、地位仍存,迄今發生的一切變故都是意外,只要他們稍微努力一些,天下自然還歸張氏所有。」

「兩王確非中興之主。」

「歡顏郡主唉,可惜她只是個郡主。」

「嗯。」

喬之素沉默一會,突然抬起頭,「鄴城沒有希望,徐公子想必看得清清楚楚。」

「我從未對鄴城心存希望。」

「既然如此,徐公子為何要為鄴城做說客有人說徐公子是為還情報恩,我卻不這么覺得,我以為徐公子必有更深的原因。」

徐礎的確是為還情,但他現在不想透露,笑道:「知我者,喬先生也。鄴城固然難成大事,但不該亡於當下。」

喬之素點點頭,「勸人先要取信,取信之法莫過於結交。徐公子所欲勸者,乃是王者,本來就難,以敵方使者身份來勸,難上加難。」

「不必多說,我明白喬先生的意思。再等一等,梁王很快會明白,與歸附者相比,他更需要一些敵方使者的意見。」

「徐公子等不到,再過三天,梁軍就將對鄴城發起進攻。鄴城那邊已經同意梁王派使者進城徐公子還沒聽說這個消息吧」

「我與鄴城音信隔絕。」

「鄴城已有投降跡象,徐公子還要為之奔走」

「鄴城是降是戰,由他們自己做主,我只在意大勢走向尹大人到秦州多久了」

「尹大人他應該到了我不清楚。」喬之素被問個措手不及,回答得有些慌亂,「徐公子怎么突然想起尹大人了他的確先我們一步離開,躲過了梁軍阻攔,但是只身一人,隨從士兵不過數十,前方是皇甫家據守的潼關,後方是梁王派出的追兵,這時候估計已然落網。」

「真是遺憾,我原以為尹大人能夠帶回冀州軍,不過只要確切消息還沒傳來,就不能說他失敗,對不對」

「尹大人即便順利進入秦州,趕到西京,也是遠水難解近渴。」

「遠水可解遠渴,冀州軍雖無法及時回援鄴城,但可以順勢攻入並州。沈家一旦勢危,賀榮部就會將其拋棄,改而支持鄴城,數十萬騎兵蜂擁南下,梁王即便奪下鄴城,倉促之間,能擋其鋒」

喬之素笑道:「徐公子想法不錯,但是太多想當然,秦州形勢復雜,尹甫哪能那么容易穩定軍心又如何說服將士隨他進攻並州西京城中的降世軍難道坐視不管即便冀州軍真敢進攻並州,晉王占據地利,說敗就敗」

「所以還要再等等,喬先生初為梁王效力,尚未立功,何不趁機進諫,請梁王多等幾天,一旦形勢明了,喬先生此功不小。」

喬之素笑著搖頭,「為十分之一的大功,卻要冒十分之九的風險,這種事情我不做,徐公子也找不到人願意做。」

「唉,只好我自己出面。」

喬之素奉命來勸徐礎歸降,原本就沒抱太大希望,奉命行事而已,這時起身道:「該說的我都說的,梁王若問起」

「喬先生剖心瀝膽,將福禍說得清清楚楚,是我自己固執,非要再等。」

「多謝。」喬之素拱手告辭。

於瞻正好回來,與提著燈籠的喬之素打個照面,互相點下頭,擦身而過。

於瞻也不跟徐礎說話,脫下鞋子,合衣躺在鋪上,過了一會,突然坐起來,大聲道:「我記得他是誰了。」

徐礎躺在那里也沒睡著,「於公子想起什么了」

「剛才走出去的那個人,就是與你在思過谷里商議陰謀的人,我雖然只看到側臉與背影,但是絕不會認錯。」

「剛才那位是喬之素,曾是大將軍的幕僚,後轉投濟北王,前幾天剛剛轉到梁王帳下。」

「原來是個反復無常的小人。」

「喬之素絕非小人,只是還沒找到明主,於公子對亂世之人不要太苛刻。」

「嘿,你們是一類人。」於瞻躺下,認出喬之素,令他想起自己上告卻受冤的事情,既悲且怒,「寇先生仍在梁王帳中,看樣子是要秉燭夜談,這是一個好兆頭對鄴城是好兆頭,對徐公子卻未必。」

「你相信我的話了」

「寇先生即便在梁王面前說些什么,也是應該的,這不叫公報私仇,而是公私兼濟,畢竟惡事都是你自己做下的,不能不認。」

徐礎笑道:「寇道孤不提那些惡事還好,一旦提起,梁王更要聘我為臣。於公子還不明白嗎現在是亂世,群雄要的就是擅長行惡之人。」

於瞻好不容易才想好這套說辭,被徐礎幾句話駁倒,他又一次無話可說。

徐礎閉上眼睛,喃喃道:「能引起梁王秉燭夜談的興趣,你猜寇道孤說的是大義呢,還是如何行惡」

於瞻更加無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