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20部分閱讀(1 / 2)

我要做皇帝 未知 5884 字 2021-02-14

殿下,臣自幼酷愛醫方術,年十一歲即拜太倉公為師,學扁鵲黃帝之醫方,至今已有十余年」石穰非常誠實的答道。

劉德聽了,頓時肅然起敬,收起了原本的輕視之心,連忙尊敬的拱手道:「原來是太倉公高徒,請恕我不知之罪」

這太倉公,在這個時代就是名醫國手的代言人

太倉公是世人對其的尊稱,其本名淳於意,因此又稱為意公。

就是那個著名的緹縈救父故事中的主角,緹縈之父。

當然這些都不是劉德如此鄭重的原因,真正讓劉德對這石穰如此尊重的原因在於,那淳於意乃是臨淄陽慶的唯一嫡傳傳人,而陽慶則是扁鵲的真傳後人,當世最後幾卷扁鵲的醫書,就是藏於陽慶之手,之後傳給了淳於意,淳於意廣收門徒,門下弟子共有一百余人,其中有十七人得了真傳。

前世之時,有次劉德了重感冒,發展成了肺炎,本以為必死,因為在這西元前的時代,沒有抗生素,基本上肺炎就等於絕症。

但是,最後卻被淳於意的第三代弟子河間人張鳴所治愈。

病好之後,劉德延請張鳴為河間國太醫,禮遇非常,經常與之談論醫學,因而知道了一些扁鵲這一派系的醫術與辯證之法。

從與張鳴的交談之中,劉德知道了一個讓他震驚萬分的事情扁鵲門人學習醫病的一個方法是解剖

通過解剖,他們這一系的醫生甚至知道胃大一尺五寸,直徑五寸,長二尺六寸,甚至知道胃能盛三斗五升的水,基本上常人的胃里都留有二斗的食物,其中水與胃液占一斗五升這樣詳細的數據。

不止如此,他們還測量了人體的腸子,稱了心臟的重量,摸清了一些主動脈血管的長度

前世劉德知道了這些之後,大力資助和鼓勵張鳴研究和發展扁鵲的醫術,用王宮的財力和物力為其解剖學的發展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本是希望能推動醫學向前發展,可惜,最後成果還沒出來,此事就成了劉德昏庸殘暴的罪證。

在服毒自殺之前,劉德只有兩個遺憾,沒能推動解剖學在中醫醫學中占據一席之地是其中之一。

石穰是否淳於意那十七位授予了扁鵲醫書的真傳弟子之一,劉德不知道,但是,他這個淳於意的門徒,卻是劉德接近淳於意的途徑。

劉德前世之時,就聽張鳴說過,其先師扁鵲著有醫書十余卷,雖然只有五卷保存了下來,但這五卷中有兩卷是關於解剖和人體器官與功能的說明之書,張鳴的老師因為不是真傳弟子,沒能得傳那五卷醫書,因此,張鳴也不太清楚那兩卷書上說的都是些什么,但劉德僅僅只是觀摩張鳴解剖一些死刑犯的屍體,就已經知道,這一系的醫生們在解剖一途上已經有了心得和經驗,起碼知道人體的一些基本結構,下刀和解剖的力度都有模有樣,至少沒有出現過切錯地方,割壞血管的錯誤。

而張鳴連真傳都不是,都在解剖一道上有次造詣,那么真傳弟子的水平怎么樣呢

前世之時,劉德常常會想到這個問題。

此刻聽說了石穰竟是淳於意的弟子之後,前世的種種猜測和疑惑頓時重新浮上心頭。

不止如此,劉德還進一步的想起了兩三百年後那位已經能做外科手術發明了麻沸散的華佗,傳說華佗也是扁鵲傳人

石穰卻不知道劉德心里的想法和種種猜測,他有點被劉德的禮遇和態度嚇壞了,連忙唯唯諾諾的道:「殿下,如此重禮,臣不敢當」

「當得,當得」劉德笑眯眯的道:「卿乃是國手,我日後之起居飲食與葯飲皆要托付於卿,如何當不得」

便宜老爹這次送來的石穰,讓劉德心里也起了感激之情,畢竟,像石穰這種名醫國手之徒,一般的君王都是留在自己身邊,根本不會送給別人,連兒子都不行

而便宜老爹能派石穰來照顧劉德,說明,他是真的欣賞和看重劉德了。

嗯,或許還有些監視和監督的意思。

但那已不重要了

「不知太倉公可好」劉德又問道。

「回殿下,前幾日老師還有書信前來,說一切安好」石穰恭敬的答道,或許是他覺得劉德可能對他老師感興趣,於是又補充道:「臣之妻乃是老師之幼女,故常與老師有書信往來」

「太倉公現在在何處游醫」劉德聽了立即又問道,淳於意雖然是齊人,但他秉持著扁鵲一脈的傳統,經常游走四方,為諸侯百姓看病,雖然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但依然堅持故我,而且身體不錯,前世之時,劉德死前甚至還聽說過他出現在某地診病的消息,當時他已年近八十了

第二更

嗯,這章所說的關於扁鵲一門有解剖術的存在,雖然我是稍稍有些臆測,但是,我查閱了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仔仔細細的看了附錄的正義,最後我只能有這么一個想法:假如扁鵲一脈沒有解剖過人體,那么,史記附錄里的正義中詳細的人體器官大小血管長度以及各器官功能描述,相互關系以及形狀重量就無法解釋了。

而且,後世華佗的外科手術治病,是有史明確記載的事情,但華佗顯然不是超人,醫學也不是一代人一個天才就可以忽然出現跳躍式發展的。

只有華佗不是穿越者,那么,對此的解釋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在他之前,醫學技術已經在向外科手術的方向發展過了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www.

第八十九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本書互動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www.

第九十節 田叔來了第一更

長安城東,矗立著一座屬於北軍的中型校場。

這處校場本是呂後時期偽趙王呂恢設置的,等到了呂恢被誅,代王登基,這處帶有呂氏色彩的校場從此就被北軍放棄,這二十多年來,除了偶爾會有北軍的校尉將此處當成車馬的停放點外,其余時候,這里都是冷清的不像話的。

但現在,這座昔日的校場再次恢復了熱鬧。

數十名工人在校場內外忙碌著,數百名操著各地口音的士子則在校場外翹首以盼。

一輛馬車悄然停到校場外的路口,一個白發蒼蒼,但是身體依然健碩的老者從車上踱下來,兩個年輕的錦衣男子立即上前扶著這個老者。

「這就是那三個考場之一嗎」老者輕聲問道。

「回稟祖父大人,孫兒打聽過了,這里確實會在三日後作為考場」年紀稍長一些的錦衣男子垂首答道。

「老夫過去看看再說」老者甩開兩個孫輩的攙扶,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原本圍觀在校場旁邊看熱鬧的士子百姓官吏見到這明顯起碼六十歲的老人走來,紛紛讓開一條道路,有些眼尖的更是立即就長揖而拜,口稱:「晚輩見過田公老大人」

等這老者過去了,有同伴問剛才長揖作禮的人:「方才那位老人家什么來頭何以兄台如此鄭重」

那人滿臉崇敬的答道:「先帝時的元老長者,前漢中太守田叔田公老大人是也」

「啊」問話的人頓時就吃驚不已:「竟然是田叔公連他都被驚動了嗎看來這個考舉的影響還真是大」

誰人不知,就是先帝在位的時候,見到這位老人也是執晚輩之禮,視其為長者,國家脊梁,因此,尋常百姓士子,稱其一句老大人,那田叔還真受得起。

因此,這考舉竟然驚動田叔這等早已告老還鄉,在家中養孫弄兒,頤養天年的名滿天下之大臣,讓許多人都暗暗吃驚。

「也不知這位長者究竟是贊成考舉,還是反對考舉」有人在心里暗暗想著。

這些天,隨著考舉的聲勢越發的大了起來,長安城上至公侯下至販夫走卒,幾乎沒有人不在議論考舉。

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

支持的人覺得這考舉等於重新開辟了一條士子入仕為官的道路,可以避免有才華的年輕人因為名聲或者家望的緣故而被攔在仕途之外。

反對的人卻是什么什么理由都有。

有認為破壞祖制,也有認為可能會有道德敗壞之輩,靠著這個考舉進入仕途的。

反正,這些天長安城里什么樣的聲音都有。

田叔卻是徑直走到校場旁邊,登上附近的一樓樓台,居高臨下,俯視了一番,見到校場內的工人大部分都在漫不經心的做事,於是他就問氣喘吁吁的追上來的兩個孫子:「周亞夫信上怎么說的來著」

「條候請您來長安輔佐皇子劉德」

「嗯,確實是要好好督促一番,殿下身邊也不知都是些什么人在輔佐,竟連這等事情都辦不好,讓這些偷奸耍滑之輩如此逍遙」田叔看著校場內那些沒有好好工作,反而在趁機偷懶的人,胸膛里就只覺得氣呼呼的。

他不是氣那些工人偷懶。

而是氣惱給了這些工人偷懶的機會的人。

「當初老夫擔任漢中太守,郡內上至尉丞等佐官,下至游繳亭長等小吏,誰敢像他們這樣」在他做官的那個時代,蕭何陳平曹參周勃王陵,幾乎每一個大臣都是有著強大的人格魅力,能靠著個人的魅力和影響力,帶動周圍的人。

因而,田叔一直堅信,這世界上沒有不努力的下屬,只有鞭策不夠的上官。

上面鞭策的力度足夠大,下面的人自然就沒有了偷懶和耍滑的空間。

甚至一個優秀的大臣,是能夠將懶惰者變成勤奮,貪婪者變為清廉,膽怯者變得勇敢。

當年,孟舒為雲中太守,一次匈奴人入侵雲中,卻遭到了強有力的抵抗,雲中人在孟舒的帶領下,父死子繼,根本不知什么叫怕,給予了匈奴人沉痛的打擊,使之十余年都不敢再入雲中。

而在孟舒當雲中太守之前,匈奴騎兵曾兩次侵略過雲中,都沒有受到什么抵抗,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走,跟老夫進宮去面見天子太後殿下」田叔道:「老夫要好好的說道說道一下」

他的兩個孫子頓時就滿面愁容,可是又不敢當著祖父的面說出來,只能低著頭道:「祖父大人還請息怒為這些氣壞了身子不值當」

「怕什么」田叔卻是滿不在乎的道:「老夫今年才七十歲,當年許負曾給老夫面相,斷言老夫能活到八十歲況且,就這么點小事,老夫還犯不著動氣」

許負是名滿天下的術士,最是擅長相面,根據人的面相推斷其將來的命運,在民間有著很高的聲望,據說,許負的相面推斷,至今還保持著百分百的成功率

兩個孫子聽了卻更加犯愁,只能在心里道:「我的祖父大人呀,我們那里是擔心您氣壞了身子,我們是擔心您這臭脾氣氣壞了天子跟太後還有那位劉德殿下啊,現在可不是高皇帝的時候了,更加不是太宗孝文皇帝的時候了您都遠離官場七八年了,何必再來長安趟這渾水呢」

跟田叔接到周亞夫的信件後立即就興致勃勃的趕來長安,想要為大漢社稷繼續發光發熱的態度截然相反的是田家人一開始就是反對的。

家里上上下下誰不知道自家老祖父這臭脾氣

不誇張地說,當年,老祖父當官的時候,家里就提心吊膽,生怕他心直口快,得罪了天子,好在,當時的天子太宗孝文皇帝脾氣好的很,就算是田叔說了什么犯忌諱的話或者觸到了天子的痛處,笑一笑也就過去了,可如今的天子可沒有先帝那么好的脾氣了丫

登基之後就殺了鄧通,還把張季趕去了淮南國

只是,老祖父打定的主意,是誰都勸不動的,沒辦法,家里緊急商議了之後,就選了他們兄弟兩陪著老祖父來長安,就是希望靠著他們兄弟的機靈,來幫老祖父出些主意,關鍵時候更能幫忙挽回局面。

今天四更,這是第一更~晚上八點第二更10點左右第三更12點第四更~~~~

嗯,求收藏啊,這兩天收藏漲的好慢的說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www.

第九十一節 舊恩24

當田叔到達長安時,劉德正在甘泉宮里陪著陳阿嬌瘋。

甘泉宮歷史悠久,早在炎黃時期,這里是重要的政治場所,相傳黃帝就是在此祭天的。周室衰落後,甘泉宮及附近地區落入北方游牧民族的掌握之中,匈奴人一度在甘泉山上祭祀他們的神明,秦國強盛之後,將此地重新奪回,並派兵駐守,並以甘泉山為咸陽屏障,在此營建了林光宮。

漢室建立後,劉邦在林光宮的廢墟之旁,另起爐灶,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宮殿命名為甘泉宮。

此時,甘泉宮不僅僅是皇家的避暑之地,更因為甘泉宮所在甘泉山及附近的其他山脈,是漢室蕭關之後的最後一道屏障,而蕭關並不像函谷關那樣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屏障,自漢室建立以來,蕭關防御就已經被匈奴人三次攻破,因此,甘泉宮就成了長安城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漢室在甘泉宮附近駐有重兵幾乎半支北軍與大部分的三輔郡兵的大本營,都在此地。

站在甘泉山的最高處,可以看到棘門細柳等著名的軍寨的營盤。

也正因為甘泉宮是如此重要,因而,沒有天子所賜信符,任何人都不可能接近和出入此地。

「劉德表兄,快來那邊有一只好漂亮的蝴蝶,去幫我抓過來」陳阿嬌拍著手掌呼喚著劉德,粉嘟嘟的小臉上滿滿都是洋溢著的幸福。

「好的」劉德聞言立即就跑過來,問道:「在哪里呢」

「那邊那邊快點,要不它就飛走了」陳阿嬌一邊說著,一邊指著花叢里的某個地方。

當劉德躡手躡腳的靠近花叢中的蝴蝶時,剛剛美美的在甘泉山上的溫泉中泡了一個澡的薄皇後拉著館陶長公主劉嫖,走在花園的小徑之中。

「那兩個孩子玩的還真是開心啊」薄皇後看著遠處的劉德跟陳阿嬌,對劉嫖笑著道:「劉德這個兄長對阿嬌還真是寵,什么都依著阿嬌」

「皇後這倒說對了」劉嫖臉上也是滿臉的喜色,道:「劉德還說將來要給我家阿嬌建一個黃金做的屋子,在屋子里面要以白玉為地,夜明珠為燈呢」

「既然這兩個孩子相互之間感情如此的好」薄皇後趁機道:「那長公主為何不跟陛下提一下,讓這兩個孩子親上加親,豈不妙哉」

「哎我倒是想啊」劉嫖一聽此話,頓時就眉頭緊鎖起來:「這劉德我瞧著也挺喜歡的,阿嬌將來若是能嫁給他做婦,我也放心,可惜,這劉德的母妃粟姬那脾氣,皇後您又不是不知道見了我啊,就跟見了仇人一樣,害的我好幾次想提這門親事最後都開不了口」

說起粟姬,劉嫖就滿肚子火氣。

再怎么著,她也是皇帝的親姐姐,這漢家的長公主,論身份論地位,怎么著也比粟姬那個所謂的美人封號等級高。

可那個粟姬也不知道吃錯了什么葯,每次見她就跟見了仇人般,那臉上掛著的寒霜都能刮下來當冰塊解暑了

一聽劉嫖的話,薄皇後心里一轉,就嘗試著道:「不滿長公主,吾膝下無子,常常引以為憾這劉德,吾瞧著也是喜歡的緊的,以至於常常在妄想著,要是劉德是吾的兒子那該多好呀」

「吾瞧著阿嬌也是喜歡的很,若劉德是吾的兒子,吾就是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幫劉德娶到阿嬌」

薄皇後當然知道,今天劉德特意將她跟劉嫖一起請到這甘泉宮來游玩,雖然打著的幌子是散心,但薄皇後很清楚,這是劉德特意給她營造出來的向劉嫖說情和試探的局面。

只要能說動劉嫖,再由劉嫖去跟太後吹風,到時候,只要太後下道懿旨,說:皇後無子,哀家甚為憐憫,皇帝有子十余,其令皇後擇其一為子養之。

那她就能順水推舟的將劉德過繼過來了。

有了太後的懿旨,就算粟姬想要起什么幺蛾子,也是沒用了。

漢家傳統,向來就是後。宮里一切都是太後說了算

不說別的,呂後時期,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譬如惠帝太子就是被呂後下令過繼給惠帝皇後的,不過,那位太子因為懷恨呂後殺其母,竟然口出狂言,結果被呂後廢掉了

然後,呂後立少帝為帝,同樣也是將之掛名在惠帝皇後名下。

薄皇後話一出口,劉嫖的小心思立即就動了起來。

「可不是嘛」劉嫖在心里盤算著,這薄皇後,對她可是恭謹有加,態度非常好,比起粟姬,那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雖然想要將劉德過繼給薄皇後,這是有難度的事情,但是,劉嫖想了想,比起去面對粟姬那張臭臉來,還是這么做更劃算,也更妥當。

「嗯,就這么定了,等過兩日,我找個機會去見母後,跟母後說上一說」劉嫖盤算著。

對付竇太後,劉嫖可謂經驗十足,她太清楚她的那個母親的軟肋在那里了。

於是,劉嫖問道:「皇後,不知太皇太後當年賜給您的那個香囊跟玉狐可還在」

「在的」薄皇後一聽,知道劉嫖心動了,當年太皇太後賜給她的那個香囊跟玉狐,同時還賜給了竇太後同樣的物件,特別是當時的背景是慎夫人如日中天,而竇太後卻又有了眼疾,朝廷內外,就有些人亂嚼舌頭根子了,說什么凡有母儀天下者,蓋之如天,容之於地,以其德輔天子,而萬民敬仰,今皇後有疾,不可母儀天下,不能承奉宗廟,當擇賢妃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