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內地第一張三白金唱片(1 / 2)

如果說網絡上的數字專輯還有可能做手腳的話,那么實際生活中,線下的實體唱片的銷量在當今社會就是根本沒有水分的了。

因為實體唱片銷量一向不好,根本沒得賺。

就像作者出版實體書,基本上都是賠錢買賣,賺個吆喝。

在網絡銷售火爆的同時,一周之內,許遠和孟筱萱的這張級專輯《我們》就在華語樂壇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驚艷一筆。

內地第一張三白金唱片,橫空出世!

而且勢頭還在猛漲,沒有停止!

什么叫做白金唱片?

白金唱片的標准是什么?

這東西有什么用?意味著什么?

現在的年輕人或許不解。

因為網絡音樂這種方式,已經成為了現在的主流音樂。但經歷過那個實體音樂年代的人才會明白,內地三白金有多么的恐怖。

寶島地區,金唱片的標准是兩萬張,白金唱片是四萬張。

香江地區,金唱片的標准是二點五萬張,白金唱片是五萬張。

三白金唱片,分別就是賣出了十二萬張和十五萬張。

但在內地,因為人口基數的原因,這個數據,要翻好幾下。

內地金唱片標准是五十萬張!

白金唱片的標准是一百萬張!

而三白金,就是三百萬張!

三百萬張!

這在內地,就是史無前例的級銷量!

細數過往,哪怕是在實體唱片的巔峰歲月,九十年代,百萬級別的唱片也都是鳳毛麟角。而且,幾乎都是算的亞洲范圍內的唱片總銷量。

雪友歌的《吻別》,當年橫掃整個亞洲,總銷量突破五百萬張,號稱樂壇最不可被越的神專輯。

之後華仔的《笨小孩》、秀文的《值得》、王霏霏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等級唱片,也都是一二三四百萬銷售級別的。

但注意,都是亞洲銷量。

而內地,這個數字恐怕還停留在十幾萬或者幾十萬。

為什么?

因為在唱片的黃金歲月,內地的經濟還沒有起來,所以雖然人口基數大,可銷售並不給力,遠比不上國內的香江、寶島地區,以及歪果的寒國和霓虹國,甚至東南亞地區。

而當內地富起來之後,網絡時代已然來臨。

一方面是瘋狂的盜版。

盜版歲月之後,又是因為各種材料和人工價格上漲,從而導致實體唱片價格的瘋狂攀升,和網絡專輯對比起來,差了五倍、十倍!

實體唱片,幾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這個時候,不要說沖擊更高的唱片銷量了,就算是維持原本的水平都做不到。唱片行業,一瞬間就瀕臨死亡,大批唱片公司倒閉,無數當紅音樂人不得不開新的賺錢路子。

時勢造英雄,很多適應不了的樂壇巨星隕落,但是也有更多的樂壇新星成功出頭。

在這種檔口,還能夠保持甚至拉高實體唱片瘋狂銷售記錄的,只有傑倫等少數幾個人或者說只有他一個人。

這也是為什么傑倫成功的在三十五歲之前就一步踏進天皇巨星,創下了樂壇奇跡的原因。

而現在,一個新的神話,誕生了!

誰都沒有想到在這個時代,內地還能誕生遙不可及的三白金唱片。

許遠這一次,是真的神了。

吹!

瘋狂吹!

各大媒體根本不走流程,開始了狂吹。

尤其是內地音樂媒體,簡直趾高氣揚。

都在說內地站起來了,在娛樂圈的地位逐漸成為了中心,可卻一直缺乏佐證。即便你內地藝人片酬遠高於其他地區的藝人,可實打實的頂級作品呢?

只要作品還沒有越,沒有接連不斷的爆出精品,就永遠也不算站起來。

所以從前幾年的華語娛樂圈大融合以來,進度並不算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