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工業化和類型化(2 / 2)

電影教師 青城無忌 1798 字 2021-02-15

台下的張一謀聽到這話,臉色不由微微一變,他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就特別壓抑,結局也特別慘,按張然的邏輯,這次只怕自己會被罵得很慘。

張然沒有注意到張一謀的反應,繼續道:「七月份的時候我們在官布置了一個作業,把從1995年到2005年這十年,你們那個地方每年最賣座的前10部電影全看一遍。到了八月份我們又布置了一個作業,從這一百部電影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三部電影,把電影完整的拉一遍。我不知道咱們北電的同學有沒有跟著做的,有的話請舉手」

在放映廳的一角,有個男生把手舉了起來。

張然的視線轉移到牆角,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哪個系的」

男生站起來道:「我叫陸陽,是導演系的研究生」

張然笑著點頭道:「你是在場所有學生中少數有類型片意識的,中國電影市場比較迷信名氣,不太容易看到新導演出現,寧皓為什么能出來就在於他有類型片意識,他知道觀眾喜歡看什么,所以他出來了。你既然有這方面的意識,那就加油吧」

陸陽趕緊道:「謝謝張老師」

張然沖陸陽笑了笑,繼續道:「回到剛才的話題,為什么那一百部電影就是讓大家知道受歡迎的電影是怎么回事,你連觀眾喜歡看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寫出受歡迎的劇本之所以讓大家選擇其中最喜歡的三部,在於這三部電影應該是你最喜歡的類型,是平常看得比較多的類型,那么這種類型應該是你最熟悉、最擅長的,也是可以作為發展方向的。至於拉片,就是讓大家對電影的結構有個認識,以後才好寫劇本。

好萊塢對劇本要求非常嚴格,比如故事到了第5分鍾,就會有人提出問題或者作出陳述,而這個問題或陳述就是影片的主題;而到了第12分鍾又必須如何電影被切割成很多塊,每過幾分鍾都有明確要求,有非常清楚的流程,就像生產車間,看上去似乎很教條,但是很科學,這是好萊塢幾十年積累的財富。」

張然頓了一下,看看在繼續拍攝的巫爾善他們,又看看牆角的陸陽,提高聲音道:當你們掌握了這些結構,掌握了類型片的技巧,那就有可能拍攝出優秀的類型片。現在整個亞洲都缺優秀的類型片人才,缺乏優秀的類型片,有足夠大的舞台給你們,我相信你們的能力,相信你們終將扛起亞洲電影的大旗行了,我就不多說了,謝謝大家」

當張然的致辭結束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好似雷鳴一般。

北電學生文藝青年不少,很多人看不上類型片,覺得是流水線的產物,缺乏藝術性;但他們對張然卻沒有絲毫的輕視,只有滿滿的敬意。不光是張然向學校捐了錢,讓大家有錢拍片,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在為中國電影做事。

中國電影說大話的人太多,踏踏實實做事的太少。

看著台下起來鼓掌的學生們,張然忽然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並沒有白費,他的笑容頓時變得無比的燦爛。

接下來,張慧軍、金昌洙和高梨公之三位校長分別向專業導師們發放了聘書,而阿曼巴、朴贊郁又代表老師向巫爾善他們12個學生授予了專業道具。尹成賢上台的時候,還背上斯坦尼康,手里還拿著攝影機,那手忙腳亂的場面引得在場觀眾一陣爆笑。

下面的項目是剪彩,蔡復朝、佟剛、默多克等領導和嘉賓被請上舞台。一番介紹之後,一隊年輕女孩走了出來,一個個都抱著一個盤子,里面放著的不是剪刀,而是一塊場記板,不過和場記板填寫的內容不同,上面寫著「亞洲電影學院」、「2006.9.4」等字樣。

佟剛他們每人拿了一塊場記板,放在胸前,一陣嘩啦的閃光燈之後,張然大喊一聲:「action」

場上的嘉賓立刻合上場記板,伴隨著清脆的響聲,亞洲電影學院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