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大數據火了(1 / 2)

電影教師 青城無忌 1839 字 2021-02-15

隨著《紙牌屋》在網絡上爆紅,媒體開始進行大規模報道。

《時代》周刊著名撰稿人詹姆斯-波尼沃澤克認為:「美國重拍版《紙牌屋》比bbc版黑暗許多,但在精神上bbc版一脈相承,這是一群餓狼控制下的白宮西翼,看過甚至會讓人們睡不著覺。」

《華盛頓郵報》記者漢克-斯特福爾認為:「劇中黨派的腐敗無疑是最吸引觀眾的,觀眾樂於看到,這些擦槍走火的細節在電視劇中呈現。現實中,國會的那些宏偉的計劃和美妙的藍圖總是那么不可信,所以hbo的劇集《副總統》中所展現的政治混亂和個人欲望的膨脹才更像人們眼中的華盛頓。《紙牌屋》讓觀眾喝彩的人物或場景並非只是誇張的虛構,靈魂人物安德伍德以及和他一樣邪惡的妻子克萊爾,並不僅僅是莎士比亞似的戲劇舞台上藝術化的角色。觀眾面對大人物安德伍德的所作所為,就好像在被他一次次侮辱。就算你不想喜歡它,但你內心某些暗藏的部分真的會喜歡它。」

英國《每日郵報給出了「《紙牌屋》就是我們時代的莎士比亞」的大標題,文章中寫道:「看《紙牌屋》的時候,我們最初可能不會覺得弗蘭克可悲。他掌握權勢,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然而,我們不時能現他的可憐之處政治的東風能將一個政客吹到雲端,也可以將他吹入深淵。」

《好萊塢報道者》斷言:「《紙牌屋》制作精良,演員表演出色,史派西和懷特將格外受到推崇,相信在今年的艾美獎角逐中《紙牌屋》將大放光彩!」

讓《紙牌屋》成為話題的不僅是它的劇情,還有一次將整季13集全部推出的模式,在奈飛上,觀眾可以一口氣將它看完,也可以自己安排觀看進度。

《洛杉磯時報》認為:「以往美劇習慣於給觀眾定時喂食的做法,看完一集後需要耐心等待上一星期,一季結束後需要等待來年再有新的一季。但互聯網改變了用戶的習慣,如今人們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這是全新一代的觀眾,是點播的一代,而《紙牌屋》正是為這代人度身打造的第一部作品。」

《俄勒岡人報》的專欄作家勞拉-迪倫是最早追捧《紙牌屋》的觀眾之一,她最初控制打算每周看一兩集,第二周她生病卧床,忍不住把剩下的戲全部看完,大呼過癮。迪倫在她的專欄中寫道:「我很久沒有看過這么好的劇本、表演和導演了。」

《洛杉磯時報》認為:「以《紙牌屋》為標志,奈飛在電視行業帶來了場革命:一次推出一整季劇集,而且不插播廣告。他們打破了我們過去15年對電視劇的固有印象。很快,觀眾在固定的時間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看電視劇的日子就要成為回憶了。到時候我們會記得《紙牌屋》和奈飛,因為轉變正是從此開始的。」

與此同時,大數據這個概念也徹底紅了,《紙牌屋》是第一部完全繞過了傳統的廣播電視網和有線電視網組成的電視生態系統的劇集,也是第一部在創作階段使用了「大數據」算法的電視劇。基於冰冷數據的文藝創作迸出如此強大的張力,這部劇從多個角度來說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紙牌屋》打開了影視生產應用大數據的閥門,使奈飛成為數據革命的代表。無論是《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還是《經濟學人》,這些嚴肅媒體都刊登文章,為奈飛的成功大唱贊歌,為新時代的到來歡呼。

奈飛賭贏《紙牌屋》背後的秘密武器:大數據分析!——《紐約時報》

奈飛開大數據分析軟件,《紙牌屋》引領電視節目新革命!——《洛杉磯時報》

奈飛是如何用大數據捧火《紙牌屋》的!——《經濟學人》

未卜先知的神器:關於大數據的觀察與思考!——《商業內幕》

《紙牌屋》的大數據力量:巫術一般的精准營銷——《時代》

《紙牌屋》和大數據:讓奈飛「翻身」的兩個關鍵詞!——《新聞周刊》

美國《福布斯》雜志更是宣稱:「有了大數據,影視劇的創作者能做到比觀眾更了解觀眾,傳統的電視劇制作業對收視率捉摸不定後知後覺,而視頻網站作為電視劇制作新軍,卻靠著數據分析,預知了收視率。hbo、abc必須小心了,奈飛會動搖美國傳統電視產業,傳統電視產業的變革即將從《紙牌屋》開始。」

《紙牌屋》迅躥紅,讓大數據在影視業受到大力推崇,被譽為電視劇行業通過互聯網挖掘用戶行為數據分析結果的第一次戰略應用。大數據的應用被看成是影視制作業的一次革新,它讓影視作品變得更加可測、可衡量;同時也引了部分人對藝術創作的擔憂,他們認為,在影視作品中引入大數據,會讓藝術變得像算術一樣機械,從而喪失作品的生命力。

作為奈飛在流媒體上最重要的對手,亞馬遜很快公布了自己的自制劇計劃,宣布在明年將推出至少6部自制劇,以擴大自身在流媒體播放服務領域中的占有率;與此同時,微軟也宣布將推出自制劇,而且有報道稱,谷歌、蘋果和英特爾也在考慮開類似否認產品。

各個電視台也坐不住了,hbo已放話出來,將於明年4月份推出獨立流媒體服務,到時全新制作的中世紀史詩奇幻劇《權利的游戲》將次亮相,;其他電視台也在暗中謀劃自己的流媒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