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殿前武士 三(2 / 2)

天下豪商 大羅羅 1652 字 2021-02-16

「相公,」張叔夜說,「朝廷若真要北伐,下官還是轉武資去帶兵吧。」

宋朝文官只能做閫帥,也就是一路安撫使、制置使什么的,基本上不臨陣用兵,是躲在後方城池里面畫陣圖、掌大局的。

可是現在不是能用電報電話及時了解前線情況的2o世紀,而是通訊基本靠馬的11世紀,主帥不臨陣就很難有效指揮大軍。

而且,北宋的文官也不能直接去練兵,只能指揮武將去練兵。而且武將也不能說練個十萬大軍什么的,一個武將直接控制的軍隊就是一「將」,五千到一萬人而已。

另外,北宋的一路閫帥之下,通常還會設一個馬步軍都總管,不過一路都總管並不直接管轄「將」,也不許「兼將」,也不統轄州府的兵馬鈐轄,只是在戰時擁有指揮權。

所以張叔夜要轉武資,就只能先當一將之主(正將),自己調教出一萬精銳,然後再做一路兵馬都總管。

「你有這個想法倒也不錯。」曾布點了點頭,看著張叔夜,「嵇仲,若是兵學司保不住,你是不是馬上就轉武資?老夫倒是可以安排你去河北做個將主,也能給你五十個兵學司的生員。」

才給五十個?還有四百多個怎么辦?

張叔夜有些猶豫,「相公,若只有一將精銳,將來也不能成事啊!而且如今兵學司中的生員之學了一年,還有兩年的學業沒有完成啊。」

曾布沉吟著,「老夫和你直說吧,兵學司要想不傷筋動骨保下來是不可能的……為今之計,只能想辦法把兵學司並入國子監武學了。」

國子監武學倒是一個文官可以掌握的「軍校」,不過並不教軍陣上的本事,而是個「武進士考試補習班」,和太學的性質一樣。

之前章惇一度就想通過改革武學,最後覺得很難下手,才轉而搞了直屬樞密院的兵學司。

現在兵學司爭議太大,曾布又想把它轉回武學了。

「嵇仲,」曾布說,「你是想當武學博士,還是想去帶一將之兵?」

張叔夜想了想問:「相公,若下官去了武學,那兵學司的5oo人……」

「都派去河北禁軍!」曾布說,「練新軍怕是不成了,只能用他們去訓練河北禁軍。」

「訓練?」張叔夜不大明白曾布的意思。

曾布道:「可以派他們去相助河北禁軍各將練兵整頓部署。」

這事兒怕是很難啊……

張叔夜心里面搖搖頭,不過他一時也沒什么好辦法。

……

「不如把這5oo人都調入殿前司,組成一支殿前騎兵隊吧!」

高俅這個時候終於給武好古想了一個招兒。

高俅笑著,「現在三衙禁軍的騎兵都不大能騎馬了,每逢大典時三衙管軍都提心吊膽,生怕有人墜馬,說起來真是丟人啊。兵學司的那些個生員好歹馬術不錯,調入殿前司充門面也算保住了。」

「有官職嗎?」

「肯定沒有啊。」高俅搖搖頭,「怎么可能給官做?5oo個官吶,真要給了開封禁軍還不得鬧起來?最多就是雜品武臣……」

「那就給土地彌補吧!」武好古笑著,「給他們滄州的土地,一人給個15oo畝吧……再讓他們自備戰馬,自行訓練子弟以繼承兵役,再輪流入京服役。

或許還可以從禁軍和民間挑選善騎之士,一並安置滄州北部,給予相同待遇,使之世為御前騎士。這樣一次投入雖然較多,但是可以保證將來數十上百年都有騎兵可用,還不需要為其養育戰馬。可謂是一舉多得啊!」

「這倒是個辦法,」高俅點點頭,「這不就是唐朝的『番上』法嗎?輪流入京,也就不必讓家屬隨行,也省得給他們在開封府安排住處了。滄州那邊土地低廉15oo畝地有2ooo緡怎么都夠了,1ooo家就是2oo萬緡……花錢雖然不少,可要是真能維持1ooo騎兵,倒也不貴。」

武好古笑了笑,「是啊,1ooo匹一等戰馬就得3o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