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1 / 2)

天下豪商 大羅羅 1669 字 2021-02-16

「什么?連米元暉和楊都知都能大敗契丹了?」

「這怎么可能?」

「一定是他們二人掛了個虛名,真正指揮的還是那幫機宜……」

急匆匆趕到宣撫司內廳的王稟和楊可世、楊可弼三人,聽到米友仁和楊戩率部大敗契丹,都是驚詫萬分。

這事兒也太兒戲了!米友仁就是一文人,畫畫寫字都沒說的,打仗怎么能成?至於楊戩就更胡鬧了,他就是一伺候人的宦官,不是童貫、譚稹那樣的軍事宦官,什么時候也能打敗契丹人了?契丹人現在成什么了?人見人欺了?

陶節夫拿著米友仁親筆寫的文牒,眉頭緊皺,似乎在思索著什么。

「具體指揮的的確是軍事機宜,」陶節夫道,「但是這次出戰的也沒有幽州軍的腹心部。米元暉說,因為幽州軍的府兵戶和一部分騎士戶剛剛分了土地,需要時間安置開墾,所以沒有召集。只是讓曹勇義、左企弓和虞仲武三人率領了兩萬五六千人馬北出居庸關。」

「才那么點人?還是燕地豪強的兵馬……」跟從著戰死的高俅和遼人打過一仗的楊可世現在是陶節夫的總軍機了,「遼人有多少啊?」

「不下三萬……目前擊敗的數目不下三萬,總數可能更多!其中斬5ooo,生俘2ooo多人,還有5ooo人韓家兵馬(韓企先部,包括輔兵一共5ooo余人)歸順了幽州軍。米元暉的信上說,武州(歸化州)的遼人也守不了太久了!如果遼主不援兵,十日之內,武州城就會被攻破。」

「敵人真是契丹人?」

「大部分是契丹人,」陶節夫說,「主要是文忠府人和奚王府人……算是契丹人。」

楊可世吸了口涼氣兒。

怎么回事?自家和契丹人打得時候千難萬難的,換成武好古怎么就隨便打打也贏了?

如果是幽州軍精銳大敗三萬遼兵也罷了,現在不過是一群投靠的牆頭草,怎么也那么厲害了?

牆頭草在遼人那里混日子,投靠了武好古就肯玩命了?武好古是真命天子?不對,他好像不當天子,他要天下為公的……

「看來契丹人變弱了!」楊可弼道,「宣撫,咱們還是快些把兵馬開去定州和遼人交戰吧?」

也算是高俅系統出身的楊可弼,現在是模范新軍第一將的正將,現在正率部駐守在河間府城內。

因為模范新軍里面大部分的小武臣都是原來的房奴猛士,所以下面的「五年制府兵」也受了感染,都想著能在戰場上賺房子,所以剛出征的時候士氣很高。

可是楊可弼不是高俅,手里沒有房產證啊!

更糟糕的是,兵強馬壯的模范新軍第一將連個出戰的機會都沒有,一路打醬油。

現在好不容易熬到遼人變弱了,是不是該出兵了呢?即便沒有房子可以賺,賞金總能撈一把吧?

陶節夫思索著,「遼兵看來是久戰疲敝了,要不然也不會那么容易被打得大敗。」

陶大宣撫也做出了「遼兵變弱」的判斷,因為米友仁沒有和他說放高利貸的事兒放高利貸可以催生戰斗力這事兒也是千古奇聞了!米友仁實在不好意思說,他是讀書人,世代官宦,要面子的。放高利貸的事情怎么能說出去?

所以陶節夫也想當然認為遼軍一定因為連續作戰加上燕地失陷所造成的影響而戰力衰竭了。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因為陶節夫是真懂不少軍事的,知道遼國的兵制特點是兵民合一,只有少數漢人侍衛親軍是兵民分離,其他部隊包括宮分軍這樣的腹心,也是不支薪的部隊。

這種不支薪,還要自備一部分馬匹和裝備的部隊有點像隋唐時候的府兵,是打不了持久戰的。

而這一場遼宋戰爭已經持續了大半年,這幫「自干遼」的士氣低落,戰力下降也不奇怪。況且遼國最富庶的南京道差不多丟光了,對於人心士氣的打擊多大,隨便想想就知道了。

人心一亂,軍隊的戰斗力就更得掉了。

不過陶節夫卻不同意把三個將的開封軍投入西線去打落水狗。

「遼軍既然戰力衰竭,那么定州、祁州和真定府北部一帶也不可能堅守下去了。」陶節夫說,「讓真定府、定州路和高陽關路三軍步步為營,堡壘推進,慢慢收復地盤就是了。遼人力竭如此,必不會有失的。」

「那咱們……」楊可弼忽然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

「正臣,」陶節夫對王稟道,「你帶上第一將,都去滄州和那里的第二將匯合,然後北上至清池縣的乾符寨和青州乾寧寨。」

乾符寨和乾寧寨分別位於宋朝直屬的滄州、清州和幽州鎮所轄的天津府的交匯處,說是前沿基地也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