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走向戰場(2 / 2)

天下豪商 大羅羅 2068 字 2022-07-27

如今可不是西宋開國初年了,荊楚一帶的普通軍戶根本不可能有百畝田庄了。能有個二三十畝土地,那就算是富裕的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當然是蒙宋百年戰爭消耗了西宋軍戶和槍大夫的財力——萬里遠征而無所獲,那是足夠讓一個地主之家破產的!

此外,豪門軍戶的大量出現,也是造成普通軍戶失去土地的一個原因。

因為西征的開支無法得到補償,許多普通軍戶就不得不將土地抵押給豪門軍戶,自己則變成了豪門軍戶的佃戶。

西宋朝廷可以發德政令宣布軍戶和普通地主、商人間的土地交易無效,卻沒有辦法用同樣的辦法對付豪門軍戶。所以就只得承認交易有效,眼睜睜看著土地越來越集中。

不過因為軍戶高人一等,也有上升的可能,並且由於滑膛槍時代到來造成服役成本下降,所以到了西宋建國200多年時,西宋朝廷還是有兵可用的。當然了,西宋在200多年前實行的打靶取士,也保證了如今還有兵可用。

雖然還有兵可用,但是當兵的人卻一代比一代窮,而且也一代比一代危險!

一群夢想著出人頭地,但是總也沒機會的窮人,人人有槍,這事兒……不對啊!

一幫窮軍戶和窮槍大夫默默吃完了饃夾咸肉,不久後各隊隊長吹響了集結的哨音。士兵們紛紛起身,按著班排列陣,列隊完畢,各隊的隊長就開始檢查士兵們的裝備和干糧。

裝備很簡單,一條燧發槍,一把套筒刺刀,一條子彈袋,一個火葯壺,一個鉛彈盒,一個裝水的葫蘆等等。

燧發槍和套筒刺刀通常是兵士自備的,不過燧發槍的口徑有統一的規定,以便統一配發鉛彈。

鉛彈和火葯都是朝廷提供的。士兵們則會自制紙殼彈,以方便裝彈。自制的紙殼彈都插在子彈帶上,按著規定至少要准備24發。

除了這些尋常的裝備,還有一部分士兵會攜帶幾枚手炮,也就是手榴彈。

他們被稱為「手炮兵」,其實就是另一個時空的擲彈兵,是線列步兵中的骨干精銳。

西宋軍的一個步兵營通常是由兩個火槍兵隊,一個槍大夫隊和一個手炮兵隊組成的。

陳友諒和陳友仁兩兄弟因為生得長大,所以都被選為了手炮兵。

……

出身東宋合眾國濠州鍾離縣的朱興隆少校,這個時候,正在檢查炮兵預備陣地。他東宋陸軍第三師炮兵營的營長,他所領導的炮兵營將會負責全體炮兵的觀測瞄准。

參加今天這場戰役的西宋炮兵營多達9個,但是沒有一個能和朱興隆指揮的這個東宋炮兵營相比。

大炮的質量不行,彈葯的質量同樣也不好,炮兵的水平也差了一大截,就連拉炮的挽馬都不大夠勁兒。

西宋作為一個半封建的農業國家,能夠保持一批頗為優秀的騎兵和步兵,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要想維持一支能和東宋炮兵相提並論的炮兵,那根本就是做夢!

東宋可是工業革命後的國家,他們的炮兵是工業化的產物,和西宋的炮兵是存在代差的。

而在見識了西宋炮兵擁有的粗糙玩意兒後,朱興隆的眉頭就沒展開來過。

雖然西宋的炮兵營在編制上和東宋一樣,都擁有一個6斤長炮隊、一個6斤榴彈炮隊、一個4斤山炮隊、一個工兵隊、一個火箭炮排。

但是他們的6斤長炮,6斤榴彈炮,4斤山炮都是青銅鑄造的,非常笨重,看著好像是古董。在東宋這邊只有博物館里面才能見到。朱興隆這一代,還有他爸爸朱世珍這兩代炮兵都沒在軍隊中見過青銅炮……

而西宋炮兵使用的炮彈和發射葯,更是糟糕透頂。

實心彈的表面粗糙,而且普遍鑄造得偏小——這樣容易塞進炮膛。

而開花彈看上去更加劣質,據說十發里面有九發打出去是不會開花的……不會開花要來干嘛?

至於霰彈並不是裝在筒狀的金屬彈殼里面的,而是用麻布包裹起來的一堆小鉛彈。這種老掉牙的霰彈射程很近,打個一百步就差不多了,根本不可能有200步以上的射程。而一百步的距離都在敵方線膛槍射程內了!這樣的霰彈有什么用?炮手都讓人打死了!

至於榴霰彈……西宋的炮兵軍官只能表示:這是什么東西?

更讓朱興隆受不了的是西宋的火葯,打起來黑煙滾滾的,如果戰場上沒風,打不了一會兒就把炮手的視線給遮住了。這種火葯的純度不夠,不能產生足夠的推力,再加上青銅炮膛處理的不夠光滑,和炮彈之間的游隙太大,打起來漏氣。所以西宋各種火炮的射程,都比東宋、大周類似的火炮差了一大截。

這的情況讓朱興隆非常頭疼!

不過趙良將卻有解決的辦法,就是集中運用火炮。將10個炮兵營的180門大炮集中在主要突破方向上,以猛烈炮擊支援步兵、騎兵的沖擊。

同時還將炮兵觀瞄的任務交給朱興隆的東宋陸軍第三炮兵營。

……

此時,天色微明。

號鼓之聲,此起彼伏。

一條條灰色的,藍色的洪流從兩宋聯軍的營地中涌出,成千上萬的士兵在軍官的帶領下,組成密集的行軍隊形,直接從各種的營地開赴戰場。前方已經有提前抵達的「槍大夫」在麥田和曠野中插上了一面面軍旗,指示出各營各隊前進的方向。

同時還有另外一些「槍大夫」則在麥田和草叢的掩護下摸到了姜家鎮附近的周軍陣線前方,用他們的線膛槍不停開火,騷擾同樣在列陣的周國共和軍。

西宋的游騎兵也已經抵達戰場的邊緣,正在同共和軍的游騎展開接觸戰。後者大多來自壩上草原或科爾沁草原,都是極其優秀的騎兵,而且還擁有一代代精心培育而來的天津馬。並且每一名騎兵都裝備兩支了可以在馬背上發射的線膛槍——線膛槍的裝彈雖然很不方便,但是射程和精准度上的優勢,還是可以讓這些周國的游騎兵變得非常致命。

就在此起彼伏的槍聲響起的時候,趙良將已經穿戴整齊,走出了自己的中軍大帳。這位須發花白,容色堅毅,目光中透著殺氣的西宋名將,今天將第61次走向戰場。

而他的對手,則是第一次走上戰場的武元鎮。

如果他能在姜家鎮外擊潰武元鎮的五萬大軍,就能在一到兩天後擊敗郾城方向的另外五萬周軍。

隨後,他就能率部沖向大宋故都開封府,在那里有一件可以迫使大周共和國求和的秘密武器!

決定華夏三雄命運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