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7 部分閱讀(2 / 2)

「是啊,沒有聲望和才干,到哪都站不住腳。」田豐感嘆道,「比如現在的南陽。到底讓誰出任太守為好誰既能讓劉表滿意,又能讓我們滿意」

「劉表的大軍直駐扎在新野,遲遲沒有退回襄陽,其意圖很明顯。他想要南陽。」郭圖說道,「劉表這幾年打仗打多了,心思也打大了。他也不想想,沒有我們出兵,袁術能離開南陽正南兄審配在書信中說得很明白,此刻,大人決不能讓步。南陽的太守必須由大人任命,南陽的賦稅也必須上繳洛陽的車騎將軍府,而不是襄陽的荊州府。」

「公則,沒有劉大人這幾年的仗,袁術的翅膀早就長硬了。」沮授捋須笑道,「我們能順利占據洛陽,逼走袁術,劉大人居功至偉。」接著他看看袁紹,小聲勸道,「大人還是親自給劉大人寫份書信吧。劉大人和大人之間的關系非同尋常。他知道大人的雄心壯志,也肯定會鼎力支持大人。只不過」

沮授欲言又止。

劉表和袁術互相打了三年的仗,很多次都是遵從袁紹的命令強行展開攻擊的,辛辛苦苦,不容易。如今袁術走了,袁紹不但不把南陽還給劉表,還要繼袁術之後霸占南陽,這對劉表來說,顯然不公平,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另外,南陽這兩年因為屢遭董卓和劉表的攻擊,損失嚴重,急需治理。治理需要錢糧,這錢糧從何而來要向劉表去討取。所以,這南陽的事必須慎重處理。慎重處理南陽的事,首先就要承認劉表的地位。劉表不再是袁紹的屬吏,而是方州郡大吏,方勢力,不要再對劉表指手劃腳,呼來喝去了,凡事要雙方商量著辦。

袁紹目前的處境並不樂觀。關西的徐榮虎視眈眈,河內的張揚在和黃巾軍於毒交戰,兗州方向更是塌糊塗,唯獨能支撐關東迅速發展的就是豫州和荊州。但豫州的穎川和荊州的南陽歷經三年的戰禍,殘破不堪,短期內不但看不到賦稅,反而還要往里投錢。因此,豫州的汝南和陳國兩郡,荊州的江夏南郡和長沙等郡,就成了袁紹能否迅速崛起的保證。換句話說,現在的荊州刺史劉表和汝南太守徐璆是袁紹能否成就霸業的兩個最關鍵人物。

這種情況劉表心里當然有數,所以他要趁此良機逼迫袁紹妥協,逼迫袁紹放棄重建皇統的想法。

劉表在討董大軍還沒有會盟的時候就離開了河內,他對袁紹後來的所作所為也非常不滿。但因為他在牽制袁術發展的同時,自己也被袁術牢牢壓制在襄陽,直無所作為,只能指望有朝日得到袁紹的幫助擺脫袁術的壓制,或者自己擊敗袁術,北上勤王。劉表畢竟是皇室宗親,無論是大皇子還是小皇子繼承皇統,他都堅決擁戴。在皇統這個問題上,他和劉虞的觀點絕對是致的。

袁紹雖然接納了呂布,並把呂布捧得很高,又是特使,又是恩人,又是英雄,但自始至終就沒有聽到袁紹親口說他要尊奉當今天子。袁紹之心,人皆知之。他掛羊頭賣狗肉,面假惺惺地說要西進勤王,面還是玩自己那套,骨子里根本就沒變,他還是拒絕尊奉當今天子。這么做的目的不過就是為了欺騙各地州郡大吏,希望得到支持,發展自己的實力罷了。

劉表句話不說,沒有只言片字,帶著兩萬大軍屯兵於新野,讓袁紹非常難受。

袁紹憤憤不平地瞪了沮授眼,「景升兄做得太過了。當初如果不是我」

「當初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說有什么用」田豐小心翼翼地勸道,「大人如果不願意寫這份信,也沒有關系,大人讓個人跑趟新野,這件事也就解決了。」

「奉先」袁紹問道。

田豐點點頭,「大人讓呂布將軍去新野,等於給劉表傳遞這樣層意思,你劉表願意尊奉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你劉表出兵北上勤王,當然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你劉表自認為有這樣的實力,那你劉表北上勤王去,我們不阻止,但也不會幫忙,因為我們目前沒有西進勤王的實力。」

「然後呢」袁紹問道。

「然後,劉表會做兩件事。是獻表長安,願意尊奉天子,甚至願意給長安上繳賦稅。二是和大人重歸舊好,和大人齊心協力,為西進勤王而努力。劉表獻表長安之後,會給大人帶來個意想不到的好處。這件事讓天下人看到,大人雖然至今沒有明確表示要尊奉當今天子,但從劉表這件事上來看,大人已經不再堅持了,大人也要轉而尊奉當今天子了。」

袁紹不滿地「哼」了聲,看看沮授,又看看田豐。「你們兩個,繞來繞去,還是要我尊奉當今天子。」

「大人,為了迅速發展實力,為了能擊敗李弘,這是必須要做的。大人靠自己個人的實力,即使霸業有成,也很難平定天下。大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優勢,會盟各地州郡大吏,集中所有的力量才能擊敗李弘。」沮授急切地說道,「比如現在的關西,我們若想奪下來,就非常困難。但如果我們能利用劉表和長安朝廷握手言和的有利條件,說服李傕和郭汜等西涼叛逆從潼關方向展開攻擊,讓徐榮腹背受敵,那我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奪下關西。關西既得,關東就無後顧之憂,大人則可以全力向中原發展,成就王霸之業。」

袁紹在屋內轉來轉去,沉思良久,最後對沮授說道:「那就麻煩你親自去見見呂布將軍,請他去趟新野。另外,你把話說清楚了,不要讓呂布將軍說錯了話。景升兄如果誤解我的意思,事情就不好辦了。」

沮授面色喜,躬身說道:「大人放心,呂布將軍雖然是個蠻夫,但為人謹慎小心,輕易不會辦錯事。此趟是為了北上勤王的大計,呂布將軍定會盡心盡力。」

十月中,兗州。

瘟疫尚沒有完全散盡,曹操就急不可耐地指揮大軍撲向了東平國。

此時司馬俱已經率主力退出東平國,幾座城池只留下了少數兵力防守。曹操路連克數城,直殺濟北國。

司馬俱得到消息,急召各路黃巾軍集結於盧城,雙方連戰數次,互有勝敗。

十月下的天深夜,黃巾軍的支軍馬突然迂回到了兗州軍的後方,向曹操的中軍發動了奇襲。當時曹操僅率領支八百人的步騎宿夜於中軍。匆忙之中,曹操來不及穿衣,赤著上身,光著腳,拿著支寶劍就沖向了黃巾軍。他口氣連殺十幾人,自己也傷痕累累,狼狽不堪,差點被柄釘耙打死了。後來張邈的手下軍司馬趙寵軍候典韋率軍趕來支援,奮力殺散了黃巾軍,把曹操和百多名士卒救了出來。驍勇善戰的典韋給曹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響。曹操回到大營後,專門請趙寵和典韋吃了頓酒,給了兩人很多賞賜。

黃巾軍的勇猛和頑強讓曹操籌莫展。此刻盧城方向的黃巾軍越聚越多,曹操隨即萌生了撤兵的念頭。

荀彧和陳宮聽說後,急忙阻止。如果不趁此機會擊敗黃巾軍,大人永無翻身之日。將來兗州不是給北疆軍奪去,就是給袁紹袁術兄弟搶去。大人還是堅持下,堅持到下雪,定能大勝。

曹操咬緊牙關,苦苦支撐。

到了本月底,駐守盧城的黃巾軍突然大亂,四下奔逃。

曹操疑惑不已,急忙集結軍隊,嚴陣以待,遲遲不敢發動攻擊。莫非又是黃巾軍的計

這時支數百人的鐵騎沖了過來,追著狼奔豕突的黃巾軍肆意砍殺,為首人紅面長髯,手執長刀,氣勢如虹。

「快,去問問,對面是誰的軍隊」曹操大聲喊道。

許褚大吼聲,帶著五十騎象旋風般卷向戰場。

時間不長,許褚狂奔而回,「大人,那是青州軍,是平原郡劉備的軍隊,正在率軍廝殺的是別部司馬關羽。」

「好,好」曹操舉鞭狂笑。

「老子轉運了。攻擊,攻擊,殺出去」

「殺」霎時間,兗州軍吼聲如雷,呼嘯殺進。

曹操眼含熱淚,手握著劉備的手,手猛拍劉備的肩膀,「好兄弟,好兄弟,你再不來,我要掉頭回家了。」

劉備又黑又臟,蓬頭垢面,胡子多長,戰袍上血跡斑斑,身上的味道難聞至極,但看看曹操,也好不了多少,又矮又瘦,整個人都小了圈,長長的黑須上還掛著幾根枯草。

「我都認不出來大人了。」劉備感慨萬分,「大人太苦了,能撐到現在不容易。」

「苦日子到頭了。」曹操大笑道,「今日盧城戰,重創司馬俱,青兗兩州可以安穩陣子了。」

他話還沒有說完,快馬如飛而至,「夏侯大人急報。」

劉備看到曹操臉色大變,吃驚地問道:「出了什么事」

「玄德,北疆軍攻擊東郡,打兗州了。」曹操憤怒地吼道,「豹子這是趁火打劫啊。」

劉備突然想到什么,駭然失色,「雲長翼德,整頓軍馬,立即趕回平原,快」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

十月中,麴義率軍越過滹沱河,主動向公孫瓚展開攻擊。

公孫瓚避而不戰,退守泒水河。麴義再攻,公孫瓚再退,渡過易水河進入幽州地境。

這時,公孫瓚突然接到了從涿郡北新城傳來的消息,北疆鐵騎進入幽州,在北新城和范陽城之間往來馳騁,糧道已被截斷。

公孫瓚非常吃驚,沒想到自己弄巧成拙,激怒了豹子,北疆軍開始全面攻擊幽州了。關靖急忙安慰公孫瓚,在目前這種情況下,豹子攻打幽州的可能不大,估計這是豹子的以攻代守之策。只要劉虞出面,豹子肯定會退兵。

十月下,公孫瓚急忙指揮大軍再退巨馬水。

不好的消息陸續送到。閻柔率軍進駐居庸關,威脅薊城。大將軍討伐公孫瓚的檄文,由閻柔從居庸關送到幽州中部各郡縣。幽州諸府官吏都知道公孫瓚無視劉虞的命令,驕恣枉為,但還不知道他把劉虞挾持了。看到公孫瓚擅自出兵,劉虞又遲遲沒有出面澄清事實,各郡官吏們將信將疑,幽州諸府隨即恐慌起來。

劉虞和李弘的關系天下皆知,現在劉虞有生命危險,李弘定然怒不可遏,要把公孫瓚往死里打。李弘和公孫瓚相比,孰優孰劣,只要不是白痴都知道。這時即使有人想幫公孫瓚,也要想想後果了。

公孫瓚著急了,埋怨關靖這個主意出得非常糟糕。關靖卻不以然。我們當初出兵龍湊的目的正是誘使北疆軍攻打幽州,現在這個目的完全達到了。劉虞大人很快就會答應大人的要求,征調五萬屯田兵了。有了軍隊,我們還擔心什么

「如果劉虞放棄幽州,把幽州拱手讓給豹子呢」

「大人是不是糊塗了」關靖笑道,「豹子為了找理由打幽州,說你挾持了劉虞。現在劉虞說話點份量都沒有,說了和沒說樣。劉虞要想阻止豹子攻占幽州,只能倚仗大人你了。」

「但劉虞不想讓幽州烽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公孫瓚皺眉說道,「他定會想辦法讓豹子退出幽州。」

「豹子要打,我們有什么辦法」關靖說道,「能阻止豹子攻打幽州的辦法只有個,那就是大人立即交出軍隊,束手就縛。大人是不是打算到邯鄲負荊請罪」

公孫瓚冷笑。

太傅劉虞聽說北疆軍殺進涿郡,大驚失色,急忙書信李弘,請他退出幽州。

劉虞對公孫瓚再也忍受不了了,他怒不可遏,命令公孫瓚交出兵事權,交出幽州軍。當初我叫你南下幫助韓馥打黃巾賊,你不聽指揮,非要幫著袁紹把韓馥趕出冀州,結果引起了連串的禍事,讓幽州陷入了極度困境。今天你如願以償,總算把戰火引到了幽州,這下你該心滿意足了吧你立即把軍隊交出來,帶著你的白馬義從到遼東去,否則你將死無葬身之地。

麴義率軍渡過易水河,和趙雲的鐵騎大軍會合。大軍開始攻打北新城。

北新城的守軍只有兩千人,面對鋪天蓋地般殺來的北疆軍,守城將士根本不做抵抗,獻城投降了。麴義對主動獻城的北新縣長大加褒賞了番。大將軍本是幽州人,他打幽州,是為了鏟除叛逆公孫瓚,保護幽州百姓。你讓大家繼續秋收秋種,不要害怕,更不要逃亡。等我們擊敗了公孫瓚,救出了太傅大人,幽州就和過去樣安穩了。

麴義命令大軍將士嚴禁馬蚤擾百姓,繼續向北挺進。

大漢國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月。

十月初,幽州。

本月初,文丑率軍包圍范陽城,徐晃率兵逼近定興渡口。公孫瓚的大軍先於北疆軍趕到定興渡口扎下大營。雙方隔河對峙。

幽州府的長史魏攸匆匆趕到范陽城下的北疆軍大營。他在麴義的大帳內沒有看到個熟悉的幽州籍將領,這讓魏攸心情非常沉重。看樣子太傅大人的判斷是錯誤的,大將軍要決心拿下幽州了。

麴義看完劉虞的書信,又聽魏攸解釋了下幽州的困境,然後笑著說道:「離開邯鄲前,大將軍曾有交待,公孫瓚只有兩條出路。要么投降,向天子請罪,等候朝廷發落,要么等我們打進薊城,砍下他的腦袋。」

魏攸苦笑,提醒道:「大人,這是太傅大人的書信。」

麴義舉起案幾上的書簡,搖頭說道:「八月的時候,太傅大人曾經在薊城親口答應過馬日磾大人和袁滂大人,從冀州撤回軍隊,幽州軍不再踏足冀州步。但事隔僅兩個月,公孫瓚就再次打到龍湊。魏大人,難道公孫瓚打冀州,是太傅大人的命令」

魏攸連連搖手,「大人,那公孫瓚倚仗往日的戰功和武力,在幽州驕橫跋扈,無法無天,太傅大人雖然屢決勸諫,但他絲毫不聽,執意要出兵冀州」

麴義臉色沉,「魏大人,你到底是太傅大人的長史,還是公孫瓚的長史幽州到底是太傅大人說了算還是公孫瓚說了算你說太傅大人沒有被公孫瓚挾持,那什么情況下才叫挾持難道公孫瓚把太傅大人軟禁在府衙內才叫挾持嗎」

魏攸啞口無言。

「你回去告訴太傅大人,大將軍和北疆軍定會把他救出來。最早今年下雪之前,最遲明年春天,太傅大人定能安然無恙地回到邯鄲。」

「回邯鄲」魏攸略微吃驚地反問了句,「太傅大人到邯鄲太傅大人主掌幽州軍政」

「如今大將軍督領六州四郡,這六州也包指幽州。幽州牧這個職務,從天子拜封大將軍督領六州四郡開始,就已經撤消了。」

魏攸不再說話。他現在什么都清楚了,大將軍要的是幽州。不管公孫瓚是否再攻龍湊,北疆軍都會找個借口殺進幽州。只不過今天這個借口非常適合,非常冠冕堂皇而已。

太傅大人掌控著幽州軍政,他又不能控制公孫瓚,這兩件事都嚴重阻礙了大將軍的王霸之業。大將軍為了自己的大業,或者也叫中興大業,他不但要殺公孫瓚,還要把太傅大人趕走。李弘不再是昔日那個盧龍塞的悍將,而是大漢的大將軍了,切都變了。

麴義沒有給太傅大人寫回書,魏攸也沒有討要回書,兩人拱手作別。

十月上,在麴義的勸說下,范陽城內的兩千守軍投降。

北疆大軍隨即全部集結於巨馬水,向對岸幽州軍展開了猛烈攻擊。

公孫瓚心急如焚,連夜趕到薊城,向劉虞討要援兵。

劉虞此刻心灰意冷。李弘攻打幽州的本意,他已經估測到大半。上次馬日磾袁滂來,就直言不諱地對自己說過,請自己從大局出發,從中興社稷出發,盡早讓出幽州,以便大將軍迅速穩定河北,發展實力。馬日磾和袁滂甚至還邀請自己起去冀州,共同修訂國策。今天的局面需要武人征伐天下,士人治理州郡,兩者之間要涇渭分明,齊心協力,這樣社稷才有中興的希望。

然而,劉虞拒絕了,原因很多。主要原因還是擔心李弘會變成第二個危害社稷的董卓。如果李弘真的變得不可救葯的叛逆,自己倚仗手中的武力,還可以牽制和打擊李弘。另外,他還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他顧惜自己的性命,他擔心將來回朝,被天子借口皇統的事誅滅了自己的九族。還有就是擔心公孫瓚,劉虞擔心公孫瓚趁機占據幽州,禍及幽州百姓。公孫瓚對胡人的血腥殺戮實在讓他無法接受。

劉虞不明白,李弘為什么對公孫瓚那么好從當年幽州平叛開始,李弘就姑息養。如果那時依照自己的建議,趁機把公孫瓚趕出幽州,幽州哪會有今日的危局想到此事,劉虞就氣不打處來。李弘的「義氣」和毫無節制的縱容把幽州害苦了。現在李弘自食惡果,掉過頭來打公孫瓚,打幽州,何苦來哉

李弘既然打到幽州來了,而且還顧惜自己這個故主之情,找了個非常好的理由,那自己也只能順著這個台階下了。目前從中興社稷的大局出發,從幽州的穩定出發,幽州必須讓給李弘。再這樣堅持下去,對自己,對幽州,對社稷都沒有好處。以李弘和北疆軍的驍勇,幽州是守不住的。至於李弘將來如何變化,公孫瓚的出路在哪里,自己都不管了。只要幽州上百萬的百姓能吃飽穿暖,能活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