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摘果子(第五更,求票票)(1 / 2)

<!go>

自神宗皇帝突然暴斃於武當山頂後,神宗皇帝的長子朱常洛繼位。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位大明皇帝只在位三十天,便因為服用「仙葯」而死。

不過在這個時空,這位皇帝在位時,後金壓力不大,他的身體,也由「武宮」的諸位內家高手,用內息調理後,身體逐漸好轉,硬挺挺的在位了十八年,這十八年間,雖然沒有大的功勞,也沒有實施什么去除積弊的良政,但好在沒有大的過錯,並且因為自己身體得益於內家真氣的調理,所以嚴格實施了神宗皇帝留下的,設各地講武堂,布武天下的政策。

泰昌十八年,大明皇帝朱常洛駕崩,廟號光宗。

隨後,明熹宗朱由校繼承大統,朱由校能力不行,在位十年間,算是平穩過渡,但大明朝廷,光靠布武天下,沒有一個合格的皇帝帶領,施仁政,匡扶社稷,也是空談。

所以,大明雖然民風愈加彪悍,但整體國力卻是下滑。

之後,崇禎皇帝上台,雄心勃勃,想要重現太祖時期的大明榮光,開疆擴土,重振大明。

而這個時候的大明,底子也確實比原時空要好上太多,但依然問題很多,閹黨霍亂超綱,東林黨等黨派,相互傾軋,這是大明這個巨人身上的惡疾,靠神宗皇帝留下的布武天下,是解決不了的。

崇真上台後,手段頗為強硬,手起刀落,鏟除了閹黨,隨後施仁政,用賢臣,他的做法也為迎來了朝野眾臣期待之感,期待著這位皇帝陛下,帶領大明走向中興。

但接下來,素有雄心的崇禎皇帝,不待大明慢慢積蓄實力,便開始妄動刀兵,後金沒來惹大明,他卻主動對後金亮出了刀子。

接連三場戰事,勝二敗一。

為何會勝,因為明朝大軍主帥叫袁崇煥,外號「袁長城」;為何會敗,因為對手是多謀善斷的皇太極。

前兩次的大勝,抵不過皇太極的一個小小的反間計。

崇禎皇帝心急、多疑,所以袁崇煥被換下,所以有了一敗,這一敗差點被後金打到京城。

也多虧了大明兵士武力不低,將士用命,才將後金的軍隊打退。

結果,崇真皇帝又使了一個昏招,御駕親征!

崇禎皇帝親率大軍,揮兵攻金。

這一次,若不是緊跟在崇真皇帝身邊的「武宮」高手保護,崇真恐怕就真的回不來了。

事情的轉變就是這次御駕親征,崇禎皇帝回來之後,性格大變,剛開始嘴里還念叨著「不一樣,歷史怎么不一樣」這些讓人聽不懂的話語,但幾天後,便開始一轉之前性格。

積極聽取大臣意見,文治上,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武備上,更是在原本講武堂的基礎上,大開武科,提高武將地位,改革軍制。

並且請出袁崇煥,任職龍虎將軍,正二品武官。

「武宮」,這所天下武人向往之所在,更是使得這位皇帝陛下,大為重視,甚至自己也從「武宮」的現任宮主,王太初處,討得一份道家養生心法修煉,而且頗為用功。

雖進展緩慢,但也樂此不疲。

天下武學進入快速發展期,整體大明子民的身體素質不輸於草原蠻族,國力日強。

民風彪悍,大明和後金也摩擦不斷。

後來時機成熟,崇真皇帝估摸著國庫充盈,應該支撐的起大軍發動戰爭,所以命袁崇煥為主將,率八十萬大軍,揮軍北上。

這一戰,打了一年多,但最後,一戰功成,後金戰敗,請降求和。

崇禎皇帝原本是打算將後金徹底亡國,但看到己方人馬,也是不堪負荷,也就接受了後金的投降,心里卻打算著下次再滅了後金。

這場勝仗,使得崇真皇帝的威望更進一步,威嚴更勝。

自那之後,崇禎皇帝開始一邊提高武備,積蓄實力,同時更加大力發展民生,並且組建科學院,鼓勵研制一些奇技淫巧的東西,當然,火葯這些東西也沒落下。

……

「武宮」,位於京城外約三十里處,一所天下武學高手,心馳神往之地,這里匯聚了天下所有的武學,這里也有天下頂尖的高手坐鎮。

每年從這里走出去的高手,或是加入軍隊,征戰沙場,或是加入六扇門,查案為民,或是行走江湖,行俠仗義,鋤強扶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