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為行孝以人換屍,戰鞠義萬不敵千(2 / 2)

袁紹麾下驍將鞠義言道:「公孫伯珪,匹夫之人堪有其勇,卻短謀而營xiǎo利某只需一支兵馬,便可以為主公謀得幽州」

聞之,袁紹大喜,遂言道:「有汝,吾不憂也」遂許鞠義兵馬五萬,使郭圖為軍師祭酒相輔,又派張郃、淳於瓊、鮑信、鮑鴻為副將。

一統幽州,公孫瓚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要官。

李傕、郭汜都得了公孫瓚的好處,便在天子面前備言其好,又惡意中傷劉虞。

劉虞長子劉和得知父親慘死,又恐李傕和郭汜暗中相害,連夜逃出京城,投奔袁紹去了。

天子聽從了李傕和郭汜二人的建議,加封公孫瓚為幽州牧。

使者剛剛回到幽州,向公孫瓚匯報。

得了符印的公孫瓚自我內心相當膨脹,一股舍我其誰的模樣

沉浸在野心得到滿足的喜悅之中時,他卻被一個不和諧的聲音打擾了

「啟稟主公,袁紹部將鞠義引領十萬大軍壓境,已經到了涿郡」忽然一名探馬來報。

「啪」的一聲,公孫瓚將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怒聲大罵:「袁本初,汝以為某好欺不成來人,整頓兵馬,出兵涿郡」

隨後,公孫瓚使副將嚴綱為先鋒,遣兵一萬先行;自領白馬義從與軍馬十余萬,押後而行。

趙雲跟隨公孫瓚多時,因其年幼,並未得到其主重用,而是安置在白馬義從中做了牙將,成為了公孫瓚的親衛。

嚴綱,公孫瓚幼年發xiǎo,又同往九江向盧植學藝數年,可以算是公孫瓚的親信,亦可以稱得上公孫瓚的左膀右臂。

他揮兵抵達涿郡,與鞠義軍馬在城外相遇。

鞠義立馬橫刀停於軍陣之前。

在他身後,千名手持重盾、闊刀的步兵勇士。這千人可不是普通的士兵,任何一人都足以抗衡一名將軍,身上的裝備甚至不下於一名將軍的盔甲兵刃的價值,用鞠義自己的稱呼先登營不錯,他們便是鞠義手下的精銳之一,攻無不克的先登勇士。

在他們兩側各有千人,身穿精鋼鐵甲,,手持丈五長戟的魁梧大漢。

大戟士

不錯,正是

鞠義麾下的兩大精銳部隊,先登勇士和大戟士。

整整齊齊的百人一列,十人一行,中間旗手緊握大旗,冷冷的看著對面嚴綱的兵馬。

只聽鞠義大喝一聲:「振威戰」

「戰」三千人異口同聲,發出震耳欲聾的喊聲。

震懾

絕對的震懾

未戰之前,他們已經先聲奪人。

嚴綱所部軍兵萬人,竟被他三千多人的聲勢震懾住了

那股氣勢,那種舍我其誰的氣勢,不是隨便那一個將領都能帶領出來的,不是隨便那一支兵馬都有的

隨著鞠義一聲令下:「殺」

三千兵馬竟然以同一種步調,整齊的隊形,以鞠義為尖,如一柄尖刀一般插入了嚴綱的陣中。

鞠義一刀砍向嚴綱,見嚴綱躲過,並不停留,依然縱馬前行,揮刀砍翻了擋在面前的敵兵。

他身後的先登勇士更是悍勇,以往直前,舉盾格擋,揮刀砍殺,沖入敵軍之中猶如砍木削瓜。

兩旁的大戟士絲毫不遜,長戟齊揮,所到之處,必有傷亡。

一輪攻過,嚴綱部下竟然折損上千;而大戟士和先登勇士竟無傷亡。

饒是嚴綱揮刀拼殺,亦是被三名先登勇士所困。

幸虧有親衛相助,不然嚴綱真的要命喪於此。

在親衛的護衛下,嚴綱拼死沖突,終於逃出。

見嚴綱逃脫,鞠義並不追趕,遂收攏麾下兵馬,退回營寨。

是役,嚴綱麾下萬人損失三千余,竟沒有造成對方一人傷亡,可謂完敗。

逃出升天,他引兵馬來見公孫瓚。

「主公,那鞠義果真厲害若不是某逃得快,恐為其所害也」嚴綱無奈的説道。

見其戰敗,公孫瓚勃然大怒,便欲以軍法處置。

謀士田楷攔住:「主公莫急。那鞠義麾下一千先登、兩千大戟士皆乃袁本初麾下精英中的精英,堪比主公麾下的白馬義從。嚴將軍不敵,也不為過」

其實公孫瓚並沒有要真的責罰嚴綱,見有人求情,遂言道:「既然如此,某便饒你一次今某與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你可願意」

「多謝主公饒恕之恩」嚴綱慌忙跪倒在地,謝罪。

公孫瓚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他,説道:「某與劉玄德乃有同窗之誼,意欲同他結盟。故,你攜此書信趕往徐州,交予玄德」

「諾」嚴綱接過書信,遂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