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 2)

散了一點。他有些後悔沒把桂花枝待在身邊。太憋悶,胸口幾乎透不過氣,把圍巾解開了,但顧忌著圖書館也到處是人,沒有摘掉口罩和帽子。

陶清風暫時不忍心再去面對,也不去猜測哪些人死了。把《大楚史》放在桌上,為了平復心情,重新拿起《大興史》,想看看有沒有當初他找過的前朝材料。

第11章人臣終極夢想

令陶清風驚喜的是,他看到了熟悉的,取材於前朝起居注里的完整材料。甚至有一篇,是自己在丁憂那三年時,在田野鄉間,搜集到的一頁可靠殘篇,寄給了遠在京師的弘文館同僚們,希望勘誤之後,能對他們編纂《大興史》有所裨益。

真好,陶清風心想,總算還能留下哪怕一鱗半爪,自己在那個時代貢獻過的痕跡。本以為自己既然下獄問斬,自己寄去弘文館的材料,也要被抄沒銷毀的,看來同僚們很聰明地瞞天過海藏起來了。

上一世自己被斬首時,二十四歲。這一世重新活過來,二十一歲,面容還有七八分相似,冥冥中的天意,既然如此厚待於他,那他更要小心翼翼,方能不辜負這份機緣。

陶清風心神既定,終於有余力稍微四下看看,這才發現,他對面坐著看書的那名男子,手中舉著的書的封面是《全楚詩選》。

陶清風愣了愣,心想也對,每一朝都是有全詩集的,大楚也不例外。他想起了前世和燕澹生都有的心願,雖然也不圄於詩作,包括文論、辭賦。想必《全楚詩選》里,會留下燕澹生很多詩作吧如果燕澹生,沒在被株連的三百余人里。

他不會的,陶清風心想,對方是燕門嫡子。燕家是百年望族,朝野民間都根基深厚,大楚這三朝:佑光皇帝信賴燕家;暴虐的熙元皇帝也不得不依仗燕家;後來的崇安皇帝尚是王爺時,和燕公、燕家幾位將軍的關系也都很好。

何況,燕澹生很聰明,能平安活下來。

為了印證這直覺一般的想法,陶清風又翻開了桌上的《大楚史》,翻到崇安皇帝在位的四十年間。

四十年可書的東西太多,陶清風一一看去,心中愈發感到安慰,能看出大楚朝野逐漸從黑暗流血的日子中走出,百廢俱興,最後有了一段繁榮的治世。《大興史》的編纂者劉汶,就是出生於那一段繁華盛世中。

也果然有燕澹生的痕跡。

史書記載:崇安皇帝在位的第三十年,太子少師燕澹,病逝於京師景園,時年五十二歲。

太子少師……位列三師,二十一歲入仕,待了三十余年的官場,高位全身而退。陶清風心想,果然如此,燕澹生比他預料的,更有出息啊。這算是文人夢想的人臣頂峰吧。

只是,燕澹生,燕澹……他為什么改名字?年齡對得上,又官至此高位,應該不是同名同姓。

太子少師傳世的文墨,那應該如綺羅珠玉,琳琅滿目。別說《全楚詩選》錄的詩了,燕澹生的文論辭賦集,搞不好都有數十卷。

陶清風還真想找來看一看。於是他把《大楚史》和《大興史》放在座位上,又去書架那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