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6(2 / 2)

康學英今年三十二歲,在導演界算是很年輕的年齡,她出道七年,拍過一部獨立小成本電影,一部商業題材的抗戰劇,一部報告類型紀錄片。小成本電影入圍過最佳新人導演獎,但是最後沒真正得獎。紀錄片倒是得過獎。這是她的第四次獨立執導影片。

康學英和陶清風握了一下手:「陶先生。」

陶清風來這里之後,還沒被導演叫過「先生」,連忙道:「康導叫我清風就可以了。」

康學英開門見山地對陶清風說:「好吧,那我也不見外,清風,你知道為什么這個片子是你當男主角嗎?」

陶清風搖頭道:「不知道,我以為是公司談的。」

「的確也是你公司談的。但當初找上門的是我。」康學英看著陶清風吃驚的模樣,道:「你一定在奇怪,素昧平生不認識,為什么我會找上你。」康學英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你之前在倪廷那里拍《東歸西渡》。那個劇組散了之後,倪廷在他朋友圈,狠狠詆毀過你和夏星痕。」

陶清風還不知道竟然有這種事。

康學英露出一抹譏諷笑意:「我已經有經驗了,被他那種人詆毀的,多半是好苗子。夏星痕我是合作不起的。但打聽了一下你的情況,我就去你們娛樂公司遞本子了。」

陶清風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來龍去脈,汗顏道:「那還真是……承蒙您的高看了。」

康學英又問陶清風:「剛才我看到那輛車,你為什么把助理送走呢?」

陶清風道:「小姑娘不太習慣。要是受驚了、累病了,我一個大男人不太方便照顧她。」

康學英眼中暗自滑過一抹贊賞之意,和陶清風沿著泥濘土坎往村里走,邊走邊說:「那條能開車的路,另一邊是通往已經脫貧的塘瀚村,是他們自己修的。塘瀚村里條件好太多了。朝氣蓬勃,幾百棟色亮麗的房子,現代化產業園區,甚至有露天民族文化廣場……但其實兩年前,塘瀚村比你現在看到的雪村,還要窮、還要破。我們過段時間再住到那邊去。你可以先想一想,這種變化究竟是什么原因。」

作者有話要說:

清風成功的標志之一:有靠譜的小姐姐(開玩笑)。

第103章脫貧

陶清風道:「我來之前看過劇本的大綱,塘瀚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脫貧,劇本上面說,是走『集體化產業分工』的道路。雖然我還沒有理解得太透徹。」

麗莎那邊給陶清風的劇本是片段稿和大綱,正式劇本還在最後打磨階段。陶清風從已經看過的劇本里,得知在影片中,塘瀚村脫貧致富的路線是「集體化產業分工」的「聯合」路線。他看得似懂非懂,若有所悟。

康學英贊許點頭道:「看來做了功課,不過這是一個深刻的命題,也不是那么容易想得透。可以看了劇本後再體會一下。畢竟你演的是村支書的兒子,念完大學准備回村建設家園……」

《遠山深土》的劇本,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事實上塘瀚村的發展,是村支書從頭操心到尾,他也並沒有一個念大學回家的兒子。但是文藝創作要有虛構成分,又要結合當下觀眾的口味,主角就設定為年輕虛構的「農二代」,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希望能引起新一輩人更多共鳴,把這種變化發展的理念傳遞下去。

陶清風關心問道:「請問劇本什么時候能完成呢?我想早一點看。」

康學英道:「很快了